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东风汽车在湖北省大幅降价“一炮走红”,各大车企的促销活动、降价信息铺天盖地而来。
(资料图)
近日,东风旗下东风本田、东风风神、东风日产、岚图、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东风富康等7个汽车品牌在湖北开启限时降价活动,政企联合补贴后最大降幅达到9万元。
正如网友所说“没有不合适的产品,只有不合适的价格”, 裸车价从21万元降至12万元的东风雪铁龙C6从无人问津摇身一变成了明星。大量消费者前往抢购,导致东风标致雪铁龙4S店已开始劝退顾客下单,同样坐不住的,还有其他汽车品牌及其经销商。
3月9日晚间,比亚迪汽车官宣,从2023年3月10日至3月31日开展专项限时营销活动,宋PLUS车系下订即可尊享88元抵扣6888元购车款,海豹下订即可尊享88元抵扣8888元购车款。此举相当于为两款爆款车型直接降价6800元和8800元。
传统汽车品牌大乱斗,降幅万元起步
在东风汽车湖北卖爆后,有汽车品牌选择到东风汽车的“老巢”去打价格战。
上汽通用别克也加入湖北省政府补贴大军,别克的政企联合补贴优惠最高为7万元,旗下君威、君越、昂科威Plus、昂科威S、昂科旗等多款车型,均享有补贴资格。此外,别克方面还推出499元全额商业险等补贴权益。
上汽荣威也于湖北省推出了政企联合补贴,补贴金额最高为5万元,涵盖了荣威i5、荣威RX5、荣威RX8等多款主力车型。
上汽大众也针对湖北地区推出专项补贴,覆盖旗下辉昂、帕萨特、ID.6等近十款车型,补贴后综合优惠2.5万-7万元不等。
上汽通用雪佛兰则宣布在全国范围内针对全系车型推出补贴活动,优惠幅度高至7万元,包括迈锐宝、科鲁泽在内的畅销车型也有2.5万-5万元不等的降幅。
以燃油车为主的同时,本次降价狂潮中也有电动车的身影。除大众对ID.6补贴外,福特旗下纯电品牌Mustang Mach-E福特电马宣布全系在售车型清库存,降价4万元,该优惠活动将持续至4月30日,特惠后车辆售价为20.99万-32.99万元不等。
其实在东风汽车降价捅了马蜂窝之前,一汽就已经开启了1.5亿元的补贴活动。
3月1日起,中国一汽面向吉林省消费者推出“旗惠吉林——亿元限时惠民补贴”活动。补贴范围涵盖中国一汽旗下全部自主、合资品牌乘用车和轻型货车,包括红旗、解放、奔腾、一汽-大众、一汽奥迪、一汽丰田、捷达等。补贴总额1.5亿元,单车补贴金额最高3.7万元。
与此同时,在3月1日开幕的青岛国际车展上,各大汽车品牌均推出了大力度的促销活动,例如奥迪A4L最高优惠7.2万元、奔驰C级最高优惠6.3万元,别克、大众、一汽丰田、广汽本田、北京现代、起亚等多家车企针对部分车型也都推出数万元的优惠。
车企“掀桌子”,核心是宣传
面对铺天盖地的降价海报,有车企内部人士对澎湃新闻记者分析说,“这就是为了宣传,这效果比砸几千万投个广告来得直接,而且有东风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带头,也就不怕影响所谓的品牌形象了,大家一起掀桌子。”
其实在业内也不乏有人认为车企的降价多数是把原有的优惠搬到了明面上,以本次带头降价的东风为例,东风雪铁龙凡尔赛车型因为是新款热门车型,并无优惠,即便是在价格战如火如荼的湖北省,凡尔赛车型也不在降价之列。
又如“奔驰降价11万元”的消息在近两天充斥各大社交平台,然而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北京经销商处获悉,店内并没有如此大力度的折扣,其中一位销售人员更是表示“不可能”,他介绍说,即便店内不少车型有5万元左右的优惠,但需要在店内上牌、买保险、续保等等,车辆落地价格比此前“便宜但有限”。
同为主流豪华车品牌的宝马在网络传言中的降幅更是夸张,指导价为35.39-41.39万宝马i3被传“补贴后全款购车仅需12万-18万元”,然而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该车型在上海门店裸车价最低为25万元左右,同样需在店内办理贷款、保险等。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宝马i3因“油改电”不受市场认可,经销商自去年底就一直以七五折左右的裸车价进行销售,近期的10万元降幅与此前差别谈不上悬殊。
针对东风本次备受关注的大降价,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评价说,其核心作用正是目前所达成的宣传效果,“因为客观来说,没有特别大力度的一个宣传的话,或者没有特别吸引眼球的一个促销力度的话,消费者关注度可能不够,促进消费的热情也无法得到有效释放。”
他认为,该活动具有示范作用,短期之内会辐射到周边地区,形成对周边的扩散效应,“取得了这么大的关注度,证明是有效的,其他省份很可能会进行效仿。”同时他特别指出,活动的辐射效应还在于,吸引来的消费者最终购买的车型很可能不是促销车型。
销售数据也证明了这种促销活动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据武汉经开区消息,东风本田在湖北省的25家特约店五天共达成订单1469辆,日均294辆,较2月增长359%。东风乘用车各大4S店内也达成订单275辆,较2月日均增长186.5%。神龙汽车日均订单量更是增长984%,销量明显增长。
今年车市“开门黑”,价格战成主旋律
越来越多车企的加入,让原本藏在暗处的“价格战”成为了今年车市的主基调。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2月中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138.9万辆,同比增长10.3%,环比增长7.4%。乘联会方面表示,这其实是基于低基数效应上的增长,去年同期正值春节,销量本来就低,而今年1月亦因春节假期、政策退坡等原因,导致销量极其低迷。
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乘用车累计销量267.8万辆,同比下降19.8%。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也直言,今年并未出现预期中的“开门红”。
依据供需关系的变化,降价是车企或经销商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其实从今年年初开始,各汽车品牌的日常优惠就远大于往年,经销商手中七折的奥迪、凯迪拉克并不鲜见。一方面,消费者因经济形势而持币待购,另一方面,去年燃油车购置税减半的政策和新能源国补政策都带动了提前消费,导致政策退出初期的销量缩水。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降价无疑是近期的趋势,“汽车行业产能过剩,很多车企销量不到1万辆,产销太低的话,生产线都没办法维持运营。所以要维持工厂运营,就必须通过降价的方式来增加订单,这是二线三线车企和一些小车企常用办法。因为一个车企长时间停工的话,供应链也会慢慢断裂,也就意味着企业的倒闭。”
另外,今年7月1日起,被称为“世界上最严格的排放标准”的国标第六阶段B排放标准开始全面执行,在此压力之下,车企需要将不符合标准的库存理掉。
此外,也有越来越多业内人士提出,车企盲目跟风降价,可能会带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结果。
张翔分析说,“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目前降价的车企,大部分产品集中在15万元左右,都是经济型车型,这类车型的消费者一般都是工薪阶层,也并非刚需,消费者肯定想充分享受实惠,越便宜越好,所以会导致越降价就越观望,这是一个普遍心理。”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