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国家体育场将迎来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昨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走进国家体育场,对这里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及运行保障工作进行实地探访。据北京冬奥组委残奥会部无障碍协调处处长兼国家体育场无障碍经理彭四田介绍,国家体育场无障碍环境建设已完成全面提升,除了打造5条全方位无障碍运行流线外,场馆内的无障碍设施更是从细节入手,处处体现着人文关怀。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时,将有大批运动员、观众、媒体等抵达国家体育场。国家体育场团队根据不同人群打造了5条进出场馆的无障碍运行流线,确保满足开幕式期间无障碍运行的需要,这5条流线分别为运动员流线、观众流线、媒体流线、奥林匹克大家庭流线和演职人员流线。
“开幕式当天,冬残奥会运动员乘坐无障碍车辆抵达落客区后,我们会在这里临时搭建起25组无障碍坡道,让轮椅运动员可以顺利‘落地’。”彭四田说。北京冬奥会开幕时,各国运动员的入场候场区域距离国家体育场的内场入口还有一段距离。而在冬残奥会开幕时,各国运动员下车后的候场区域将设置在距离国家体育场仅几十米的“附场”内。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这里的出入口都设有无障碍坡道,坡道衔接处都是零高差处理,轮椅过坡时非常平稳且还防滑。
对于观众入场,国家体育场也打造了无障碍流线。在无障碍摆渡车观众落客区,使用轮椅的观众可以直接通过设置在落客区的一条无障碍坡道上行来到国家体育场,一路上不会遇到电缆、减速带等沟沟坎坎,因为这些障碍物均进行了覆盖并且做了坡化处理,观众可以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顺利抵达检票口。此外,国家体育场团队特别设置了无障碍检票口,外面铺设了长距离地毯,轮椅进入场馆无阻碍。
走进国家体育场的场馆内,各种无障碍标识和设施随处可见。在无障碍卫生间内,洗手池边的扶手进行了改造,高度更加适合残疾人的使用;马桶边的扶手由原来的L型变成了长方形;还增加了低位衣帽钩和呼叫按钮;就连卫生间里带有棱角的支柱边缘都细心地贴上了防撞条。2008年的L型扶手,到2022年为什么变成了长方形?“现在标准提升了,扶手必须距离马桶前沿25厘米到30厘米,这样才能好用。”彭四田说。
除了100多个无障碍卫生间,国家体育场还在其他公共卫生间改造了8处无障碍厕位,方便肢体障碍较轻的观众使用。这8处无障碍厕位将原来两个厕位合并为一个,并加装了辅助扶手、呼叫按钮以及低位衣帽钩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无障碍卫生间或厕位的门锁都采用了一字型搭挂式门锁,满足残疾人的需求。这些细节的处理经过了无障碍专家的反复测试,充分体现了能用、管用、好用的原则。
另据了解,目前国家体育场内还设置了140余个观众无障碍席位,并同比例配备了陪护席位,这种设置更加贴心。2月20日冬奥会闭幕后至3月4日冬残奥会开幕前,国家体育场将进入转换期。其间,国家体育场团队将对5条无障碍流线进一步优化和细化。如:对进入内场的4条坡道进行再提升,对引导标识以及运行过程中的应急预案进行进一步完善。
与2008年时相比,2022年国家体育场的无障碍水平大幅提升。“以前是有就行、能用就行,现在是要用得舒服、用得方便,这些变化充分体现了14年来中国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理念的变化,中国的无障碍环境更有温度,给予人们更美好的体验。”彭四田说。(记者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