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奔赴”保就业 山东成为“人才磁场”
2022-03-07 08:27:28    经济导报

2月22日,全国工会就业创业服务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就业创业·兴业齐鲁”线上招聘会在济南举行。启动仪式和现场招聘会采用线上线下同步直播的方式进行,此外通过“工E就业”微信小程序、“齐鲁工惠”App和“人才在线招聘平台”提供了近10万优质岗位。

一方面是人才,另一方是企业。山东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积极“筑巢引凤”引人才,通过“双向奔赴”保就业、促发展,真正让全省成为“人才磁场”。

真正达成“双向奔赴”

经理、车间主任、工程师、操作员、装配钳工……2月24日上午,济南高新区2022年“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在临港街道拉开帷幕,吸引了周边居民前来应聘。据悉,参加招聘会的大都是附近的企业,其中不乏比亚迪、齐鲁制药等大中型企业。节后用工紧俏,60多家企业纷纷挂出自家用工需求,共提供岗位2500余个、涉及工种600余个,用工需求5000余人,其中不乏月薪过万的岗位。

“今年‘春风行动’中最大的变化,或者说让求职者最大的惊喜就是更为人性化、服务更加倾向于求职者。”2月26日,齐鲁人才研究院副院长、齐鲁人才网市场总监李召华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大型招聘会、线下说明会等活动之外,行业内雇佣双方的趋势也出现了转化。

“以往我们会认为,在求职中雇主更有话语权,但现在反而是卖方市场,学生、求职者越来越值钱,企业招聘难度越来越大,所以目前对于招聘平台和人力资源中介等公司,都更加关注求职者个体,贴近用户、服务用户,这算是目前行业内一个整体趋势。”李召华介绍,为了吸引更多求职者的关注,齐鲁人才网创新打造了“雇主探秘记”系列短视频。作为第三方平台,他们会实地进入雇主单位去拍摄他们的入住条件、日常工作以及亮点。

李召华认为,以视频方式在不同的平台播出,一是年轻人会关注;二是通过第三方视角,就不会有“王婆卖瓜”之嫌,比如拍摄的工作人员还会专门对各个岗位的工作细节进行真实的场景展现。这样的模式在雇主单位中非常受欢迎,播出后,不少毕业生和实习生也对自己有了一定的职业规划和就业目标。

“此外,我们还会针对应届毕业生以及求职者进行‘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包括面试经验的分享、薪资待遇的点评等,从抖音上、平台内部主动推送个人用户的求职信息,帮助他们打开更多的就业路。”李召华表示,通过“线上+线下”联动,让雇主单位和求职者真正达成“双向奔赴”,破解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以人才为导向育人

今年山东应届高校毕业生达79.5万人,比2021届增幅超20%。如何推动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2月27日,经济导报记者采访了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李杨。

“文化传播学院就业和创新创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面向文化传媒产业,融入教学和实践环节,培养文字、影像、声音三大通识性能力。”李杨介绍,就业和第一课堂教学、第二课堂互为支撑,分为“假题假做,假题真做,真题真做”三个层次,包括模拟报刊编辑部的校内训练模式、为企业运行新媒体账号的校内接单校外模式、以文化传媒产业学院为依托拓展市场资源的校外模式。“通过三个层次的锻炼,学生的应用型能力得以提升,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在社会实践中得以验证,最终在真实工作场景和真实市场导向的工作环境中去提升能力,促进就业。”

创业如今也成为不少高校学生的新选择。李杨介绍,学院在创新创业方面以国家级大赛为“磨刀石”,主要是“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创业大赛,以教师指导学生团队,学生团队发挥创造性为宗旨。通过学生社团、创新创业训练营等方式参加创意、创业实训、创业实践三个组别的锻炼。通过大赛的形式,激发创意,凝聚团队,提升指导教师指导水平,与业界和学界专家开展互动,保证了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和成功率。

据了解,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积极推进应用型转型发展,山青文化传播学院已经涌现出诸多创业成功案例。比如,05级新闻专业的刘朝丽,创业项目是“一亩地瓜”,采用文化创意传播的方式,通过互联网电商平台销售;07级播音专业的范凤金,创业项目是山东华韵文化传播集团——从演出公司到文化影视创意的提供商。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就业促进与失业保险处处长董廷杰表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牵头部门,将千方百计确保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不降低。

近两年,山东省对人才的吸引力日益增强,“双一流”高校优选生来鲁就业人员大幅增加,各类人才更加看好山东发展。2021年通过“万名博士、十万硕士、百万大学生创业齐鲁计划”吸引集聚青年人才80多万人,北大、清华知名高校毕业生来鲁人数再创新高。近3年,济南市走进沿黄省份,共组织220家知名企事业单位赴兰州、郑州等高校开展政策推介和人才对接21场(次),共引进青年人才2500余人,建立青年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

“揭榜挂帅”吸引能人

创新不问出身,谁能干谁揭榜,谁来挂帅。“揭榜挂帅制”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机会。

2021年,威海市以“英创会”为平台,在新材料领域“小试牛刀”,集中发布首批18项、总额6660万元的重大关键技术需求榜单,面向海内外优秀人才团队公开征集解决方案。截至目前,已有13个发榜项目收到多家高校院所的积极响应,6个项目顺利揭榜,兑现项目研发经费1310万元。

“‘揭榜挂帅’的关键之处是‘落子’,山东提出打造‘揭榜挂帅’升级版,既为广大企业跃迁升级提供了科技支撑,也为广大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舞台空间,更在‘卡脖子’技术需求中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需求,给各类人才平等竞争机会,充分释放创新创造潜能。”中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金融学院副院长何英盛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有用武之地,“揭榜挂帅”是一个激活满盘棋的“妙招”。

近年来,山东省不断健全完善梯次培养机制,加快引育集聚领军人才,国家级省级领军人才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为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团队,近期山东一个值得关注的“大动作”,是启动了省首批国际顶尖科学家工作室组建工作。

“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要在引才方式上探新路,在育才上落实招,在服务上用真情。”山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梅建华透露,山东省将设立“山东博士后科学基金”,力争实现每位来鲁博士后都能有一笔科研启动资金,还将统筹省市县人才培育资源,建立青年人才成长的接续培养机制。

何英盛认为,山东创新提出了要赋予科学家更大权力、打造“揭榜挂帅”升级版等,目的就是要真正为人才“松绑”“减负”“护航”,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下、用得好。(导报记者 戚晨 济南报道)

关键词: 双向奔赴 就业创业 线上招聘会 应届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