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9日,小暑,郑州,方塘书社,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天偶然翻看到一位老师所创作的古体诗,他是一位现代人,写了很多首古体诗来歌咏自己的家乡。这让我想起了古人笔下的江南风景和家国之情,也让我对现代人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古体诗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源远流长,它通过优雅的韵律、深邃的意境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奠定了中国诗歌的地位。然而,在现代社会,步入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似乎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即时性,对于古体诗这种经过严格构造的形式诗,人们的兴趣似乎有所减退。
这位老师的诗以家乡洛阳的山水为题,描绘了家乡的美景和人民的朴素与勤劳。他通过古体诗的形式和古人的笔墨,将自己对家乡的眷恋和热爱表达得淋漓尽致。在他的字句间,我仿佛能听到家乡山间的鸟鸣和田野里的歌声。
古体诗不仅表达了他对家乡地理环境的热爱,更通过情感描写,勾勒出他对家乡人民的感激和敬仰。他用简练的词句讴歌了他眼中勇敢、善良的家乡人,这种对家乡民俗和人文的歌颂,让我感受到了家乡的独特魅力和精神力量。
与传统的古体诗不同,他的作品中融入了现代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他通过古体诗这一传统的文学形式,将现代人对家乡的情感和思考诉诸于字句之间。这种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古体诗写法,让我见证了现代人通过古体诗来表达内心情感的力量和可能性。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人类的情感和内心的追求依旧存在。一些现代作家和诗人开始重新发掘古体诗的魅力,并尝试用古体诗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悟。他们以散文的方式来构思古体诗,将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融入到古老的形式之中,创造出了一些充满情感和独特韵味的诗作。
这些现代人写的古体诗,不仅保留了古人的骨架,还融入了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经历。它们或用古人的词句写当代的主题,或采用当代的词句写古代的景物,呈现出了一种别样的魅力。这种跨越时空的交融,既展示了古体诗的独特美感,又体现了现代人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当然,现代人写古体诗并非易事。古体诗的写作要求对词汇、结构和韵律都有较高的驾驭能力,更需要对古典文化和历史有一定的了解。而且,现代人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与古代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如何将个人的情感和触动巧妙地融入到古体诗的形式中,也是困扰现代人的一大难题。
不过,挑战也是机遇。现代人写古体诗不仅可以带来创作上的乐趣和挑战,还可以激发人们对古典文化的兴趣和研究的热情。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重新审视古体诗的价值和魅力,为它赋予新的生命力。
他们通过写作与交流,营造出了一个共同探索诗歌艺术的氛围。我相信,这种现象的出现将推动古体诗的传承与发展,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诗歌之美,了解和尊重我们的传统文化。
我想向热爱古体诗的读者朋友们发出邀请,无论你是喜欢创作还是欣赏古体诗的读者,都欢迎你来分享你的作品和思考。让我们一起开启一段探索诗歌艺术的旅程,让古体诗的光芒闪耀在现代人的创造里!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位老师的几首古体诗吧。
《忆秦娥.记中秋》
洛阳城,
应天门外烟花红。
烟花红,
星津晓月,
璀璨长空。
黄河奔流水向东,
龙门山色夜朦胧。
夜朦胧,
举国同庆,
天下之中。
《浪淘沙·南山行》
问道南山行,
薄雾冥冥。
云台之上邀明月,
远眺层林落叶红,
大美风景。
怀古忧乐亭,
且听风声。
江山千里如画中,
摇襟俯瞰洛阳城,
尽揽长空。
《秋游伊洛汇流》
伊洛汇流白云边,
落霞秋水共长天。
斜阳草树杨村渡,
渔歌声中望远山。
《春游永宁寺遗址》
洛水又绕旧禅院,
邙山斜依魏宫前。
杨花飘落春风里,
铜驼暮雨古道边!
《自勉》
夏日黄昏树林间,
独坐静听幽径前。
十年一觉梦醒处,
万般放下心自安!
人生岁月路多艰,
从头再来不算难。
牢骚太盛防肠断,
盈科后进方坦然!
马瑛
方塘书社编辑传播中心编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