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让消费“失血”。1-4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142亿元,同比下降0.2%。单看4月份,下滑趋势更为明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83亿元,同比下降11.1%。另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近36个月消费数据,今年4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至近两年最低水平,为2.94万亿元,仅略高于2020年4月的2.82万亿元;而-11.1%的增速,则比2020年4月的-7.5%更为严峻。
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消费动能衰减说明提振消费动能已经刻不容缓。不过,随着上海和北京的疫情形势在好转,尤其上海复工复商复市有助于恢复消费市场的信心,被抑制的消费动能、被停滞的物流,也将迎来一个消费逆转的小高潮。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小长假,虽然难以形成较大规模的假日经济,但也会让人流物流有序流动,消费循环也会充溢动力,这足以遏制消费下滑的趋势,更可阻断消费“失血”形成惯性。只要内需消费循环不断,消费市场就能逐步恢复。
中央已经出台了稳经济的系统性红利政策,与此同时,各地也纷纷出台地方版的助企纾困政策。中央和地方的政策大礼包,既有普惠全市场的减负赋能举措,也有针对不同市场主体的红利政策精准投放,通过稳市场、稳市场主体、稳市场预期、稳民生从而实现稳住经济基本盘。只要市场循环动起来,市场主体活起来,市场预期和消费者信心强起来,供给侧和需求端就会形成两端活力,自然就能止住经济下滑的趋势,让宏观经济处于合理区间。
在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由于投资快速有效但会导致投资过热引发产能过剩的副作用,出口受制于外部市场尤其是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没有恢复的影响,因此通过提振消费动能促进经济增长才是应有之义。今年一季度数据显示,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9.4%,消费已成为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提振消费动能,既要给失能的消费市场“输血”,更要使消费市场具备“造血”功能。
所谓“输血”,按照中央和地方的各项助企纾困举措,要在减税降费降成本落实到位的同时,给予支撑消费市场的企业融资支持,破解其融资难融资贵的结构性难题。特别是和末端民生诉求相关的产业行业,要通过资金支持让其活下来,确保和民生相关的商品的供应。如此,就能保证末端市场的微循环,既能有效保障供给,也能促进消费。14亿人的大市场,和末端市场民生基本诉求相关的产业行业活下来、好起来,是维持供给侧与需求端平衡、保就业和促消费的关键。
此外,抓住促消费的核心产业和关键商品,刺激民生需求,做大消费容量。提振消费动能必须“输血”。以汽车消费为例,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汽车消费占社会总消费比重的10%左右。而且,汽车产业链延伸较长,几乎覆盖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并进一步支撑服务业发展,对于经济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的传统汽车市场还有消费潜力,新能源汽车市场消费空间更广阔,而且,农村乘用车市场也具有消费挖潜空间。通过降低购置税或者采取补贴的方式激活乘用车消费市场的活力,正当其时。
激发社会的消费热情,提高消费规模和层次,推动相关行业加快复苏,需要安排一系列促消费措施。其中,消费券是释放杠杆效应相对直接和有效的办法。
总而言之,提振消费动能,必须“输血”赋能,有了基础能量,才能激活消费“造血”功能。(张敬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