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爱凌的“大心脏”有多难得——专家谈运动员心理素质培养
2022-02-16 09:40:50    科技日报

2月15日,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中,全世界再一次看到了谷爱凌的“大心脏”。在第一轮失误的情况下,谷爱凌第二轮发挥完美,成功摘银。2月8日,在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决定名次的第三跳当中,谷爱凌选择了难度最高的转体1620动作,顺利夺金。众多媒体、网友在为成绩欣喜的同时,也纷纷感慨谷爱凌的心理素质强大。事实上,以谷爱凌为代表的中国代表团运动员表现出的自信、镇定、坚韧、专注等心理品质,以及超强的压力应对能力,与运动员接受的心理训练、心理保障是分不开的。在运动领域,心理学也是一门重要的科学。

运动员心理健康最直观的影响,就是竞技表现。“影响运动表现的因素有很多,但心理因素对运动员,特别是顶级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和成绩确实非常重要。选手的身体条件,天赋,技术能力等都在伯仲之间,所以心理因素往往会成为最终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当然,其他因素也不可忽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北京体育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杨寅如是说。

杨寅解读说,心理其实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在运动领域它至少可能指代两种不同的成分:首先是运动员的各种心理能力,如注意稳定、反应迅速、应对压力的能力,以及信心、动机、意志品质等综合心理能力。还有一些是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包括但不限于唤醒水平、注意状态、情绪状态、心理定向等。

心理状态和能力对运动表现有重大影响。但心理的影响远不止于运动员的表现,还会影响其身心状态,乃至健康。例如,研究发现中枢神经系统的认知疲劳可能导致运动员产生更强烈的身体疲劳感。此外,长期的高强度训练或高压状态,都可能导致运动员出现心理疲劳,这可能会进一步导致运动员训练效果下降。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增强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那么,在训练压力、成绩压力、赛场压力、身体压力、舆论压力这些形形色色的挑战面前,运动员常用的疏解方式都有哪些呢?杨寅对此做了科普:运动员常用的一种压力管理方法,叫作环境控制或刺激控制,即有意识地避免或减少运动员暴露在可能造成压力的情境下的机会。比如在大赛之前一般运动员都会有意减少互联网的使用,甚至减少和外界(包括家人)的联系,避免他人的情绪影响到运动员。

除了环境控制,运动员可使用的压力管理技能包括制定训练和比赛计划、调整角色定位和心理定向、使用放松和积极自我暗示等。此外,对于单调枯燥的训练安排所带来的疲劳感和慢性压力,可以通过调整训练内容和方式、增加趣味活动、更换训练场地环境等方法加以调节。

“对于精英运动员,压力几乎伴随其职业生涯全过程。可以说,压力管理是每个运动员的‘必修课’。”杨寅总结说。

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许多参赛代表团都配备了运动心理服务人员。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体育大学等多家单位也都开展了运动员心理保障服务,其中既有人工服务的在线咨询平台,也有基于运动心理学开发的人工智能系统。此外,还有很多单位组织开展了对冬奥会志愿者的心理支持服务,全程保障冬奥会顺利进行。赛会心理保障服务通常包括举办系列心理讲座、开展心理技能训练、开展团体和个体心理辅导或咨询等内容,帮助运动员应对团体性或个体化的心理挑战。在赛场上,运动员也会采取一些实用的心理调节方法,如自我暗示、心理演练、注意控制、呼吸放松等。此外,在备战奥运会等重大赛事时,心理工作者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协助制定比赛预案,建立心理应对策略。

“凭借‘大心脏’,以谷爱凌为代表的运动员们表现出了骄人发挥。相信在科学心理服务的支撑保障之下,本届冬奥会还能见证更多运动员的精彩发挥。”杨寅期许说。

关键词: 谷爱凌大心脏 心理素质 运动员心理 坡面障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