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在央行、住建部明确表态支持首套房消费需求次日,北京商报走访部分传统二手房热点区域、新盘扎堆板块了解到,作为率先走出疫情高峰的一线城市,北京目前的新房成交较为平稳,二手房热点区域带看量有明显的上升,部分优质次新房量价均出现抬头的趋势,据一线经纪人透露,“优质小区的业主挂牌价也有心提一提”,但网签量没有明显反弹,一来与数据滞后有关,二来虽然此前出台了诸如一年内买卖减税等优惠政策,但整体预期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且改善型购房的信贷门槛过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反观新房市场,虽然不像二手房市场“阳康”的那么快,但头部企业感觉依然感觉“平稳”,预计2023年的市场将以“平稳”为主。
“元旦前后是个小爆发点”
现场拍摄
“疫情放开后的两周时间,可能大家都阳康了,感觉客户一下子就上来了。”小原是北京朝阳区安贞板块的一名头部经纪公司经纪人,他负责的片区从12月最后一周至今,二手房带看量急剧增长,其中元旦前后是个小爆发点。“但现在成交量还没有明显的变化,一来是现在来看的大部分都是置换需求,首套房的特别少,一旦换房就涉及连环单,两连环都还只是起步,这种交易体现在网签就特别滞后。”据小原估计,自己最近带看的客户中,置换需求占到了90%以上,只有一对新婚小夫妻,提出了想买一套大屯附近两居室是首套。
来自机构的数据也证实了小原的部分观点:2022年12月,北京市二手住宅网签量为8773套,环比下降18.4%。在北京链家研究院分析师冷会看来,成交量下降主要受疫情因素影响,形势转变导致二手住房市场节奏短期内进一步放缓,但到了12月下旬已经进入恢复过程。价格方面,12月二手住房成交均价环比小幅下降,总体处于合理运行区间。受疫情影响,12月主要城区成交均价均有小幅下滑。
“经纪人建议1100万,我的心理预期是1200万”
带看量的上涨的同时,“合适的房源不多”成为困扰小原的一个难题。
“我们现在APP上房源虽然多,但老破小特别多,经历了疫情大家对物业、房子的配套,甚至有几个卫生间都有了新的需求,这与过往是不一样的,而且现在入市的又以置换为主,小换大、旧换新、没电梯换有电梯,全是要求。”小原直言,最近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给过去有意愿卖房的优质客户打电话,建议抓紧挂牌。“大家阳的节奏不太一样,加上诚心卖的房源不多,客户来了房子不够看,就不太会形成交易。”
现场拍摄
作为一名最近被经纪人“围猎”的小业主,陆雯手里就恰好有这么一套“优质房源”。这是一套陆雯娘家的回迁房,东南朝向90平方米两居室,非顶层、非底层,2003年的电梯房,东城区和平里片区的优质教育配套,让一年前就有计划换房的陆雯被楼下的两家经纪公司“疯狂骚扰”。
“我就想换个物业好、房子好的商品房。”陆雯家这个房子虽然在东城算新的,但回迁房小区总有让人不是那么满意的地方,比如物业只能提供基本服务,小区的环境没有商品房小区好,疫情前这些都不是问题的问题,在短时间内经历过三轮封闭后,让陆雯换房之心更加坚决。“我没有孩子,短期内也没计划,学区不学区的没那么重要,再说以后孩子越来越少,上学不会是个问题。”
尽管换房的心是坚定的,但对于是否听从经纪人的劝说现在挂牌,陆雯是“不着急”的态度。
“楼下两家经纪人给我的报价都是建议挂牌1100万,从目前的市场看他们判断1050万左右可以成交,去年这个时候他们给我的建议是950万成交,但我的置换目标是南二环的一个同面积1200万的小区。”两者的差距,让陆雯只能再看看。她的理由也很简单,虽然自己看上的那个小区是个头部央企开发的次新房,房子、物业都没得说,但配套方面跟和平里没法比,自己手上这套也算是个比较新的核心区二手房,市场抬头的话,谁能涨得过谁还不好说。
对于陆雯的这一判断,她的卖房经纪人虽然着急,但也表示理解。“目前市场交易行为已恢复疫情前常态,受网签滞后性影响,这部分需求会在未来几个月逐步表现出来。现在优质房源确实有反弹的迹象,尤其是位置好、物业优秀、配套好的次新房。”
“市场没有触底,只有平稳”
与二手房市场带看量快速提升比,新房市场却没那么快。
现场拍摄
老许是北京一家央字头房企的营销总,从去年12月中阳康后,为了冲击全年业绩,集团罕见批准了一批特价房,部分房源的折扣力度达到8.9折,在这样的刺激下,老许超额完成了原本不可能完成的全年业绩。
“不但完成今年的业绩,还比去年多了一些,这在今年的环境是很不容易的。”老许总结销售额的逆势上涨,与集中开盘、央企产品号召力以及刚需的释放都有关系。“好房子在北京一直都有市场,刚需去年也有释放,所以我们认为没有所谓的触底反弹,北京的市场长期还是平稳的。”
对于老许的这一观点,数据似乎也有能证明的。来自克而瑞的数据显示,2022年北京商品房全口径签约金额TOP10门槛,从2021年的216亿元下调至175亿元,但TOP5的门槛却从258亿元上升到273亿元,2022年的前五名是首开(475亿元)、中海(448亿元)、城建(416亿元)、华润(382亿元)、绿城(273亿元),虽然部分企业有所调整,但前五名的总额与2021年大体相当。
在谈及2023年的市场,包括老许在内的房企人士均认为,部长已经表态,一定会比2022年好做,但依然要对市场有敬畏之心。
北京商报记者 王寅浩
关键词: 北京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