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网传中科院停用知网、知网续订费近千万等消息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热议。
据悉,一则疑似中科院文献信息中心于4月8日发布的通知显示,即日起,同方知网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知网数据库出版商,下称“同方知网”)将暂停对中科院对中国知网数据库的使用权限。
通知指出,知网凭借其在中文期刊数据库市场极具影响力的市场地位,对续订价格始终维持较高涨幅。2021年,中科院集团中国知网数据库订购总费用已达到千万级别。
对于此消息,知网方面向媒体确认称“不属实”,而多位中科院内部人士则表示,确有此事,并指出全院对知网的访问只持续到4月20日,之后将考虑以维普和万方数据库形成替代,目前暂不确定何时会恢复对知网的访问。
多所高校“不堪重负”
事实上,知网的高额续订费用也不是第一次被人“诟病”。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间至少有6家高校曾公开宣布因涨价暂时停用知网。
早在2016年1月,武汉理工大学就曾因续订价格谈判不成功暂停使用知网,公告中提到知网报价从2010年到2016年的报价涨幅为132.86%,年平均涨幅为18.98%。就连北京大学也曾因“数据库商涨价过高”而选择暂时停止访问知网。
据了解,知网对高校的报价一般视其科研情况、学校级别、学校人数而定,重点本科院校等科研项目较多的学校,需要用到的知网资源较多,收费相对较高,对一般本科院校的收费则相对较低。
以中国政府采购网披露的信息对比,2022年,清华大学对中国知网数据库的采购价格为188万元;中南大学的知网数据库采购价格为150万元;复旦大学的知网采购价格为82.5万元;上海师范大学的知网续订费用为79.8万元;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的成交金额为9.95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与不同高校签订不同的高价采购费用,知网的定价也远高于其他数据库。
除复旦大学、中南大学在内的多家高校将中国知网作为单一来源采购外,有的高校会选择同时采购多家数据库资源。以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校为例,其同时采购4家数据库资源,其中知网中标金额为14万元,而万方、维普数据库采购价分别为2万元,显著低于知网。
毛利率超50%,是生意也要公义
如此高昂的定价,自然为知网带来不菲的收益。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知网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概念,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1995年立项,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学术电子资源集成商,收录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学术资源。截至2017年底,中国知网拥有机构用户2万多家,个人注册用户2000多万人,全文下载量达20亿篇次/年。
天眼查数据显示,中国知网属于网方知网公司经营项目,法定代表人王明亮,同方知网为同方股份(600100.SH)全资子公司,后者持有其100%股权。
据同方股份披露的财务数据,2021年上半年,同方知网主营业务收入为4.96亿元,毛利率高达51.3%。
中国知网能保有如此惊人的赚钱能力,与其极高的市场占有率带来的议价能力脱不了关系。也正因为此,不少高校在与知网短暂“分手”后,又不得不迫于学术资源限制而恢复对知网的使用。
而除了高价费用,中国知网存在的知识版权问题也饱受诟病。
此前,中国知网在未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直接授权的情况下,擅自刊录其100多篇论文并设置下载收费标准,从中牟利,最终被赵教授告至法庭,然而败诉后却将赵教授所有论文从知网下架,至今未提上架事宜。
对于此事,《人民日报》曾评论称,成就今天的知网的,不仅是国家政策,更是无数学者学子的学术成果。知网理应更好地承担传播学术资源、推动学术交流的使命,“是时候反思己身,刷新经营理念了”。
不过据赵德馨今日最新回应,知网道歉后至今并无实质性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