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周刊|赵文娟
(资料图片)
近日,甘肃兰州核酸检测结果异常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市场上对新冠检测机构的信任度产生怀疑。而就在兰州核酸检测事件发生前,有关核酸检测机构数据造假一事已经不绝于耳。
11月23日,新冠检测原料商翌圣生物于上会前突遭“取消审核”。据上交所公告称,鉴于翌圣生物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决定取消对翌圣生物发行上市申请的审议。翌圣生物被“取消审核”,让市场猜测这与此前涉核酸检测企业扎堆IPO,且近期社会上有关核酸检测机构有较多负面信息有关。
在此前的11月21日,针对部分拟上市公司其业务和收入涉及核酸检测,沪深交易所已经发声,“高度关注涉核酸检测企业的上市申请,坚持从严审核,尤其是企业的科创属性和可持续经营能力。”而翌圣生物成为从严审核核酸检测企业上市后首家被取消上市申请审议的公司,充分体现出监管层要从严审核涉核酸检测企业上市申请的态度。
对于核酸检测公司而言,新冠类产品销售收入是否存在可持续性、是否存在业绩持续下滑风险等问题一直是监管审核的问询重点,而对此担忧,多家企业也在招股说明书中坦言,未来随着疫情逐步控制,公司存在业绩下滑的风险。
翌圣生物上会前夕突遭“卡壳”
11月21日,沪深交易所就部分拟IPO公司业务和收入涉及核酸检测等相关话题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高度关注涉核酸检测企业的上市申请,坚持从严审核,重点关注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其中,上交所表示,依据科创板发行上市条件和审核标准,对翌圣生物在科创板发行上市申请进行了认真审核,重点关注其科创属性、核酸检测相关业务与主营业务的关联性、相关收入的可持续性,以及剔除该等业务收入后公司是否仍满足发行上市条件等,要求公司进行了风险提示。
值得一提的是,翌圣生物被取消审核,原因系“尚有相关事项待核查”,这一点与大多数取消审核企业的“撤单”理由是并不相同的,但从时间点上看,大概率与监管层因外界对涉核酸检测企业有诸多诟病有关,在核酸检测企业负面消息不断下,从严审核提上议程。虽然审核的收紧对核酸检测企业上市或有不利,但打铁还需自身硬,企业能否具有可持续经营能力很关键。
据招股书透露,翌圣生物主要从事分子类、蛋白类和细胞类生物试剂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属于IVD上游原料企业。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翌圣生物营收分别为9786.25万元、1.86亿元、3.22亿元、2.0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0.58万元、5296.89万元、1.01亿元、3214.55万元。显然新冠疫情这几年对很多企业的负面影响明显,但翌圣生物却因此迎来业绩高速增长,说明公司的成长性与疫情的延续有明显相关性。基于上述事实,上交所要求翌圣生物说明国内新冠疫情变化对公司不同板块业绩的影响,是否存在业绩大幅下滑的风险。
回复显示,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翌圣生物与新冠相关的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4614.76万元、8174.13万元、7689.73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4.77%、25.42%、38.28%,占比逐年上升。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28.43%、31.41%、16.00%,2022年上半年毛利率的大幅下滑,说明新冠疫情的红利正在消退。
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2020年以来,公司及同行业企业部分产品的平均销售单价呈下降趋势,这也成为蚕食其净利润的重要原因之一。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翌圣生物非新冠相关产品的平均销售单价分别为0.65元/rxn、0.49元/rxn、0.42元/rxn,新冠相关产品的平均销售单价分别为0.58元/rxn、0.46元/rxn和0.14元/rxn。2022年下半年,公司与新冠相关的产品价格进一步下降。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新冠相关产品的平均销售单价仅为0.10元/rxn。很显然,产品价格持续下降现象对公司的市场份额、销售规模和盈利能力是并不友好的。
公司坦言,“报告期内,公司新冠相关收入金额及其占比均有所提升,非新冠相关收入同样保持上升趋势。然而,新冠疫情的持续时间具有不确定性,随着新冠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公司与新冠相关的生物试剂销量将会有所下降,利润空间将会有所减小,进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业绩持续性成问询重点
在疫情红利下,近两年与核酸检测相关的企业业绩大增,据同花顺iFinD数据,在109家新冠检测相关上市企业中,今年前三季度,有56家新冠检测相关上市企业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加,占比超半数。其中,有10家公司业绩增幅超过100%,九安医疗、睿智医药、安旭生物这3家公司的业绩增速甚至超过1000%。
已上市的新冠检测企业业绩出现大增,而未上市企业也存在类似情况。除了被“取消审核”的翌圣生物之外,与核酸检测相关的康为世纪已于10月25日成功登陆科创板,而达科为、瑞博奥等过会企业也拟登陆创业板。《红周刊》发现,这些核酸检测公司的业绩多数在2020年以来出现持续增长,由此新冠类产品销售收入是否存在可持续性、是否存在业绩持续下滑风险等问题也成为监管层审核时重点追问的问题。譬如,某拟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就被监管层追问,“结合新冠疫情防控政策、市场竞争格局、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自身竞争优劣势、国内获证进展及障碍、在手订单等因素,说明新冠类产品销售收入是否存在可持续性,是否存在业绩持续下滑风险和采取的应对措施。”
多家企业在招股说明书中坦言,未来随着疫情逐步控制,公司存在业绩下滑的风险。譬如,瑞博奥就表示,随着新冠疫情逐步获得控制,公司新冠疫情相关产品及服务收入预计将出现下滑。
其实,除了业绩持续性存疑外,盈利能力的下降也是核酸检测企业面临的另一共同难题。从主营产品来看,康为世纪、达科为、瑞博奥等均生产核酸检测试剂,业绩和毛利率表现上,这几家企业都在2020年之后实现大幅增加,其中瑞博奥主营业务毛利率较高,分别为84.56%、82.28%、81.41%,毛利率呈逐年下滑趋势,而达科为的核酸类产品(病毒保存试剂)毛利率同样从2020年的63.93%下降至2021年的43.34%,再到2022年上半年的16.30%,尤其是2022年上半年,公司病毒采样管单价为1.95元/支,单价同比下降了35.15%。
在研发投入上,2019年至2021年,康为世纪、瑞博奥的研发费用率虽然均在10%以上,但其中的康为世纪数据是要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至于达科为,则干脆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研发费用率在10%以下。
目前来看,核酸检测相关IPO在途企业并不在少数,此前《红周刊》在《中翰生物受益疫情业绩“起飞”,红利消减,业绩持续性存悬念》、《雅睿生物主营产品市场需求萎缩,提升同业竞争力需研发进一步加码》等文章中,对相关企业有过详细分析。总体看,在监管层加强审核的大背景下,核酸检测企业的科创属性和可持续经营能力还能否经得起考验,是有待观察的。
(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