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协网站近日公布的《场外期权业务交易商名单公告(第十六批)》显示,湘财证券获得场外期权业务二级交易商资质。至此,证券行业场外期权交易商已增至45家,包括8家一级交易商和37家二级交易商。
近年来,由于市场参与者投资避险、风险对冲的需求增加,市场衍生品交易规模整体大增,券商也将更多目光转向场外衍生品业务。尤其是一批中小券商竞相申请场外期权二级交易商资格,从通道业务转向重点发展重资产业务,以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衍生品业务需要比拼券商的综合实力,头部券商更有相对优势。”券商人士表示,与其他交易品种相比,衍生品交易波动率更大、风险更高,对券商的定价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均提出了更高要求。
(资料图)
场外衍生品业务成重要增长点
当前,场外衍生品业务已成为券商收入的重要增长点,业务规模显著提升。中证协日前发布的《中国证券业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1年全年共新增场外衍生品交易合计名义本金84038.01亿元,同比增长76.56%。其中,新增收益互换交易合计名义本金47727.35亿元,新增场外期权交易合计名义本金36310.66亿元。
今年上半年,在证券公司投资收益普遍下降的情况下,衍生品业务仍保持逆势增长。中证协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证券公司场外金融衍生品存续未了结初始名义本金2.2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52%。瑞银证券预测,在乐观情景下,2030年衍生品业务有望为券商带来25%的利润贡献。
此外,场外衍生品业务对券商自营、财富管理等业务也有带动作用。招商证券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券商开展场外衍生品业务大多基于风险中性策略,业务风险较低,对于降低传统方向性自营的业绩波动起到很大作用。在财富管理方面,场外衍生品收益结构灵活,能够极大丰富资管产品的产品线。比如,通过场外衍生品的应用,资管产品可以将组合风险控制在预定范围内,规避极端行情或事件的影响。
头部券商交易集中度下降
随着二级交易商不断扩容,场外衍生品新增交易集中度出现缓慢下降趋势。中证协报告显示,2021年证券公司场外衍生品新增交易集中度(指每月新增交易中名义本金排名前5名的证券公司交易量之和在全市场中的占比)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但相较于2020年整体走势有所降低,且全年月度趋势稳中有降。从月度数据来看,2021年12月,场外衍生品新增交易集中度为73.61%,较同年1月下降4.78个百分点。
“强者恒强”的行业格局是否会就此扭转?
招商证券相关人士表示,一、二级交易商在场外衍生品的风险管理能力上是有区别的,目前扩容的主要是二级交易商资格。虽然目前由于交易品种日益增多,场外衍生品新增交易集中度缓慢下降,但头部券商有更强的产品创新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其地位不会下降。
根据监管规定,目前国内场外衍生品交易商按照一、二级分类。一级交易商可以开展个股期权、指数期权、收益互换等所有场外衍生品业务。二级交易商能开展指数期权、收益互换等业务,但个股期权的动态对冲交易不能开展。客户有个股期权需求的,二级交易商仅能向一级交易商寻求“背靠背”的对冲。
监管政策细化与规范措施落地也将助推市场注重有序扩张、规范发展。今年8月,首次有券商被“调出”场外期权业务交易商名单。国泰君安预计,场外期权交易商名单的调整将进入常态化阶段,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将变相提高业务经营门槛,行业集中度或将进一步提升。
“衍生品业务需要比拼券商综合实力,对券商的资产负债表、国际化布局、风险管理能力、系统支持水平、业务运营能力均提出较高挑战,目前综合实力较强的头部券商开展这块业务具备一定优势,行业格局‘马太效应’有望延续。”广发证券柜台交易市场部相关人士说。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关键词: 场外期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