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机动车排放数字化管理助力数字强国建设
2023-06-14 13:35:30    今报在线

当下,数字建设正深刻改变着社会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方式等,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6月12日,机动车排放数字化管理专项研讨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建议,加快布局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的数字化管理,从机动车低碳排放管理领域助力数字强国建设。

截至2022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17亿辆,总量居世界第一,庞大的保有量导致机动车污染排放总量稳步增长。

北京建筑大学副教授姚圣卓说:“机动车污染物为主移动源污染已成为中国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加强移动源污染治理的紧迫日益凸显。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正在为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和治理提供新路径。”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碳数据与碳评估研究中心专家提出,机动车排放数字化管理与城市碳排放的核算、核查和最后的评估都是紧密相关的。

与会专家表示,机动车排放数字化管理技术已经成熟,要充分发挥机动车物联网检测的动态大数据,赋能机动车排放管理转型升级,机动车排放数字化管理符合数字强国建设的要求。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强化数字中国关键能力,构筑自立自强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

目前,北京已有检测厂,通过汽车物联网检测大数据台实现精准检测,并对车辆排放污染量和碳排放量进行数字化分类管理。

据了解,只需5分钟,机动车尾气排放即检测完毕。车辆驶入检测底盘测功机上后,系统通过瞬态工况主控机发出指令,车辆加载测试子系统微处理器和气体质量分析子系统微处理器,瞬间同步响应、协同运行,模拟车辆在道路上行驶状态下,控制车辆在同时速、同功率、同时点的条件下测试,分析每一秒采集车辆排放的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污染物等,通过射频感应器、互联专网与物联网大数据管理台互动,对检测过程数据(克/秒)进行实时管控,通过电子大屏可视化,分析计算出每公里排放多少克污染物。

万精(北京)车辆数据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颜梓清说:“该台对车辆检测过程数据进行监管,杜绝人为作假,保障数据真实可溯源。”

研讨会现场发布了《真车数汽车排放物联网检测动态数据报告》,该报告对2023年4月30至5月31日,北京市内行驶的739辆轻型汽油车尾气排放进行了物联网动态检测数据采样工作。

报告中的数据显示,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在200-300克/公里的车辆数占比76.05%,小于200克/公里的车辆数占比6.09%,大于300克/公里的车辆数占比17.86%。

据了解,机动车排放的二氧化碳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控制排放气体,因此,掌握机动车排放的真实数据,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对改善空气质量意义重大。

颜梓清认为,碳交易、碳达峰最终是要在数字的支撑下才能实现。“我们建议将来实现机动车碳交易,低于200g/km的车可以排放,高于300g/km的车辆一定要有所代价购买碳才能出行,才能降低碳排放,那我们碳排放的目标就实现了。”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合规高效、场内外结合的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建立数据来源可确认,使用范围可界定、流通过程可追溯、安全风险可防范的数据可信流通体系。

随着我国机动车的增多,处理好机动车排放带来的污染和危害十分重要,而数字化为此提供了有效途径。

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第25条提到,“依托移动源环保信息公开、达标监管、检测与维修等制度,探索实施移动源碳排放核查、核算和报告制度。”

颜梓清表示,目前机动车排放管理仍未得到有效数字化,希望汽车物联网检测大数据台的应用,实现机动车排放的精准控制,带动整个汽车产业的绿色升级,促进机动车碳排放交易。

当下,数字建设正深刻改变着社会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等,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机动车排放的数字化管理势在必行。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