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贡献了全国GDP的24.1%、城市互投总金额超过2700亿元、门诊费用直接异地结算惠及近千万人次,一系列数字显示长三角一体化正驶入“快车道”。
(资料图片)
11月7日在沪发布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指数报告(2022)》(以下简称“《指数报告》”)显示,2021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指数为192.56点,同比增长6.49%,创下近三年来最大增幅,区域一体化发展向更高质量、更广领域、更深层次迈进。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指数走势。数据来源:《指数报告》
“区域一体化发展思考的原点,是以经济中心城市为主导的都市圈要充分发挥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2018年,长三角地区有6个GDP过万亿元的城市,到现在已经发展到8个,“中心城市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了”。
一体化进程持续加速
2021年11月,中国经济信息社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发布首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指数”,从产业融合、设施联通、生态共保、民生服务和协同开放五大维度入手铸造了一把“数字标尺”。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今年《指数报告》新增了“数字生态”“绿水青山”两项二级指标,进一步提升了指数的内涵与准确性。
“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江浙沪皖)各扬所长、协同发力。”《指数报告》显示,2021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指数同比增长6.49%,较上一年2.80%的增幅显著扩大,当前的指数水平已达到2012年的1.69倍,十年来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6.03%。
《指数报告》分析认为,综合来看,无论是区域GDP、工业增加值、高铁营业里程等总量指标,还是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预期寿命等平均指标,长三角地区均属于全国“第一梯队”,保持国内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直观地反映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今年的《指数报告》还引入了夜间灯光遥感影像数据。
数据显示,2021年,长三角地区夜间灯光指数较2016年增长57.24%。从图像对比可以看出,以“上海大都市圈”为中心的区域灯光亮度不断增强,灯光面积明显扩大,同时连接城市之间的灯光带越发密集,半小时通勤圈、一小时生活圈、三小时高铁圈的建设让区域联系显著增强。
携手迈向“数三角”
从分项指标看,五项一级指标均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其中,设施联通分指数年均复合增速高达8.04%,成为拉动总指数增长的强力因素;产业融合分指数绝对值最高,达到222.49点,构成了一体化的澎湃内生动力;生态共保分指数和民生服务分指数基本伴随总指数同步增长,反映出一体化发展成果惠及全民,社会大众的获得感与日俱增。
在生态保护成果方面,2021年,长三角地区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水体比例较2018年上升9.6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较2018年下降26.2%。同时,长三角地区以3.2%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8.1%的GDP增速,以占全国16.7%的能源消费总量产出了占全国24.1%的GDP、26.6%的税收收入,吸纳了占全国21%的城镇就业人口,真正做到了“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不过,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长三角地区的国际与国内交流均受到一定冲击。在一级指标中,协同开放分指数年均增速为3.57%,落后于指数总体增速。
《指数报告》认为,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努力克服外部影响,已形成了以主要领导座谈会为决策层,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联席会议为协调层,联席会议办公室、重点合作专题组、城市经济合作组为执行层的“三级运作”机制,涉及领域逐步从经贸拓展至生态环保、医疗卫生以及城市治理。
疫情对城市间的人口流动影响较大,货物流转、投资交易、产业合作等方面更具韧性。《指数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长三角地区跨城通勤、商务往来、异地休闲的规模同比分别下降4.5%、11.6%、21.0%,航空、港口、铁路货运量则分别增长10%、5%、5%,技术合同交易额从1.1万亿元增长至1.63万亿元,制造业的新增分支数量较同期上涨73%。
从今年新增的“数字生态”“绿水青山”两项指标看,长三角地区是全国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排头兵”。《指数报告》评价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的数字生态表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上海市、杭州市、南京市位列全国前十位。“这些城市在数字基础、数字能力、数字应用三方面均无短板,表现出强劲的数字创新能力和人才聚集效应。”
对标世界级都市圈
除了在宏观层面量化分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水平外,《指数报告》还推出了“长三角一体化城市指数”,在城市层面横向评估各地参与一体化发展的状态和能级。
结果显示,上海市、杭州市、南京市、苏州市、合肥市、宁波市和无锡市等7大核心城市一体化水平领跑,在全部18个子指数中有12项均位于前十名。从2020年以来的增量看,“七大金刚”城市集聚了长三角地区60%的人口增量和53%的GDP增量,是区域链接水平与一体化联系最高的地区。
与此同时,长三角地区多座城市各扬所长,多个“黑马”城市表现亮眼。常州市有10项子指数进入前10名,镇江市在城市通达以及供应链方面保持领先优势,淮安市主动承接区域文体赛事活动,成为长三角地区的“文体担当”。
“得益于都市圈内要素的高频流动,部分腹地城市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指数报告》分析认为,例如,绍兴市和湖州市受上海、杭州都市圈带动影响,在跨城通勤、商务往来、异地休闲等方面的优势更加突出。
城市吸引力最终体现在人口“用脚投票”上。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长三角地区2021年继续保持人口“净流入”态势,当年集聚了126.3万人。其中,浙江省人口增量在全国各省区市中排行首位。而在高端人才方面,上海市仍然是长三角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生活的第一选择,杭州市、苏州市、合肥市等城市人才吸引力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上海大都市圈GDP总量约12.6万亿元,已逼近纽约都市圈、东京都市圈等“国际顶流”。《指数报告》建议,对标世界级都市圈、城市群建设,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是长三角地区未来的发力方向。一方面,长三角地区各城市提供的金融、航运、创新等领域需求,市场一体化可为上海市带来巨大动能;另一方面,上海市的平台和专业服务能力通过区域合作形成网络体系,在长三角地区空间腹地造就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集聚能级、平台能级和服务能级。
关键词: 同比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