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3月以来股市持续较大波动,越来越多百亿私募机构正陷入产品提前清盘的烦恼。
近日,百亿私募机构——灵均投资管理的部分产品也跌破净值预警线。
灵均投资对此解释称,截至4月14日,相关产品托管净值确实低于预警线0.85元,但相关产品累计净值为1.01至1.02(运作期间产品有分红),产品累计净值仍然高于1。
灵均投资表示,公司接受批评,将改进产品设计,加快投研迭代,做好长期业绩,与投资人、渠道客户共进退。
一位百亿私募机构人士向记者透露,这背后,凸显股市投资风格持续快速切换,正令量化私募机构业绩自救征途变得异常艰辛。
“3月以来,我们已对量化策略做了优化,增加了市场中性、统计套利等策略,力争能迅速压低净值回撤幅度。”他告诉记者。没想到过去三周A股市场投资风格快速切换,令他们多款产品净值持续下跌。
这位百亿私募机构人士坦言,这令他们不得不承受更大的高净值投资者问责压力——4月中旬产品最新净值公布后,越来越多高净值投资者不满3月以来产品净值继续回撤6%,纷纷要求产品提前清盘与私募机构对3月以来投资亏损“兜底”。
一位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客户总监向记者表示,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投资者业绩问责压力,如今他们也无计可施。现在他们都不敢再建议高净值投资者继续持有等待业绩大翻身的那一刻,害怕投资者反而将业绩持续下滑亏损归咎于他们的“错误指导”,最终触发客户流失。
但他也注意到,也有部分高净值投资者有意逢低申购私募产品份额以“摊薄”投资成本。
“除非私募机构以往具有很强的净值收复能力,否则我们不会建议高净值投资者采取低吸高抛的抄底策略,因为私募机构不同于股票,其投资策略能否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很大程度决定了其业绩继续一落千丈,还是成功翻身。”这位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客户总监指出。
策略优化缘何反遭业绩滑铁卢
一位百亿私募机构投研总监向记者坦言,3月以来他们已对多款产品量化投资策略做了大量优化,包括增加宏观对冲,市场中性,统计套利等新策略,力争在缓解产品净值跌幅同时博取更高的超额回报。
但是,随着A股市场投资风格持续快速切换且股指回落,这些策略优化举措收效甚微,导致这些产品净值依然跌跌不休。
通联数据Datayes数据显示,3月份私募行业净值平均下跌约4.92%,仅有管理期货CTA等少数策略实现当月盈利,主观股票多头、量化股票多头、宏观对冲等策略依然出现净值较大幅度下跌,跌幅分别达到约6.5%、4.9%与4.1%。
在这位百亿私募机构投研总监看来,3月众多量化私募机构策略优化之所以遭遇业绩滑铁卢,主要是受到三大因素影响,一是A股市场的极度风格切换,私募机构目前重仓成长股,但3月以来表现较好的,主要是私募机构持仓较低的地产股、金融股与传统资源股;二是疫情冲击导致不少成长股供应链出现一定程度影响,令相应股价难免下跌,拖累私募产品净值持续回撤;三是市场游资疯狂炒作各类概念股,导致私募机构针对大盘股与成长股所设定的股指期货套保策略无法实现预期的风险对冲效果。
“过去一周,我们内部也对投资策略调整做了多次讨论,多位基金经理都认为这些因素对现有投资策略只会造成短期影响,不会动摇投资策略的长期回报前景。”他指出。但是,越来越多高净值投资者似乎不再愿意等待业绩翻身的那一刻。
他告诉记者,如今在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产品代销渠道)的牵线搭桥下,每周他们都举行多次沟通会,向高净值投资者解释3月量化策略优化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并说服他们继续持有等待业绩翻身。
“目前,不少高净值投资者态度明显分化。”上述百亿私募机构投研总监表示,部分高净值投资者理解3月以来产品净值下跌主要是受到A股市场剧烈波动影响,愿意再持有一段时间等待净值逐步收复失地,但更多高净值投资者则认为私募机构理应战胜一切市场挑战,要求私募机构必须对近期净值下跌亏损“兜底”。
私募产品推介开始“趋利避害”?
面对持续高涨的高净值投资者业绩问责压力,多位财富管理机构人士直言他们除了安抚投资者激动情绪,实在没有新的解决办法。
“针对量化策略调整缘何遭遇业绩持续回撤,我们也与多家量化投资机构做了探讨,他们直言量化策略都是根据以往市场环境投资经验演化而来,面对当前风格快速切换且波动巨大的新市场格局,量化投资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投资获利方法。”前述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客户总监向记者透露。
数据显示,这无形间导致私募机构业绩明显分化。数据显示,86家百亿量化私募机构今年以来的平均收益率为-9.12%,仅有10家百亿私募机构实现正回报。
一位私募机构负责人向记者透露,这并不意味着实现正回报的百亿量化私募机构投资策略已快速适应当前市场环境,而是风水轮流转因素起到很大作用,因为他们主要采取管理期货CTA、量化债券投资等策略——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加之相对宽松货币政策令债券价格走高,令上述两大量化策略取得较好的投资回报。
记者获悉,这驱动越来越多财富管理机构采取趋利避害的产品营销策略,向高净值投资者积极推介这些实现正回报的百亿量化私募机构产品,以满足投资者对资金保本与投资正回报的强烈诉求。
“但是,这种产品推介策略显得相当短视,因为没有一个量化投资策略能在所有市场环境保持正回报。财富管理机构还需回归资产多元化配置的本源,向高净值投资者推介不同策略私募产品以实现分散化投资获利。”这位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客户总监指出。但他承认,在当前环境下,这种做法未必见效,因为越来越多高净值投资者都害怕私募产品净值快速跌破净值警戒线,在选择私募产品时不再考虑投资策略分散化配置,而是盯住产品能否保障本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