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家运
来源: 中国经营网
(资料图)
民营炼化巨头东方盛虹(000301.SZ)正在新能源赛道加码布局。
近日,东方盛虹发布公告称,其二级控股子公司——湖北海格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拟投资186.84亿元,在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化工园区建设新能源材料项目。
东方盛虹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项目主要聚焦磷酸铁锂领域。锂电材料作为新能源汽车和电化学储能“核心”的动力电池材料,市场需求较大,公司看好磷酸铁锂在安全性能和循环寿命方面的综合优势,欲打造国内顶尖的锂电池全产业链。
中研普华研究员杨兴杰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诸多企业纷纷跨界磷酸铁锂行业,主要缘于其市场需求不断增长。近年来,随着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持续攀升,磷酸铁锂已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其产品价格暴涨。不过,随着各个公司产能投产,市场竞争也会加剧,各公司未来需要加强生产成本等方面的控制。
赛道持续火热
公开资料显示,东方盛虹是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核心上市子公司,后者位列世界500强第241位,主营业务包括炼油、石化、新能源新材料、民用涤纶长丝等领域。
2021年,东方盛虹实现营业收入约516.41亿元,同比增加53.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45.23亿元,同比增加490.01%。
东方盛虹方面表示,上述拟投资项目将以磷矿为原料,建设从磷矿到磷酸铁锂的全产业链,项目主要包括50万吨/年磷酸铁装置、30万吨/年磷酸铁锂装置、180万吨/年选矿装置和80万吨/年硫磺制酸装置等。
作为目前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正极储能材料——磷酸铁锂综合优势明显,安全性能和循环寿命优势突出,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首选正极材料。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了磷酸铁锂电池的需求增长。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锂电池占整车成本达30%~40%。
2022年磷酸铁锂赛道持续火热。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193.7GWh,累计同比增长110.5%。其中,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116.3GWh,占总装车量的60.1%,累计同比增长159.8%。
储能方面,电化学储能技术具有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大、循环寿命长、充电速度快等特点,已成为新型储能的主流方式。其中,锂电池凭借领先的安全性、高效率、长循环等优势,应用占比逐年攀升,近几年在新型储能中的占比稳定在80%~95%之间。
上述东方盛虹人士告诉记者,本次投资公司看好磷酸铁锂的市场空间,尤其是储能方面。同时,公司基于大化工平台持续赋能与新材料开发多年积累,形成独有的自身资源和技术优势,布局磷酸铁锂全产业链,积极开拓新能源材料市场,促使公司向世界级新能源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转型。
杨兴杰分析认为,磷酸铁锂是储能电池的首选,在补贴持续退坡的趋势下,新能源专用车厂商更关注动力电池的性价比,磷酸铁锂电池凭借其较低的成本,越来越得到市场的青睐。在后补贴时代,磷酸铁锂电池的成本优势不断显现,尤其是在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之下,车企生产成本持续承压,降本需求更加迫切。车企为了控制成本,将更加青睐于价格较低的磷酸铁锂电池。由于磷酸铁锂电池不含钴镍等贵重金属,在成本管控方面更有利。另外,磷酸铁锂技术壁垒较低。磷酸铁锂生产目前没有太高的技术壁垒,生产线建设仅需几个月,建立技术队伍较快。
行业利润可观
伴随磷酸铁锂赛道持续的高景气度,东方盛虹对该项目建成后的业绩寄予厚望。
东方盛虹方面表示,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估算,上述项目可实现年销售收入561.46亿元,年均利润总额33.75亿元。项目达产后,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作用。
今年第三季度,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和储能市场需求保持高增长态势,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量价齐升,相关上市公司业绩普遍实现翻倍式增长。
10月27日,磷酸铁锂龙头德方纳米(300769.SZ )发布前三季度业绩公告称,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约144.16亿元,同比增加519.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8.28亿元,同比增加628.2%。另外,龙蟠科技(603906.SH)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99.39亿元,同比增长329.27%,归母净利润7.08亿元,同比增长264.62%,扣非净利润6.84亿元,同比增长283.87%;万润新能(688275.SH)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74.4亿元,同比增长549.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92亿元,同比增长332.93%。
据电池网统计,自2021年1月初以来,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动力型)价格从不足3.8万元/吨上涨至今年9月底的15.5万元/吨,涨幅逾3倍。今年1月初,磷酸铁锂价格约10.5万元/吨,目前价格约16.5万元/吨,年内涨幅也有近六成。
同时,由第三方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发展白皮书(2022年)》显示,2021年,中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为109.4万吨,同比大幅增长98.5%。其中,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45.5万吨,在连续5年落后于三元材料的情况下实现反超,成为正极材料细分领域出货量最多,且增长速度最快的子行业。
警惕“同质化”竞争
磷酸铁锂行业巨大的需求潜力,吸引了一批资本雄厚的上市企业入局。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磷酸铁锂材料行业迎来扩产热潮。包括三元材料领域厦门钨业(600549.SH)、长远锂科(688779.SH) 、天力锂能(301152.SZ),钛白粉领域的龙佰集团(002601.SZ)、中核钛白(002145.SZ)、惠云钛业(300891.SZ),磷化工行业的云天化(600096.SH)、兴发集团(600141.SH),氯碱行业的天原股份(002386.SZ)等上市公司,纷纷在磷酸铁锂领域加码布局。
高工锂电数据显示,展望2025年,受全球动力和储能市场增长带动,磷酸铁锂材料占锂电正极材料的比例有望保持50%以上,中国磷酸铁锂电池占比有望超60%。预计2025年全球磷酸铁锂材料需求量将超过300万吨。 但在2021年国内磷酸铁锂规划项目就已经超过300万吨;2022年1~7月有近50个磷酸铁及磷酸铁锂投扩产项目,涉及磷酸铁产能606万吨,磷酸铁锂产能674万吨,预计远超2025年市场需求。2021年国内磷酸铁锂产能接近97万吨,加上2022年新增产能释放,预计2022年底将达到300万吨,磷酸铁锂产能或将过剩。
记者注意到,东方盛虹本项目建设期为两年。目前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等工作,尚处于前期报批阶段。
杨兴杰告诉记者,虽然磷酸铁锂市场空间广阔,但未来随着各公司产能投产后,市场竞争也会加剧,未来需要加强生产成本等方面的控制。
东方盛虹方面也坦言,上述项目是基于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及对行业市场前景的判断,但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市场行情的变化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不过,杨兴杰表示,未来磷酸铁锂将继续改进容量、压实密度、电子导电率、离子导电率等。预计未来十年,磷酸铁锂依旧是主流路线。
杨兴杰认为,近年来,在企业努力下,磷酸铁锂电池性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不断获得市场与企业认可,如2020年3月,比亚迪发布刀片电池,在体积、能量密度上,比传统磷酸铁锂电池提升了50%,成本下降了30%;6月,宁德时代发布第三代CTP——麒麟电池,电池包体积利用率从第一代的55%提升到72%,能量密度达255Wh/kg.未来随着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的不断创新,行业规模将持续扩张。
在杨兴杰看来,磷酸铁锂已经确定是未来发展的主流正极材料。从技术来看,磷酸铁锂还有较大的改善空间。不过,避免同质化竞争,仍是业内需要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