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骨干。地铁作为一种高效、快速的交通工具,在城市整体交通结构的完善、构建城市公交网络、缓解市内交通压力、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发挥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作为贯穿城市地下系统的交通大动脉,地铁工程庞大而复杂,施工难度极大。地铁工程行业的资深专家、南京地铁集团工程师、经济师陶晓星表示,地铁施工工程的难度体现在地质条件的复杂性、环境限制、工程技术复杂性及安全保障等多个方面。具体施工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才能确保顺利实施。
作为全国第六个拥有地铁的城市,南京地铁的历史其实颇为久远。
据陶晓星介绍,南京地铁可以追溯到清朝光绪年间,1907年,时任两江总督端方上奏清政府,修建南京市内铁路即京市铁路,这便是南京地铁的前身。京市铁路在当时中国的各大城市中,是唯一的小铁路,所以,它不仅是南京市,也是中国最早的城市轨道交通。
大学毕业之后,陶晓星选择来到南京地铁集团,十几年来,他历任项目工程师、副主管,在建设处、建设分公司前期科、基建核算科、财务部等均工作过。“目前已运营的一大半地铁线路,一号线南延、二、三、十号线、机场线、宁天城际线……我全部都参与过。”陶晓星介绍,在南京地铁集团,他的工作经历极为丰富,包括线路土建施工的管杆线迁移、接水接电、三通一平手续办理、产权单位协调、现场土建、装修、机电安装管理,地铁工程中各类投资的会计核算、计量费用支付、涉税问题等。“地铁人,地铁魂,闭着眼睛都是这些线路工程。”陶晓星笑着说道。
面对日常繁忙的工作任务,自我要求极高的陶晓星并没有放松对科研的要求。他认为,地铁工程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其中,安全管理和质量管控是绝对的生命线,对于工程成果实施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陶晓星为此进行针对性研究,撰写了《施工项目全面质量管理的对策研究》、《工程项目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文章,内容详实具体、问题及对策紧贴实际,为工程项目中的安全及质量管理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和见解。
陶晓星敬业的工作态度、卓越的工作能力让他在职业生涯上迎来了突破。2021年,南京地铁集团派驻陶晓星赴南京地铁小镇开发集团公司投资管理部担任副部长一职,同时他还兼任南京地铁兰花塘保障性租赁房一期建设工程房建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项目从前期报批报建、与相关部门协同进行土建单位招标、项目融资贷款、工程建设安全、质量、投资进度的管理,直至项目后期项目竣工验收等全流程工作。
右一陶晓星
“压力一定是有的,但更多的是动力。”面对工作变动,陶晓星坦言,与以往具体负责项目的某一个节点不同,如今的工作让他必须“高瞻远瞩”又“事无巨细”,并处理好二者关系,推动工程全盘性的高质量开展。在新的工作岗位上,陶晓星不仅表现出出色的管理能力,而且展现出对于项目细节的把控能力,以及对团队成员的关怀和指导。
“团队讲求协同作战。如何发挥每个人的优势,调动个体积极性,实现1+1>2的效果,是我一直思考和追求的方向。”陶晓星如是说。他埋头翻阅大量的管理学著作和名人传记,不断汲取智慧的养分,以期提升自己的能力。陶晓星通过精准的项目规划和有效的团队管理,成功地协调了各方资源,为项目顺利进展提供了坚持保障。
不仅如此,在专业研发领域,陶晓星带领团队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并成功将其成果转化为多项知识产权。这些知识产权包括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架结构、一种用于高承压水龙头抗拔管桩机械连接的定位机构等多项实用新型专利。
陶晓星在建筑施工理论的研究也取得进展。他发表了《地铁工程建设的协调管理研究》、《强化地铁工程项目前期管理的措施探析》等论文。这些文章对地铁工程建设的协调管理和前期管理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地铁工程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对于工程的精细化管理和产业技术升级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当今社会,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理念越来越受到关注,它代表了企业在环保、社会责任和良好治理方面的表现。勤于探索的陶晓星将目光聚焦在施工工程的环保及可持续性上,“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我们在施工中也要将绿色环保理念贯穿到底,将绿色措施进行到底。”他致力于推动ESG理念在行业中的普及和落地,并已开始行动。展望未来,陶晓星明确地说:“更加绿色、智能、安全,将是我们矢志不渝追寻的方向。”(作者:骆少欣)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