双雄争霸,水煮江湖:杨国福递表港股,加一分
2022-02-24 10:05:19    银柿财经

2022年2月22日晚间,拥有近6000家门店的知名连锁餐饮品牌“杨国福麻辣烫”母公司上海杨国福企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杨国福”)递表港交所。麻辣烫的江湖,从此掀开新的一页。

麻辣烫这种发源于川渝,却被一群东北人发扬光大到了全国的食物,价格便宜、做法简单、烹饪快捷,天生就带着人间烟火的草根气息。而创始人杨国福夫妇的发家,相传就起于一间简陋的地下室。20年前的杨国福在地下室里用电饭锅做了无数次试验,终于把重油重辣的川渝麻辣烫,改造成了符合大众口味的、能喝汤的骨汤麻辣烫,汤底加入全脂奶粉、牛骨粉、黄冰糖等原料,让食客从被辣得“吸溜吸溜”变成喝汤时的“滋溜滋溜”。他的总结是:“秘诀在于找到大众口味的最大公约数。”

如今的麻辣烫江湖,是双雄争霸的格局——创立于2003年的杨国福麻辣烫与创立于2008年的张亮麻辣烫,在大街小巷的门头、加盟商的手头与14亿食客的心头明争暗斗。巧合的是,两位创始人均出自黑龙江哈尔滨一个叫做宾县的小城,坊间传闻二人还是亲戚。同样,这二位也都没有接受过外部机构的投融资,目前公司的股权全部把持在家族或个人手中。

根据杨国福招股书,公开发行前,杨国福及其妻朱冬波、其子杨兴宇合计控制公司100%的表决权,除了一个员工持股平台、一个第三方伙伴负责人持股平台外,股东名单中再无任何外部投资者;天眼查显示,张亮麻辣烫母公司黑龙江盛世千秋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由张亮本人持股100%。

就目前的竞争格局来看,杨国福堪堪领先张亮一线。根据招股书,以2020年商品交易总额计,杨国福以49亿元排名第一,市场份额4.3%,而第二名张亮麻辣烫商品交易总额为46亿元,市占率4.0%,两者仅有一线之差。从门店数量看,2020年杨国福共有餐厅5238家,张亮为5200家,几乎不相上下。

双方都以加盟模式为主,加盟商除了按年缴纳加盟费外,一应装修、原料都要从总部指定的供应商处采购。从杨国福的营收结构就能看出来,公司直接赚的是加盟商的钱,而非食客的钱——公司超过90%的营收来源于加盟餐厅,加盟项下营收细项除了加盟费及系统维护费外,就是销售自产货品与转售来自第三方的食材、调味料和设备。杨国福的营收结构中,加盟费仅占3%~5%,大头为食材销售。这样一来,谁能以更优厚的条件吸引到更多的加盟商,就成了比征服食客的胃更重要的事——创业者把麻辣烫店干倒闭了不要紧,只要有源源不断的创业者加盟就行。

对比双方的加盟条件,张亮在价格上体现出了更猛烈的扩张决心。银柿财经记者联系两家官方客服,以在杭州开店为由询问加盟流程与相关成本。杨国福麻辣烫客服称,要求店面面积不小于70平方米,刨除房租前期投入预算在22~24万,包括2.39万元/年的加盟费,1万元的保证金,7~8万元的设备费用,1200~1500元/平方米的装修费用与2万元的首批食材费用;张亮麻辣烫客服则表示,公司要求店面面积不小于60平方米,刨除房租前期投入约15~16万元,年加盟费1.98万元,保证金1万元,设备及首批食材6~7万元,装修费用900元/平方米。

但如果论起营收,双方就完全不在同一个量级了。2019年至2021年前9个月,杨国福分别录得营收11.82亿元、11.40亿元与11.63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81亿元、1.69亿元与2.02亿元,尚有余力在递表前的2021年9月给实控人杨国福一家三口分红8000万元;张亮则在2019年接受《财经》杂志采访时透露,公司年营收在6000万上下,净利润不到2000万元,主要来自加盟费,“没把利润这块看得太重。”尽管两家均要求加盟商从总部或总部指定的供应商处统一采购汤底料、调味料与除新鲜菜蔬菌菇外的大部分食材,但区别在于,杨国福选择自产食材或者自己做这个“二道贩子”,张亮指定的供应商则是第三方。也就是说,杨国福属于“重资产”运营模式,而张亮属于“轻资产”。

如今,杨国福选择上市融资,加力扩张,张亮至今仍未传出融资消息。来自小城宾县的两位麻辣烫大亨,终将渐行渐远。

关键词: 张亮麻辣烫 杨国福麻辣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