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工作区域、提供7×24小时技术支撑服务、运用数字孪生技术让冬奥会三大赛区通信运维可视化、实现故障“秒级”派单……昨天,中国联通冬奥通信运行指挥中心(TTOC)正式对外启用,全面投入冬奥通信运行保障体系的指挥调度工作。当天,北京青年报记者走进冬奥会通信保障运行指挥中心,揭秘通信保障背后的故事。
7×24小时技术支撑服务
中国联通是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唯一官方通信服务合作伙伴。北京联通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冬奥通信运行指挥部总指挥王传宝介绍,北京冬奥会与残奥会期间,全部赛事的指挥运行网络、赛时媒体转播传送网络和赛会基础通信服务,都将通过奥运通信网络这列“高速列车”连接到全部场馆。而冬奥通信运行指挥中心就是这趟“高速列车”的“司机”
指挥中心为北京冬奥会打造了全新的冬奥通信综合监控系统、综合故障调度系统及网络数字运营平台。冬奥赛事期间,中心可以对北京、张家口两地三赛区全部奥运场馆及设施的通信信息网络,实行实时的统一监控(自动巡检)、统一调度,统一响应和统一服务。其中,最新投入使用的网络数字运营平台,可以针对场馆资源、奥组委OBS业务、冬奥租线大客户、媒体大巴、机场高速和信息安全指标进行统一监控,并完成对5G切片业务、公网对讲、媒体+业务等智慧冬奥的创新应用进行保障。
北青报记者看到,300平方米的指挥中心,分为受理调度、北京、河北区域网络优化、网络信息安全等8个工作区域,这里云集了中国联通各领域的78位专家,他们将在冬奥期间全程提供包括跨域业务、国际业务的调度和响应,为所有场馆提供7×24小时的技术支撑服务。
所有场馆实现毫米级精准定位
冬奥会的通信保障中可能会遇到线路、通信故障等多种复杂的问题,在中心“智慧大脑”的操控下,受理调度派单的反应速度可以达到“秒级”。“以前,发现一个告警问题,我们可能会派5张工单去查找故障点,现在通过人工智能分析,一张工单就能直达问题所在。”冬奥通信运行指挥中心负责人之一的赵海超告诉北青报记者。
采访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秒级”派单实现的背后,藏着不少黑科技。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中心里的最强黑科技——“冬奥场馆资源管理系统”。这套系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孪生和通信资源的可视化。“在三大赛区场馆建设伊始,我们对通信资源的录入就已经开始了,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冬奥场馆的管线、设备、端口都能准确地进行数字可视化呈现。通过这个系统可达到设备的快速开通、快速排障。”赵海超说。
展示环节,北青报记者通过“冬奥场馆资源管理系统”看到了国家速滑馆的“数字孪生”展示,虽然后台运维人员不在场馆,但通过点选,场馆里每一层和通信有关的资源设备都能够清晰呈现,大到整个场馆内光缆的布置走向,小到一个接口的坐标点位。也就是说,后台的信息和专家力量在远程就可以实现毫米级的精准定位,可与现场工程师同视角共同工作。
如果说资源管理系统是基础,中心里的综合监控系统就是眼睛,一旦设备发生告警,工作人员不需要查询自己的手账,系统可以快速锁定告警的位置,在派单的同时,故障的位置点就已经明确,前方的运维人员可直接去解决。据工作人员介绍,综合监控系统不要人工盯守,其根据告警派单规则,自动识别告警等级,并出工单,发往受理岗,进行处置。
全面实现5G网络全覆盖
王传宝表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是第一次真正的5G奥运会,目前,所有的场馆、交通道路、非竞赛区域等全面实现了5G网络的覆盖、支持和支撑。5G在办赛、观赛、参赛等各个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实践和探索。
5G+8K超高清视频的应用也是北京冬奥会的一大亮点,8K技术比4K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届时在冬奥场馆会有8K大屏的展示,并通过5G网络进行实时直播。在远程拍摄上,我国还第一次在全球首创了在350公里时速的京张高铁列车上打造5G+4K的直播间。
“包括我们的冬奥智能指挥调度系统和为冬奥开发的业务受理系统等,都将会在冬奥会后服务于我们的普通市民,使市民的服务体验感知获得大幅提升。”王传宝说。(文/本报记者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