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枢纽新优势、变流量为“留量”。2月23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河南省“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枢纽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进行解读。
这是国内首个以枢纽经济为牵引推动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的省级规划,将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和城镇空间布局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谋划、统一布局、统筹实施。对我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来说,《规划》既是规划图又是施工图。
打造“米+井+人”综合运输通道
“交通区位优势是河南省发展的重要优势。”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宋华东说,“十三五”时期,河南基本形成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为骨干,普速铁路、普通公路为基础,水运、民航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综合立体交通网。
截至2021年年底,我省综合交通网总里程达到27.9万公里。以郑州为中心,实现了公路5小时内覆盖我国4.1亿人口和30%的经济总量,铁路3小时内覆盖我国7.6亿人口和56%的经济总量,航空2小时内覆盖我国12.3亿人口和90%的经济总量。
综合立体交通网是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拓展枢纽经济发展空间的基础支撑。打造“米+井+人”综合运输通道是今后一个时期河南交通的重要任务之一。
按照《规划》,“十四五”期间,河南综合交通建设计划投资9400亿元,比“十三五”增加3600亿元,创历史新高。我省将实施高速铁路“拓展成网”、民航机场“强枢增支”、高速公路“13445工程”、内河水运“通江达海”等重大工程,规划实施重大综合交通项目294个。到2025年,铁路里程力争达到7600公里,民航机场形成“一枢多支”格局,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万公里,内河航道里程达到2000公里,建设普通干线公路3000公里、农村公路4万公里,基本实现“市市通高铁、县县双高速、乡乡通二级路、建制村通路面宽4.5米以上公路、民航服务市市全覆盖、综合枢纽市市全覆盖、建制村快递物流服务全覆盖”。
培育10个以上千亿级枢纽偏好产业集群
如何加快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枢纽经济先行区?
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徐跃峰说,《规划》明确要着力巩固提升枢纽能级、畅通枢纽辐射通道、强化枢纽开放平台、培育壮大枢纽偏好型产业。其中,以郑州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为引领,强化国际铁路、航空货运、邮政快递“三枢纽”优势;以区域性枢纽为补充,构建多层次枢纽体系,夯实枢纽经济发展基础。要通过基础设施高效互联和运输服务顺畅衔接,加速资源要素流通,服务产业合作集聚,省内串联枢纽经济“一核四区”,国内辐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和成渝等城市群,培育建设四条通道经济带。
“十四五”期间,河南将构建由郑州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洛阳、南阳、商丘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安阳、信阳、周口、漯河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组成的“1+3+4+N”多层级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加强航空、铁路、内河水运主导型综合交通枢纽场站和物流枢纽建设;提升枢纽经济核心产业竞争力,推动交通运输与高端制造、现代服务深度融合,发展航空、陆港、港口、高铁偏好型产业集群,重点培育1个万亿级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和10个以上千亿级枢纽偏好产业集群,扩大枢纽综合竞争优势和规模经济效应。
“河南是全国重要的交通物流、信息通信枢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翟贵平说,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枢纽经济发展,要充分发挥地理区位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在产业布局上,要重点配套发展高端物流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港口装备和汽车产业等,打造良好物流生态,促进经济发展内循环。充分利用信息枢纽所带来的资本和人才汇集等优势,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十四五”期间
●河南综合交通建设计划投资9400亿元
●规划实施重大综合交通项目294个
到2025年
●铁路里程力争达到7600公里
●民航机场形成一枢多支格局
●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万公里
●内河航道里程达到2000公里
●建设普通干线公路3000公里
●建设农村公路4万公里(本报记者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