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过年前后,河南东部周口市千家万户的厨房里都飘出各种香味。炸年货、蒸大馍、包饺子……一家老小都忙得不亦乐乎。
鸡、鱼、猪肉挂上面糊,放进油锅中呲啦啦炸熟,年后来客人时一焖便是一道硬菜。此时家中的小孩围在锅边,眼睛直直地盯着锅里的肉,一捞出便凑上去美滋滋地先吃上两块。蒸大馍时,大人忙着揉面,孩子也想一展身手,拿一个小面团随意做出各种形状。包饺子时就更加热闹了,有擀皮的、包馅的,还有跑来跑去送东西的,一家人围在一起边包饺子边说笑,把温馨幸福悉数包进饺子里。
(资料图片)
炸年货寓意吉祥体面
小王到家时,妈妈正在厨房里忙活。她放下行李就直奔厨房,兴奋地问道“妈妈你在干什么?”妈妈扭过头来,小声说了句“炸年货呢,别说话……”
炸年货时为什么不准说话?小王小时候总是想不明白,后来爷爷告诉她,“在炸年货这一天,天上的神仙会到各家各户品尝美食,如果孩子不小心说错话惹怒了神仙,家里的吉祥就被带走了。”
小年过后,各类炸年货就相继登场了,炸鸡、炸鱼、炸小酥肉、炸丸子、炸藕盒.....家家油响,户户飘香。炸年货这个重要的新年仪式,寓意家运如烈火烹油一般兴旺,也给家里增加了几分热闹的年味。
不同的炸年货代表着不同的寓意。炸鱼意味着年年有余,日子越过越好;炸鸡代表了“吉利”,期盼新年吉祥如意;炸藕盒则蕴含着阖家团圆的喜悦与温馨。
在物资尚不丰盛的年代,炸年货撑起了一个家庭的体面。过年时走亲访友,桌上摆满一盘盘过了油的年货,意味着这个家庭的日子过得还不错。如今,多数家庭依然保留着这一传统,炸年货则更多承载了怀旧的意义,因为炸年货中有儿时的记忆和故乡的味道。
互送大馍和枣花馍传递亲情
“二十八,蒸枣花”,年前蒸枣花馍是流传于周口以及黄河流域很多地方的春节风俗,也是较为隆重的一种过年仪式。枣花馍的主要材料是小麦粉和枣,造型多样,制作精美,有大小之分,大的甚至被称作“枣山”。相传枣花馍是古时人们用来祭祀的供品,后来逐渐发展成亲戚之间互赠的礼品。
在周口还有给长辈送大馍的习俗,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几乎每一日都要给家中的亲戚长辈送大馍。送大馍要按老人的人数送,一个大馍代表一个老人。大馍也是用小麦粉做的,做法和普通的馒头相同,只是体积要大3倍以上,大馍上还会点缀一个红枣。晚辈送来大馍之后,长辈也要有回礼,所回的礼品中就有一样是枣花馍。
送大馍和枣花馍的传统,都源于物资匮乏的年代。当时人们日常只能吃杂面馒头,吃不到小麦粉做的馒头,过年时才舍得用小麦磨成面粉,蒸成又白又软的大馍送给家中的长辈以表孝心。而长辈为了感谢晚辈的礼物,表达对晚辈的疼爱,也会早早蒸好漂亮的枣花馍当作回礼。
如今小麦粉馒头已经不再珍贵和稀有,但是豫东人仍然保留着送大馍和枣花馍的习俗。这一习俗中,可以看到人们敬重长辈的孝心,也包含着老年人对晚辈的疼爱。
待客宴上必上饺子
饺子是中国人餐桌上最重要的食物之一,“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这句谚语中能看出过年吃饺子的习俗已经流传多年。相传饺子起源于古代的角子,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有了许多别名,如“粉角”、“扁食”等。
在不少北方地区,除夕夜全家团圆,年夜饭必定要给每人都上一碗饺子。相传这一习俗开始于清朝时,饺子在年三十晚上子时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开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在周口,吃饺子的习俗贯穿整个春节。从除夕夜开始,几乎每一道正餐中都能看到饺子的身影。大年初一天还没亮,家中的孩子就被叫醒,拜年时端两碗煮好的饺子送给爷爷奶奶。初一过后直到元宵节,每每家中来客人,无论待客的饭菜如何,端上一碗饺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文章来源:新京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