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世界热头条
2023-01-31 05:33:55    证券时报网

经济学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不在于他们能否给予企业家具体的经营指导,而在于他们能否给社会提供一种适合企业家生存、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秩序维度和观念。

春节假期,我无意中刷到一条视频。从画质来看,这应该是条颇有些年份的视频了。视频中,著名企业家马云,化身愤世嫉俗的“老炮儿”,以成功企业家的身份自恃,启动了火力全开模式,对经济学家这一群体大加挞伐。

视频中,他说,“听经济学家对未来经济怎么看,我觉得特别悲哀。我说春江水暖鸭先知,假如企业家要去听经济学家、听政府,去考虑经济未来的时候,这些企业家一半已经死掉了。”他笃定地说,“我还没发现有企业家,听了经济学家的号召发了财的。但听了经济学家的发言,破了产的人倒是很多。”


(资料图)

整个过程,他声情并茂,酣畅淋漓。但仍然需要指出的是,马云显然对经济学家这一职业,缺乏必要的了解。也正因为他缺乏必要的了解,进而导致他对经济学家这一群体,充满了偏见和误解。

马云所不了解的是,经济学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不在于他们能否给予企业家具体的经营指导,事实上经济学家给不了(也不应该给)企业家具体的经营指导,而在于他们能否给社会提供一种适合企业家生存、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秩序维度和观念。

譬如,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他就从来没有给任何企业提供过具体的经营指导。他只是不厌其烦地告诉人们如下事实:

首先,劳动生产力最大的进步源于分工,分工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分工并不是人类智慧的产物,而是人类谋取私利的产物。他在《国富论》一书里就提到了这样一句话:“我们吃的用的穿的,并非来自于屠夫、纺织工、酿酒师、面包师的恩惠,而是他们为了谋取利益的产物”。同时,他还提及,分工后人们会将自己的剩余产品拿去与别人交换,来满足个人需求,从而形成贸易与市场。然后由此产生用于交换的媒介,也就是货币,而参与交换的每个人都是商人,社会也成为商业社会,国家财富也从中积累起来。简而言之就是,透过分工过程,可增加劳动生产量,提高国民所得,增强国民储蓄意愿与能力。

其次,他提出资本累积是进行大量分工的必备要素之一。分工的扩张与生产效率的提高,跟资本的总额成正比。资本的累积必须在分工之前进行,因为分工需要使用许多特殊的设备与机械材料,在这之前都需要以资本来购取。分工愈细,工具的需要愈多,资本愈显得重要。

再次,他还告诉人们,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能调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能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能导致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斯密认为,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在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益方面,有独到的优势和魔力。

此外,亚当·斯密在其分工论的基础上,再结合绝对优势论,批判了贸易的重商主义观,认为国际分工、自由贸易,才是国家间经济交易的最优政策。他提倡自由贸易政策取代限制贸易的做法。他相信,通过国际产业分工、自由贸易,每个国家都能专业化生产那些本国具有绝对优势(比其他国家生产效率更高)的产品,同时进口那些本国具有绝对劣势(比其他国家生产效率更低)的产品。

由此可见,作为经济学家的亚当·斯密,他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不是给了某位企业家具体的经营指导,而是创立了经济自由主义学说体系。这一学说体系,彻底否定和批判了重商主义,总结了当时先进生产方式(工场手工业)的基本经验,吸收了前人的思想成果,提出了比较系统和完备的经济发展理论。这个理论的核心,是以公私利益协调论为支柱的市场经济论,和以自由竞争、自由经营、自由贸易为主要诉求的政策主张。这套理论和主张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代表了当时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因而在长达一个半世纪之久的历史时期内,斯密的《国富论》一直是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也正是基于此,英国人从来都是将经济学家斯密与科学原理之父牛顿、工业技术之父瓦特相提并论。在英国人看来,正是以他们为代表的人才群体,对英国的崛起发挥了直接的、决定性的作用。

马云之所以会对经济学家产生如此大的误解,根本原因在于他的如下偏见。在前述视频中,他提到“企业家是对未来有兴趣,经济学家对昨天有兴趣。”所以,在他看来,“让一个对昨天有兴趣的人去判断未来,这是悲哀。”现在的问题是,看过去就不能展望未来?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美国之所以走出了一条截然不同于英国的道路,离不开一位关键人物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Alfred Thayer Maha)的研究成果。他是一位研究过去的海权历史学家。从他的三部主要著作《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海权对法国革命及帝国的影响,1793-1812》、《海权的影响与1812年战争的关系》的书名,就知道这都是关于历史、关于过去的。但事实是,这些著作更是关于未来的(相对于当时而言)。

正是基于上述历史研究,马汉得出结论,英国那种大量占领殖民地的模式走不通,因为太费成本了。这主要表现在,经济上,殖民地的管理需要大量的财政投入,也会牵扯大量行政资源;在安全上,大片的殖民地必须由军队提供保卫,而且容易引发与其他国家的摩擦。他据此得出结论:此路不通,美国的未来必须得走一条低成本的海权之路。美国坚守百年的基本国策——一种有别于英国模式,不要殖民地,只要据点,以确保美国商品可自由进入他国的新帝国形态,就此应运而生。

(作者系广州经济学者)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特此说明。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关键词: 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