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居民储蓄的天量逆天增长受到极大的关注,2022年末居民储蓄存款增量17.84万亿元,仅从储蓄增长的数据也可以看出,居民储蓄存款在2022年呈现出过于强烈的态势,2022年上半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增加10万亿,3季度又增加了3万亿,11月份和12月份当月又分别增加了2.25万亿和2.8万亿,我国的居民储蓄天量的增长呈现出让人难以想象的增长力,全年储蓄存款增量创下近20年来的历史新高,前11个月居民储蓄净存款余额增速高达35%,更是创下了有史以来居民储蓄存款增长速度的新高。
【资料图】
我国居民储蓄的爆炸式天量增长,还是在我国面临三年经济面临巨大下行压力、居民家庭收入增长趋缓、大众就业预期并不乐观的背景下,的情况下,超预期的天量居民储蓄存款增量既让所有的人猝不及防,而且这种居民储蓄增量看起来还未有见顶迹象仍具有非常大的增长潜能更让人难以理解。
2023年我国的居民储蓄存款还会延续这种天量的势头吗?还是会出现大的拐点向下直线下行?2023年百姓天量储蓄存款我们会从储蓄存款增量和增速、存贷差趋势和储蓄率等看未来三大趋势变化:
第一大趋势,居民储蓄存款存量不会大幅度下降,但增长速度会趋缓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2023年我国在2022年出现的储蓄天量增长的因素已不存在,而各种更有利于消费的政策环境会大量的分流居民储蓄,从而会极大地削弱储蓄存款的增长。
但实际上,虽然2023年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报复性消费,但随着我国居民家庭收入整体会增加,消费虽然会分流部分储蓄增量,但难以形成巨大的消费潮对存量储蓄形成绝对的撼动能力。
储蓄确实在消费和投资之间起到一种平衡器的作用,储蓄的变动会对内需和投资都会产生异质性影响。从家庭现实经济消费理念讲,储蓄是消费的基础保障,虽然会对消费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但并不完全具有一对一的对称性增长性。2023年政策上将“扩内需”作为五大重点之首,引导消费将在宏观政策对储蓄端有一定的影响,但在政策上保持合理的储蓄水平,平衡居民储蓄与消费行为,仍然会是补充消费崛起的政策拼图内容。
我国在过去的三十年间,居民储蓄存款实现了超常规的增长,储蓄存款规模从8000余亿上升为115万亿,有效地支持了我国的经济增长,虽然储蓄存款在各项存款中的占比从初期的近60%下降为45%,但储蓄存款仍然会在特定的时期实现更快的增长,如2004年储蓄增速达到21%、2009年更是达到33.6%、2019年达到15.5%。高储蓄有利地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从而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强促进动能。
推动居民消费的增长并不必然要求降低居民储蓄,恰恰相反,刺激各种消费的增长必须以一定规模的储蓄存量和储蓄增长作为支撑,否则是难以实现消费的持续增长。因此,2023年保持适度合理的储蓄增长恰恰有利于消费增长目标的实现。
而从居民收入与消费和储蓄的关系看,居民收入的增长预期会弱化储蓄增加的动能同时会强化消费的增长动能,因此,2023年强调就业优先政策、恢复居民收入的确定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政策措施,都将有利于释放居民的消费潜力,同时会减少预防性储蓄和应急性储蓄的持续激增,从而会平滑居民储蓄的进一步过激增长,但仍然会持续平衡增加。
2022年我国居民超额储蓄规模上升,根本的原因是应急性地削减消费支出、暧昧性地增加预防性储蓄,从而导致银行定期存款或大额存单产品的短缺,并导致银行存款利率的进一步下行。2023年居民就业的修复、收入的修复都在一定程度上会推动消费修复,但只有居民收入预期好转到一定程度后,我国居民超额储蓄才有可能体现为超额消费的实现,在这一过程中储蓄存款的增量仍然会有一定的持续但会逐步减弱。
第二大趋势,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量会小于居民贷款的增量,居民存款贷款差会进一步收窄
存款贷款差以前一般是指金融机构的管理概念和监管概念,曾经著名的存贷比就限制了大多数银行的贷款规模并引发时点的存款大战。
这里的存贷差我们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与各项贷款的差额,如果是存差表明是存款大于贷款,如果是贷差表明是贷款大于存款。在地方和分行一般衡量地区金融对地区经济支持的力度,也表明地区是资金净流入还是净流出。
2022年我国呈现出明显的存差特征,2022年11月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存差规模较上年初增长了14.2%。这也直接反映出2022年银行储蓄存款的激增的核心原因是贷款的需求不振,净储蓄的增长大大超过了贷款的需求增长。但我们不能储蓄存款的激增与信贷需求不旺强制关联起来,毕竟贷款需求不旺是造成储蓄增加过大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从居民储蓄增长和居民信贷增长的关系看,2022年12月居民存款2.89万亿元,同比多增1万亿元,环比多增6400亿元;而2022年12月居民贷款新增1753亿元,同比减少1963亿元,其中居民短期贷款减少113亿元,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1865亿元。如果我们就以2022年12月份的现实增量看,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量2.89万亿对比居民贷款增量的1753亿元,相当于存差2.7147万亿,存贷增量比为6:100。
如果我们再放大到2022年全年的储蓄增量与居民的贷款增量看,2022年全年人民币住户贷款增加3.83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08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75万亿元;2022年末居民储蓄存款增量17.84万亿元,全年居民储蓄增量存差14万亿,储蓄存款增量与贷款增量的比例为4.66:1.
这也反映出2022年我国映国内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的大背景下,我国居民端对融资的需求更大幅度的减弱,不仅短期居民贷款需求不足,居民中长期贷款需求更是整体偏弱。2023年我国的国内信贷结构会呈现持续优化的态势,刺激经济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会推动企业贷款需求明显利好,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诱发居民信贷需求的持续改善。特别是目前我国的经营贷和消费贷已经成为居民贷款增长的重要增长方式,目前已经低于3%的贷款利率以及未来进一步政策上的优惠措施会对居民信贷需求产生持续的增长力,而房地产贷款政策的预期效应会明显带动居民贷款需求的增长,特别是贷款向房地产投放会进一步扩大稳定刚需,货币政策也将支持适当的超前消费、鼓励绿色消费,推动个人消费信贷成本降低,加强对消费领域的信贷引导。这都表明在2023年会进一步缩小居民储蓄与居民贷款的存差状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储蓄增长的动能。居民储蓄存款和贷款的差将持续收窄。
第三大趋势,我国居民的储蓄率会呈现下降态势,多元化的投资渠道拓展从而有力地形成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
一般情况下老百姓只关心储蓄存款,并不太关心储蓄率。但储蓄率却往往能够看出百姓支配收入中有多大的比例用于储蓄,另外有多大的比例用于最终消费。
储蓄率并不是越高越好,从促进经济增长和促进消费的角度来看,以前理论界一般认为中国的最优储蓄率是30%,央行研究所测算出我国最优储蓄率在25%~30%范围内。超过30%不利于消费,低于30%弱化了储蓄对经济的融资支持。
我国一直是实际储蓄率长期高于最优储蓄率的国家之一,数据显示 2021年我国储蓄率高出世界平均水平16.3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高出10.7个百分点,这当然与我国经济增长阶段特别是我国的传统崇尚节俭、家有余庆等文化传统有关。同时也在我国经济建设初期极大地支持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2021年以后我国居民储蓄率较上年回升约3个百分点,居民储蓄率反弹呈现出历时之久、幅度之大的特点,比过去十年下行趋势中的历次反弹强度都大,这也是因为特殊的疫情影响、收入预期和就业预期、股市反复震荡、银行理财大幅度净值回撤以及未来不确定性和房地产政策调控等多因素叠加造成的结果。
从未来的储蓄率趋势分析,一般认为影响储蓄率的因素是:短期看收入、中期看分配、长期看人口。
从短期趋势看,2023年外部因素冲击引发的收入不确定性趋缓,储蓄率与收入间的相关性会得到一定的修复和改善,预防性储蓄和被动性储蓄会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以及收入预期的改善而呈现出一定的稳中有降。但储蓄率的大幅度下降短期内基本不会出现。
从中期趋势看,居民收入和劳动收入的提升有助储蓄率与收入分配关系密切。统计数据分析显示:我国居民收入比、劳动收入比与居民储蓄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79%、-68%。因此,随着2023年我经济复苏、收入预期趋好、就业形势向好,刺激消费和鼓励民生政策将进一步提升居民收入占比与劳动收入占比,从而在中期趋势上有利于居民储蓄率的持续向下。
从储蓄与投资的关系看,根据传统理论的宏观经济恒等式:储蓄=投资+净出口,储蓄投资可以互相转化,因此,引导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是我国近20年的基本政策。
根据央行的数据结论,我国投资率与国民储蓄率的相关系数为0.81,与居民储蓄率的相关系数为0.72,与企业储蓄率的相关系数为0.83。因此,表面上看储蓄率的过度反弹,反映出居民储蓄倾向抬升、消费意愿减弱,根据央行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61.8%,比三季度提高了3.7个百分点;认为收入会“减少”的居民占比23.3%,比三季度增加了5.2个百分点。随着2023年居民收入的好转,相信居民储蓄意愿会有所减弱。
2023年我国精准有力的货币政策会以当期总收入最大可能地转化为消费和投资为着眼点,但这里仍然有两个前提:一是巨大的储蓄存款增量短期内难以转化;二是当期的收入转化为消费和投资也需要时间、空间和转化的途径。
2023年我国如果要有效地转化储蓄为投资和消费,除了加大基础建设、科技创新之外,还有三大转化工作要加强:
一是调整股市功能,提升股市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力。我国股市目前的定位是融资功能而不是投资功能,因此民间投资特别是散户缺乏股市投资的积极性。应该修复股市的投资功能,让更多的民间资本回流股市,毕竟未来十年股市是我国居民最重要的财富保值增值工具。
二是我国房地产已经恢复了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定准,2023年房地产政策上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将为房地产投资提供了一种积极的可能性。特别是刚性住房需求、改善性住房需求、保障性住房需求等将在为投资重点。
三是实体经济投资的修复和增强。我国经济的整体修复也包括民间投资和民间实体经济的发展和增强,三年疫情对经济的损害是全方位的,但对中小企业、小微经济、民间经济的冲击却是毁灭性的,随着经济活力的提升,实体经济的投资修复也值得期待。
股市、房市和实体经济将为居民储蓄的有效转化提供可能的途径和方式,从而将在2023年引导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量下降,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速放缓。
2023年我国的居民储蓄仍然会持续增加,这仍然是一个无法改变的现实,但增量的减弱、速度的放缓以及向投资和消费的转化仍然是可以预测的未来。你的储蓄存款会怎样?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吧。(麒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