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快看:《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出炉:建议全社会共同关注金融健康
2022-11-10 07:46:55    腾讯网

11月9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下称CAFI)正式发布主题为“守护金融健康”的《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2022)》(下称《报告》)。《报告》指出,在普惠金融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将金融健康纳入政策框架,提升社会各界对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和金融健康的重视程度,会推动我国的普惠金融发展从强调金融可得性向增进普惠群体金融福祉的目标迈进。


(资料图片)

何为金融健康?

《报告》认为,金融健康(Financial health)是在普惠金融(Financial inclusion)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个概念,用于衡量个人、家庭、企业在多大程度上顺畅地管理日常收支、稳健地应对财务冲击、周全地准备未来成长发展所需财务资源,并保持财务掌控力。作为一种度量工具,金融健康应该是普惠金融发展、金融能力建设及金融消费者保护所期待达到的直接结果,可以作为一项重要的中间目标和政策评估工具。

在具体度量层面,CAFI设计了“日常收支管理水平”“财务韧性”“金融能力”“投资未来的能力”4个维度10个问题来衡量受访者金融健康程度——

1. 最近三个月的实际收支平衡情况

2. 因实际收支而感觉到的主观压力状况

3. 无收入情况下通过借款维持日常生活的期限

4. 家庭的负债与资产比例

5. 应急储蓄可以维持基本生活的期限

6. 有了财务规划之后是否可以完成

7. 对未来财务状况的信心

8. 日常储蓄习惯

9. 保险保障情况

10. 做预算、有收入和消费计划

根据CAFI最近三年对全国多地200多个家庭和中小微企业的跟踪调查,以及今年对20余万户中低收入微弱经济体样本进行的数据分析,《报告》指出,我国的普惠群体虽整体具备一定的金融健康水平,但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建议全社会共同关注金融健康。

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衡量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副局长尹优平指出,金融健康是普惠金融发展的高级形态,高起点研究金融健康能更好地体现普惠金融的政治性、人民性和专业性。

“普惠金融主要关注金融服务的‘有没有’,金融健康更多关注金融服务得‘好不好’。也就是在金融服务‘有’的基础上,让个体和外部支持有机结合,改善消费者的财务状况,进一步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和保护,从而提升其财务韧性和抵御风险能力,最终实现金融健康状态。”尹优平说。

此外,CAFI院长贝多广补充认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增强居民、家庭和小微企业的金融健康意识,推进金融健康建设不仅能够促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也能够增强消费者尤其是小微企业走出因疫情带来经营困境的能力,进而起到保护消费者和稳定金融形势的作用。

企业经营健康与客户金融健康共生共长

蚂蚁集团客户体验及权益保障事业部总经理周芸认为,普惠金融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金融服务的参与企业应当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和金融教育放到企业战略高度,融入商业模式,让企业的经营健康与客户的金融健康共生共长,只有企业能够长久地为客户创造价值、增进福祉,企业的产品才会长久地受到客户青睐,才能让普惠金融从“可得”走向“健康”。

在具体的商业应用中,平安普惠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程瑞认为,金融健康对商业可持续性的反哺作用主要包括三点:

一是提升小微企业的金融健康,直接提升了小微企业可持续经营的能力,进而优化信贷资产质量;

二是关注更多小微企业的金融健康,丰富了金融机构洞察小微客户的不同视角;

三是金融机构能够基于客户更精准、更丰富、更迫切的需求,提供一些多元化的增值服务以及其他金融服务。在此过程中,金融机构和客户之间的黏性,以及客户的满意度都会有所提升。

第一财经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于舰也表达了对金融服务供应方的期待:“金融机构有能力主动为提高普惠金融客户的金融健康做很多事情,成为健康金融生态的推动者和建设者。那些‘可以卷起裤脚下农田’的金融工作者,靠专业的产品设计、耐心的服务和社会责任意识让农民能贷到款、用得上、还得起,在提升客户金融健康水平的同时,也增进了普惠金融服务的目标价值。”

合作营造金融健康生态环境

Visa中国企业传播部副总经理、普惠金融及教育负责人王东表示,Visa相信,最重要的金融理财工具不是某种产品,而是知识。金融教育是个人进入正规金融服务体系并从中受益的基础。

在推动金融健康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普惠金融专家白澄宇认为,要建立政府特别是监管机构间的协调,同时促进国际经验的交流和分享。

此外,白澄宇指出,应当调动社会各方面资源,共同营造金融健康的生态环境,具体来看:

在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方面,可借鉴国际储蓄互助社等非营利合作金融机构的经验,以帮助其成员解决财务健康问题为初衷,着力开展全人生周期的金融教育,通过互助的方式提供储蓄、信贷和保险等服务,帮助成员改善福祉。

在金融机构提供小微信贷方面,金融企业应当以不损害客户利益为基本原则和底线,在此基础上,金融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帮助小微企业和个人家庭获得更好发展,将客户的财务健康作为机构本身健康发展的基础,在设计产品和服务时,尽量从客户利益出发,提供有利于客户发展的产品。

“总之,金融健康作为一项新的研究课题,需要各位专家学者、政府机构和社会各界人士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让金融健康研究更加深入、更加完善和更高质量。”尹优平说。

责编:万健祎

校对:王锦程

版权声明

王锦程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关键词: 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 普惠金融 金融机构 金融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