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承担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两大项目的比赛场馆,首都体育馆将在赛时同一天内实现“最美的冰”到“最快的冰”转化。而在2月13日这一天,因运动员训练和比赛需求,留给“冰冰转换”的时间仅为两个小时。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为此,中建八局成立一支74人保障团队,负责首体建筑、机电、制冰等10项系统的维保,而在2月5日这一天首次赛时“冰冰转换”已经顺利完成。
这个春节,在首都体育馆冬奥运维保障一线,中建八局青年建设者们正忙碌着,为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比赛保驾护航。这些年轻的工作人员,他们曾是首体改扩建项目的建设者,见证首体焕新重塑,今年他们留在了冬奥一线,转变为冬奥场馆运维保障人员。
作为在同一个场地同时举办两个冰上项目的场馆,也是唯一一个需要在同一天内转换场地的场馆,在赛时,首都体育馆冰面需要满足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不同“温度、硬度”的要求,完成从“最美的冰”到“最快的冰”转换。
中建八局冬奥首体永久设施保障组综合负责人刘博介绍,在2月5日这一天,已经在两小时内完成了一次“冰冰转换”,没有出现问题。而在2月13日这一天,因运动员训练和比赛需求,留给场地转换的时间仅为两个小时,除了冰面的转化,包括临时搭建的设施,比如发令台、裁判席、防护垫等,都需要进行快速的转化,这对运维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刨除临时设施的转换,留给制冰系统转换的时间仅为一个半小时。
刘博告诉北青报记者,在这一个半小时内完成制冰系统转换,需要调整制冰机组数值,专人监控冰面传回的实时温度,确保转换无差错。保障团队此前已历经多次测试赛,通过测试赛维保工作中机电及制冰设备系统容易出现的问题,举一反三、逐步销项,检查保证制冰系统、融冰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纯水制备系统等正常运行。所以,经过无数次实测演练后,刘博对短时间内完成“冰冰转换”并不担心。
除了制冰系统的运维,在整个冬奥会期间,他们还需要负责首体建筑、机电等共10项系统的维保,全力保障首都体育馆赛事运维。
在赛时,除派驻专业技术人员外,项目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工人,还需要对消防、水电、通风空调、制冰、变配电及采暖等全部专业进行日常巡检和维护,并提前准备好足够数量的机组备用零件检测设备、制冰配件及其他必要性辅助工具,以便随时应对突发状况。
据悉,目前运维保障人员处于24小时待命状态,对首都体育馆、赛事中心及综合馆的永久设施进行全天候巡视检查,确保机电和硬件设施维护正常。(记者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