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快讯:两部门发文促进光伏产业链健康发展 多晶硅价格如何降?
2022-10-29 09:35:15    21世纪经济报道

当眼下持续攀升的光伏产业链价格引发业内热议时,一份重要文件再次传达了主管部门对积极推进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健康有序发展的关切。

10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健康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意在多维度、多举措纾解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产能、价格堵点,提升光伏发电产业链供应链配套供应保障能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自今年8月份以来,多部门接连发声,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并集体约谈了部分多晶硅骨干企业及行业机构,引导相关单位加强自律自查和规范管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针对此次两部门联合发布的《通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专家委副主任吕锦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创造有利条件促成多晶硅项目早投产,快提产能,有利于改善零售市场的供求关系,引导硅料交易价格回落。

产业链价格高涨引发关注

进入今年下半年,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等光伏价格高企,短期难见拐点,致使下游成本高涨,引发行业担忧。

针对当前光伏行业出现的阶段性供需错配,部分供应链价格剧烈震荡等情况,8月24日,工信部办公厅、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提出,在光伏发电项目开发建设中,不得囤积倒卖电站开发等资源、强制要求配套产业投资、采购本地产品;严厉打击光伏行业领域哄抬价格、垄断、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

与此同时,来自市场对于多晶硅价格的高度关注,使得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下称硅业分会)持续发布的“安泰科多晶硅”价格暂停公布——9月8日,硅业分会发布官方通知,暂停发布多晶硅采集价格。

通知显示,“安泰科多晶硅”价格采集发布从2014年开始,每周三定时发布,在行业有一定影响力。近期,受多重因素的影响,部分供应链价格持续震荡上涨,冲击晶硅光伏产业稳定运行。为避免安泰科采集发布的多晶硅价格被过度解读、造成误解,决定自当周起,暂停该采集价格的发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这也是硅业分会八年以来首次暂停多晶硅报价。截至目前,硅业分会尚未恢复上述价格的公示。

根据“安泰科多晶硅”价格最后一次公示的信息,截至8月31日当周,国内单晶复投料和单晶致密料价格的成交均价分别为30.72万元/吨和30.51万元/吨,延续了此前的上涨态势。

彼时,一位行业分析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硅料负库存状态已经持续。这几周的情况是,月内订单已早早签订完成,只有个别企业少量散单以较高的价格成交,这些散单也成为‘垫高’硅料市场报价的动因。”

面对价格难降的产业链现状,今年10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三部门集体约谈了部分多晶硅骨干企业及行业机构。

有关司局负责同志表示,近期国内光伏产业部分环节产品价格持续急剧上涨,引发产业链供应链剧烈震荡,其中既有国际贸易环境复杂、下游需求大幅增长、各环节建设周期差异等原因,也有部分企业炒作哄抬价格、个别从业者囤积居奇等因素。

在此次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联合发布的《通知》中,两部门要求加强行业监管,发现扰乱市场秩序的问题线索,及时约谈相关市场主体,推动依法合规经营;从严查处散布虚假涨价信息、囤积居奇等哄抬价格行为,以及达成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垄断行为,有力遏制资本过度炒作,维护行业公平竞争秩序。

多举措保障多晶硅生产制造

此次两部门发布的《通知》,针对多措并举保障多晶硅合理产量,创造条件支持多晶硅先进产能按期达产,鼓励多晶硅企业合理控制产品价格水平,充分保障多晶硅生产企业电力需求等方面作出要求。

其中一个细节是,《通知》中的多项内容事关多晶硅生产制造环节。

例如,在保障多晶硅合理产量方面,《通知》指出,要保障多晶硅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供应、用电用水用工等,合理安排检修、技术改造等计划,确保已有产能开工率;在推动多晶硅先进产能按期达产方面,《通知》提出,支持多晶硅企业加强技术创新研发,提升生产线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降低能耗水平,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优良率。推动建设项目按期投产达产。鼓励上下游一体化、战略合作、互相参股、签订长单,支持建设光伏产业园区。鼓励国有、民营等各类资本参与产业链各环节,有效限制低端产能无序扩张。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充分保障多晶硅生产企业电力需求,《通知》表示,对于主动控制多晶硅等产品价格水平的企业,有条件的地方,特别是绿电资源丰富的地方,支持其通过市场化方式降低多晶硅生产用电成本。目前,对于产品价格控制在合理区间的多晶硅生产用电负荷,各地暂不纳入有序用电方案。

“保障多晶硅企业供电,防疫期间开设多晶硅建设项目设备进场直通车、工业硅等原料进厂直通车、硅料出厂直通车,这些都是可以实现的措施。”吕锦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作为产业链上游环节,多晶硅项目建设周期长,产量多少对下游影响颇大。而遇到限电等因素,将会直接影响多晶硅的产量。

“创造有利条件促成多晶硅项目早投产,快提产,现有产能开足释放产能,增加供应量,这样能够改善零售市场的供求关系,引导硅料交易价格回落。”吕锦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他进一步指出,今年新投产的多晶硅项目翻倍增长,超过60万吨,全年多晶硅供应量超过90万吨,总体上硅料供应不再紧缺。

“不能人为制造供应紧张,当前主要企业不能通过抢订长单挤兑零售市场的供应量,或者在履行长单采购量后加入零售市场抢料。”吕锦标表示。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关键词: 光伏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