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4月22日讯(记者钟文鑫)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网站消息,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指出食品安全风险仍需警惕,2021年食品安全治理成绩显著,形势总体向好,但风险依然存在。首先是某些知名品牌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如星巴克被曝私换配料标签使用过期食材、吉野家被曝用发臭肉末、知名火锅品牌小龙坎后厨脏乱差用扫帚捣制冰机,大润发超市隔夜臭肉绞成肉馅灌香肠、“胖哥俩”肉蟹煲死蟹冒充活蟹”等。其次是食品安全及质量投诉依然较多。2021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食品类投诉近8万件,与2020年相比,呈轻微上涨态势。主要问题有:食物变质过期、餐饮场所卫生条件差、操作不规范;部分网购食品属三无产品;个别不法商家篡改生产日期;炒作概念虚假宣传;网红产品流量美食过度营销,品质稳定性较差等。
此外,《报告》还详细梳理分析了2021年以来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面临的三方面问题和挑战:一是消费者保护制度建设、体制机制保障、司法环境优化、消费基础设施完善等消费环境改善方面还存在不足。二是重点领域消费侵权现象依然不容忽视,过度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汽车产品质量缺陷、预付费消费违约跑路、校外教育培训虚假宣传、诱导未成年人过度消费、“大数据杀熟”等消费侵权现象需重点关注。三是网络交易消费者保护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平台主体责任落实需要改进,社交分享型营销、盲盒营销、独立站跨境电商、二手交易平台、沉浸式消费等新业态、新模式下消费者保护制度适用与治理手段面临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