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2023年新式茶饮市场:高价品牌持续开拓下沉市场 低价企业“结盟”式加速跑马圈地_快消息
2023-03-13 20:42:34    证券日报

在新式茶饮供应链企业接二连三IPO之际,2023年,新式茶饮品牌继续通过放开加盟、收购等方式,踏入“结盟”式快速跑马圈地时代。


【资料图】

继新式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去年斥资5.25亿元投资行业腰部品牌乐乐茶、国内门店数量前三的书亦烧仙草2月份收购国潮新茶饮品牌霓裳茶舞60%股权后,近日,喜茶公布了其开放加盟店以来的“成绩单”。截至目前,喜茶事业合伙门店覆盖数十个新城市,海外市场也已开放申请。

“尽管行业在稳步崛起,但增长速度较之前已经明显放缓。”有新消费品牌投资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新玩家的涌入,行业竞争持续升温,新式茶饮企业通过多种方式争抢更多市场份额。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2新茶饮研究报告》,2017年-2022年新茶饮市场收入规模从422亿元增长至1033亿元,预计2023年有望恢复至1450亿元。

“高价”品牌持续下沉

自去年11月份宣布开放事业合伙业务后,3月上旬,喜茶方面首次公布了“成绩单”。其称开放申请入口24小时内,收到的申请数量就超过1万份。

“事业合伙的本质是加盟,这可以让喜茶在全国甚至全球快速开店。”九德定位咨询公司创始人徐雄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直营和加盟模式各有利弊,星巴克、麦当劳、肯德基都通过特许经营这一更严格意义上的加盟模式在国内发展,这对喜茶而言具有参考意义,但是供应链、盈利、品控等问题是几乎处于亏损状态的喜茶在“出海”时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事实上,事业合伙模式能否跑通有待观察。此前喜茶曾推出低价品牌喜小茶,在下沉市场布局,不过两年后所有门店关停。对此,喜茶方面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喜小茶是喜茶探索性的一个业务,伴随着喜茶的降价,原本一部分市场空白价格探索也已不需要用喜小茶来做承接了。也有消息称,喜小茶关停的主要原因在于不赚钱。

对比来看,事业合伙门店则被指喜茶试图通过收取加盟费、轻资产运营的方式“躺着”赚钱的同时实现快速跑马圈地。

在徐雄俊看来,目前喜茶事业合伙门店拓城速度不错,不过,喜茶的“成绩单”有些模糊,仅以单店日销量和销售额来看,具有一定参考意义但有限,“该模式能否长久,要看能否盈利,因为其‘下沉’扩张不排除最终是想从资本市场获得回报。”

喜茶开放加盟之外,另一“高价”品牌奈雪的茶也通过投资的方式在乐乐茶身上“分羹”。

2022年12月5日,奈雪的茶斥资5.25亿元持有乐乐茶主体公司上海茶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43.64%股本权益,后者近五成门店分布在北京、上海之外的非一线城市。投资事项完成后,乐乐茶将成为奈雪的茶的联营公司,并将继续维持独立经营。

值得注意的是,乐乐茶今年1月份在招聘网站上发布全国招商总监及事业合伙管理经理两个职位,被业界猜测要开放加盟。对此,乐乐茶方面也对《证券日报》记者坦言,公司不排斥加盟模式,明确时间表待确认。

若开放加盟,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奈雪的茶也可以享受到加盟带来的“红利”。而这也并非奈雪的茶首次对外投资,仅2022年,奈雪的茶就对外投资澳咖、鹤所、茶乙己、怪物困了等客单价较低的项目,持续触达价格上的“下沉”市场。

多低价品牌“结盟”式扩张

“能够超过一万家店的品牌几乎以加盟模式为主导,喜茶自然不希望放弃成为全国、甚至全球龙头的机会。”和弘咨询CEO文志宏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加盟可以快速扩张,但是对于品牌方而言会存在一系列管理难题。

除了放开加盟和收购,全国门店数量排在前五的低价品牌企业蜜雪冰城、古茗、书亦烧仙草、茶百道、沪上阿姨分别拟通过上市、开出万家门店、投资控股、跨界联名等方式提高品牌影响力,进而更快实现跑马圈地。其中,古茗在2月9日对外宣布,今年计划新增门店超过3000家,并且将重点拓展山东、广西、贵州、安徽四个省——由此,古茗的门店总数将突破万家,进入万店时代;门店主要集中在湖南省的书亦烧仙草除了开放加盟,今年也通过收购的方式试图辐射更多城市。据悉,被收购的霓裳茶舞帅率先在上海建立总部,这或许能帮助书亦烧仙草未来打开华东市场;茶百道在今年1月份也开出了百家门店。

“新式茶饮行业门槛低,但是竞争激烈。投资、放开加盟、快速开店等方式都说明行业进入结盟时代。”在上述新消费品牌投资人看来,春节期间的爆单让品牌和加盟商看到了希望,今年以来,多家茶饮品牌加速开店,试图在存量市场下圈地。需要注意的是,头部玩家“抱团取暖”相互借势时,市场和行业也对品牌的差异化竞争优势能力提出考验。

在定价、品类等趋同的情况下,品牌希望快速实现扩张,加盟模式为品牌拼规模、拼速度提供助力,但亦会给企业带来更多挑战。

在业内人士看来,企业在快速扩张的同时,管理半径会加长、盈利能力也会遭到冲击,若再出现管理漏洞,会让有些品牌出现食品安全卫生问题,被消费者诟病,甚至有的品牌曾出现过被监管部门处罚等致使品牌名誉受损的情况,需要企业高度重视。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