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们报道了南昌消费者蒋先生,在参与东鹏特饮开盖扫码中奖的活动当中,被投保了一份泰康人寿保险的奇葩遭遇。
在记者的体验当中,我们也发现,在扫码中奖的过程当中,经常会遇上一些存在误导消费者嫌疑的广告,容易导致消费者误操作。在没有输入自己身份证号码的情况之下,就会被投保泰康人寿保险。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节目播出之后,又有不少的消费者也同样给我们都市频道的24小时热线打来电话吐槽,说他们也有过类似扫码中奖被套路的经历。接下来,一起来看记者的追踪报道。
在都市现场的官方抖音号上,“买东鹏热饮开盖扫码中奖,红包没领到还被投保”的节目视频发布后,数以万计的网友纷纷吐槽类似经历。比如说道“自己也被套路过,细思极恐,太可怕了,身份信息就这样被别人获取了”。
而在都市频道24小时新闻平台上,还有很多消费者反映,自己购买的另一款叫周末体质能量的饮料后,参与开盖扫码中奖活动时,也被投保了泰康人寿的同款“飞铁保”保险。
“它就是反映出来盖子是个二维码,然后我扫进去,它就说什么泰康人寿保险。立马短信就发到我手机上了,它说你投保成功。”九江消费者小李说。
“你中奖了要输入身份证号、手机号,然后就跳出来你保险买成功了,就是误导嘛。谁知道现在这个商品也有这么多套路。”上饶消费者童先生说。
那么,在开盖扫码中奖后,页面上出现的各种广告和推广,究竟从何而来呢?对于给消费者造成的误导,饮料厂家又是否知情呢?
记者通过电话,联系上了东鹏饮料集团公关部的一名负责人陈女士。
东鹏饮料集团公关部负责人陈女士回应称,“首先我们的扫码中奖是实实在在的。那这些广告素材呢,它是通过腾讯平台的’广点通’系统投放的,都是由各个广告主,他们自己创作。然后会把这些素材提交到腾讯平台审核,审核之后,这个平台它会精准推送。所以我们跟这些广告主是没有任何的营销合作关系,所以认为说东鹏的中奖会免费赠送保险是一场误会。某种程度上我们也是受害者。”
记者了解到,东鹏特饮瓶盖内的扫码中奖活动,仅限于微信扫码。那么,接入腾讯平台的广点通系统后,东鹏饮料集团又能获得什么呢?
“类似我们这种小程序每天使用,有了较大的流量之后,接入这个广告系统就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情况。确实接入之后也能获得一定的广告收入。但是我们确实没有想到,现在的平台广告为了吸引点击,那个套路真的太多了。你比如说那个保险的(广告)素材,它的可以误导,一红一绿两个按钮,还把确认件特意放在右边。它确实是容易让消费者混淆,误以为这个广告素材的内容是东鹏的中奖结果,或者是相关的部分。” 东鹏饮料集团公关部负责人陈女士说。
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都市现场》节目播出后,集团高度重视,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与腾讯平台进行了沟通。但是对方却表示,这样的广告标注是符合互联网广告规定的,拒绝修改。
而考虑到用户的消费体验,东鹏方面立即自查整改,优化了中奖页面布局。
“我们拉开了这个广告位,和我们兑奖信息之间的距离,就我们把所有的广告位通通置底了。我们把距离拉开。第二个,我们加了一个明显的分割线,写着一下是广告曲与兑奖无关。我们就觉得你腾讯平台广告标注不能更明显,那我们来用一条分割线把提示更明显。这样的话,我们希望给消费者更清晰的提示,来避免误会。”陈女士表示。
为了核实这一说法,记者又买了两瓶东鹏特饮进行测试,开盖扫码后发现,中奖页面确实进行了调整。
记者发现,这个个人中心的位置,是提到了在整个手机屏幕中央的位置,而之前在中央位置的广告,现在被移到了最下方,那么最下方还有一行文字,写着以下为广告与兑奖无关。那么,这样的一个表述就比较清晰,让消费者能够明确地作出判断。
目前,消费者们购买的东鹏特饮品牌的饮料,开盖扫码中奖之后被保险的疑虑,总算是有了一个答案。但是对于泰康人寿保险公司的这份非填报保险,我们还有几个疑问。为什么记者扫码体验之后,记者并没有输入身份证号码,却能够投保成功?为什么这份号称是免费的保险,用户在退保之后,却又显示金额不等的退款没呢?调查继续。
带着疑惑,记者再次拨通了泰康人寿保险公司的、95522全国客服热线。对于记者的两个疑问,客服是这么解释的。
泰康人寿保险公司95522全国客服热线工作人员回应称,“我们帮您查看了一下,它这个产品如果正常购买是1块钱,当然如果说您没有支付费用,它可能是第三方赠送给您的,这样的话您不用付费。解除合同,它就会直接进行退掉这个产品。(记者:我投保这份保险的时候,我连身份证号码都没输,就显示投保成功了,所以我想知道是哪个第三方有我的个人信息能帮我进行投保)那个这个确实非常抱歉,这个我们就看不到了。”
记者来到南昌市红谷滩区的泰康人寿保险有责认责公司江西分公司。一位工作人员经过查询后告诉记者,“飞铁保”产品是由泰康人寿陕西分公司推出并承保的,与江西分公司无关。
对于记者和消费者的疑惑,他们会向总部反馈,但是截至发稿前,并没有相关工作人员对此进行答疑解惑。
当下,扫码在大家的生活当中十分普及,而在扫码页面上弹出各种广告与推广,有的甚至带有迷惑性与误导性,让消费者频频被套路中招。
那么,这种情况真如腾讯平台所说,是符合互联网广告规定的吗?律师认为,这种穿着福利外衣的隐形广告,实际上是一种商业信息骚扰,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同意权。
“这个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里面有明确规定,没有经过消费者的同意或者请求,或者说跟消费者明确表示,选择接受我的商业信息,或者不接受我的商业信息,如果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做这是一种商业的信息骚扰,也就是受它违背了消费者的意愿,我扫码只能接收你的广告轰炸。”肖律师表示。
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肖律师认为,相关企业和腾讯平台都有保护消费者隐私的义务和责任。通过大数据直接抓取用户信息,涉嫌违法。
在现场,他拿了其他品牌的饮料进行对比测试,参与微信扫码活动后,页面上先是跳出一个平台文件说明。
“这里有阅读最新的《个人信息保护及用户政策》,我只有在同意的情况下,它才会手机我的个人信息。(记者:这个就没有什么其他广告)对,这里面没有广告。而且这里有《个人信息保护及用户政策》,还有会员条款,包括这里个人信息,都是有的,这就相对来说比较规范。”肖律师告诉记者。
通过现场试验可以看到,这个中奖页面没有弹出其他企业的广告或者应用。在对个人信息获取时,消费者也可以选择接受或者拒绝。而对于保险企业来说,对投保流程和个人信息的审核,应该更加严格。不该让消费者在投保时从一则带有迷惑性或者误导性的广告开始。
“对于保险公司的投保来说,我们觉得应该正规一点,想你保险公司的小程序界面输入信息。并且保险公司应当告知,你接下来操作的信息是用于投保的,并且是用语(填写)保单内容的。只有这样的话,我们消费者投的明白,用的明白。”肖律师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