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张涛 卢泰铭 李航 韦东良
(资料图)
“同学们这个元器件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请举手。”“这是二哈识图模块,作用是识别人脸或者是识别标签。”“好,请坐。掌声鼓励一下。”
近日,在位于瓮安县建中镇凤凰社区的建中逸夫中心完全小学“创客教室”内,一堂电子信息、编程方面基础知识的讲课正在开展,20多名小学孩子认真听讲,积极踊跃地举手回答问题,课堂氛围热烈。
据了解,这是该小学的课后服务之一。谈起在乡村小学成立“创客教室”,建中逸夫中心完全小学老师、创客教室负责人犹三告诉记者,很多同学没有走进县城,没有接触多学科丰富的科技。成立创客可以拓宽孩子们的视野,程序编写可以增强他们的逻辑能力,能为以后进入高等学府打下基础。
时间回到2021年的9月,犹三刚来到建中逸夫中心完全小学,作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的他,一直都积极参加创客比赛,还指导过瓮安六中学生参加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大赛获“优秀奖”。而每次在做完作品之后,他都会拿到操场调试,有孩子看到后非常新奇很感兴趣,就围着问:“老师,这个我能学吗?”孩子的求知欲与纯真的眼神让犹三萌生出“要不教一下孩子们创客方面的知识试试”的想法。
说干就干,他向学校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也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学校便开始帮助他协调教室,并积极向县教育局申请价值18万元的专业设备。就这样,2022年3月,学校的“创客教室”正式成立,农村的孩子们第一次亲手接触到这样的“高科技”。
编程、电子、结构设计等相关基础知识,组件切割打孔、电子配件以及热熔胶枪等工具操作,孩子们努力汲取新知识,从零到一、到二、到十、到百的快速成长,慢慢蜕变。创客教室变成了孩子们发现惊奇的地方,变成了孩子们改变思维的地方,更是孩子们开启科技梦想的地方。
“从一开始的创客三五人,到现在的三五十人,最小的八九岁,最大的十二岁。”犹三说,正是“创客”给了他们无限思维、无限梦想。
“之前一到四年级,我们在学校和家中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学习。”六年级学生袁丽华感到乏味。
“有了课后服务就有了社团、有了爱好,还有自己的‘创客’,我们和城里孩子一样,可以见多识广了。”袁丽华讲述兴趣时嘻嘻一笑。
十几张A4纸制作的行车路线,一张主板+奇特拼装的小汽车,再写入编程,智能停车就形成了;启动、停车、礼让行人、倒车等,在操场吸引了无数学生参观。这是袁丽华第一次接触创客、第一次接触编程向犹三老师学到的成果。
从选择到创作,从创作到腾飞!
袁丽华在接触“创客教室”半年多的时间,其作品《探索家校共育下的学科复习系统》,从乡村到县入选,从县到州入选,从州到省入选,荣获第三届贵州省“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人工智能(编程)作品一等奖,得到参加全国竞赛评选的资格;《探索人工智能下的智能图书馆》作品获2023 贵州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小学组)三等奖。
获奖的自豪通过老师映入了家长脑海,明白了课后服务给孩子带来的成长好处,明白了选择“创客教室”拓展了孩子的思维,远在浙江打工的袁丽华父亲鼓励着孩子继续加油!
看着大山深处迎来的奖项,看着这网络上搜索出自己的名字,12岁的袁丽华坚定地眼神更加笃定自己的梦想。
看着孩子们的笑脸,犹三眼里也满是坚定,他这样说道:“以后我将一如既往地努力,为农村的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让科技的种子在每一个乡村学校生根发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图为犹三为孩子们进行实操指导。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