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黄金周成色几何?媒体调研40家上市公司,有餐馆等位超1000桌_焦点热门
2023-01-29 21:18:31    腾讯网

这个春节黄金周,更多的游客跨省旅游、更多的食客到餐厅聚餐、冷清许久的电影院座无虚席、商场内不少促销活动聚满了消费者……

在相关政策进一步放开后,今年春节黄金周掀起消费热潮,旅游酒店、餐饮食品、电影文娱、商业地产和汽车消费等都迎来了久违的客源,而在这热闹景象的背后,究竟谁赚到了真金白银?这些商家赚到了多少,和疫情发生前相比恢复了几成?

带着这些问题,在春节期间,第一财经记者在全国各地进行了实地调研,涉及约40家上市公司。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旅游订单增长4倍,出境游同比增640%

作为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在今年春节假期既充实又欣喜。疫情发生3年以来,旅游是首当其冲受挫的产业,不少人转行,留下的旅游人苦苦支撑。过去3年的旅游市场随着疫情的反复而起起伏伏,经常是刚开发好的路线,一发生疫情就又叫停了。

“我们内部人员从出境游转到国内游,再转到本地游。只要疫情发生,就什么也做不了,后来索性转直播,做云旅游,也培养出一批人才。但我们毕竟是旅游的,还是希望可以走出去,带游客。今年春节,随着政策放宽和出境游有序恢复,旅游业终于迎来了春天。过去几年春节都是本地消费,但今年春节跨省长线游占了一半以上,我们春节营收整体同比增长40%以上。虽然假期很忙碌,不是在现场带团就是在单位开会,但觉得有盼头,今年整体旅游市场要复苏了。”周卫红在张灯结彩的豫园带团现场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透露,春节假期内,春秋的自由行订单占比9成,出游人群中4成为80、90后,冬日露营业务升温,在7天内“春野秋梦”营地收客数百人次。“直播方面,春秋旅游的‘海派城市考古’在春节期间坚持日日播,累计在线收看人数4.6万,已超过日常直播的平均数据。”

薛悦是去哪儿一线客服,她亲身感受到疫情后旅游行业的恢复:“首先感受到的是流量暴增,每天撂下一个电话就接起下一个,上次这么忙还是2020年疫情发生初期,当时更多是紧张、担心,现在忙并快乐着。大家太久没有出游了,每一个电话我感受到旅客期待旅行或正在旅行中的喜悦。”

大数据也印证了业者的感觉。携程数据显示,作为疫情以来首个不用就地过年的春节,旅游市场交出3年以来最亮眼成绩单。春节期间国内外旅行订单皆迎来3年巅峰,旅游订单整体较虎年春节增长4倍。去哪儿平台上旅客在春节期间走得更远了,出行平均半径同比2022年增长超5成,每位旅客出行距离相较去年平均增加了400公里。飞猪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境内长线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500%。

旅游的增长也拉动了住宿业。民宿品牌尧珈的营销总监柯其稳表示,从12月下旬开始,不光是节假日,日常的订单也迎来了快速增长。“终于熬过来了,春节期间整体民宿的入住率在80%左右,春节后预计继续恢复能达到9成左右的入住率。”柯其稳介绍,在最难熬的日子里,尧珈一面拓展内容化的消费者种草互动手段,一面与渠道商展开营销合作,“事实证明,之前的努力在这次春节期间是有非常好的收获的。”现在,尧珈正在探索用民宿和景点玩乐、生活方式品牌跨界合作来进一步吸引客人。柯其稳预计尧珈到2023年底民宿规模可以增至约20家。“过去3年很不容易,但度假是朝阳产业,未来会越来越好。”

锦江酒店方面透露,麾下酒店在春节的入住率、满房酒店数、RevPAR(平均每间可供出租客房收入)均创3年以来同期新高,呈“量价齐升”。1月23日及1月24日,旗下全国酒店平均入住率均超去年同期50%;1月23日开始,旗下全国满房酒店数连续4日较去年同期翻一番以上;且入住率和满房酒店数最高的1月25日,旗下全国酒店综合RevPAR同比提升94.4%,已接近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春节期间华住集团旗下酒店的RevPAR同比增长超120%,平均出租率同比最高增长70%,长线旅游市场以及热门城市的经营水平超出预期,中、高档酒店增长明显,西南地区平均出租率将近80%。今年春节出租率的趋势与2019年之前更为类似,满房高峰出现在初三、初四,趋近于2019年的情况。

飞猪数据显示,兔年春节前4天,境内酒店预订量已超越2019年同期。在去哪儿平台上,2023年春节期间,酒店预订间夜量达到历史新高;酒店连住3天以上订单量同创历史以来的峰值,平均入住时长同比增长3.6小时。同程旅行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期间,洛阳、开封、佛山、惠州的酒店预订量同比去年同期上涨均超过10倍。

同时拉动的还有旅游目的地,尤其是主题公园。海昌海洋公园旗下各公园成为区域内热门旅游景区,吸引全国各地游客,覆盖上海、三亚、重庆、大连等热门区域。春节长假前5天,海昌海洋公园累计接待总量近25万人次,旗舰项目上海公园最高单日入园人次达4.5万,长假前五天入园人次同比增长超120%。随着跨省游团队的恢复,外地游客占比60%。

值得注意的是,出境游也在重启。携程等平台统计,春节期间出境游整体订单同比增长640%,内地旅客预订境外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超4倍,一些尚处于价格低位且体验舒适的海外旅游产品吸引了首批海外过年游客。其中,旅游资源充沛又热情好客的东南亚更是成为春节档大赢家。国际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177%。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

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发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春节假期,旅行社及相关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倍,已恢复至2019年春节假期的80.7%。旅游饭店、经济型连锁酒店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6.4%、30.6%,分别恢复至2019年春节假期的73.4%、79.9%。民宿服务提供个性化服务受到游客欢迎,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4.2%,比2019年春节假期年均增长13.3%。

初六达峰“满血”,部分航司终于扭亏

大交通在春节期间也复苏明显。1月26日,27日,28日,四川航空连续三日实现单日客运收入破亿元。这是公司3年来首次实现单日客运收入破亿。

这3天也是春节7天长假的尾声,由于返程客流集中,不少航空公司都在最近几天获得了久违的盈利,自2020年开始,国内的大多数航司,已经连续亏损了3年。在2022年底防疫政策调整之后,国内跨区域流动的春运大潮重新出现,意味着对航空公司来说一年中最赚钱的春运,终于又回来了。

来自民航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月21日至27日(农历除夕至正月初六),春节假期七天民航运输旅客900万人次,比2022年春节同期增长79.8%。1月21日至27日,春节假期七天民航平均客座率达76%,比2022年增长20个百分点;全民航保障航班83844班,日均11977班,比2022年增长33.6%;航班正常率为98.2%,比2022年上升1.1个百分点。

航班量和旅客运输量超过2022年春节同期并不意外,业内更关心的是,民航是否能够在春运就“满血”恢复到疫情前到2019年春运同期。航班管家的数据显示,春运第21天(2023年01月27日,农历初六),全民航执行客运航班量13267架次,较前一日增长4%,恢复至2019年的85.5%,其中,国内航班量12901架次,恢复至2019年的101.3%。这意味着,在大年初六,春节长假的最后一天,国内航班量已经满血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水平。

不过,从整个春运前半段看,距离疫情前的春运市场还有一定的差距。航班管家的数据显示,1月7日到1月27日,全国民航执行客运航班23.7万班次,日均11297班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6.3%,其中,国内恢复至90.3%;民航旅客运输量达2636万人次,同比2022年提升48.3%,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0.3%,其中1月27日(农历初六)民航旅客运输量172万人次,为2023年春运以来最高。

对航空公司来说,春运是一年中最赚钱的旺季,据记者了解,疫情暴发后的3年,国内航司并没能在春运赚到钱,但在今年春运的前半段,不少航司已经从巨亏中转正,获得了正向利润,不过也有航司仍无法获得整体盈利,只在春节期间的几天获得了盈利。

不同航司春运期间的不同经营表现,与航班数量的投放,成本控制,航线网络结构都有关系,比如从春运前半段的航班恢复率来看,春秋航在上市航司中居于首位,恢复到2019年的90.2%,南航(89.6%)、吉祥( 86.7%)分别位列第二、第三。

从不同的城市机场来看,根据航班管家的统计,春运前半段旅客吞吐量排名前五位的城市机场分别是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深圳。 其中,劳务输出大省四川进出港航班量远超2019年同期水平,热门旅游目的省份海南、青海接近2019年水平,除此之外滑雪热催生东北旅游旺季,东北三省中吉林省进出港航班量已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黑龙江省恢复率超9成 。这意味着,国内民航市场旅游城市率先恢复。

三亚凤凰机场对记者透露,1月27日旅客吞吐量创下了凤凰机场通航以来单日旅客吞吐量的历史记录;哈尔滨机场1月27日的起降架次和客流量也破历史纪录。海口美兰机场1月27日的旅客吞吐量则创疫情以来单日旅客吞吐量新高,成都航空枢纽(成都双流机场+成都天府机场)春节黄金周期间的旅客吞吐量也恢复至2019年水平。西安、郑州、杭州的旅客吞吐量同比2022也有成倍增长,增幅分别为506.0%、295.8%、112.0%。

航班量和旅客量增长的同时,今年春运的总体票价较2022年也有2-3成的提升。航班管家数据显示,今年春运前半段经济舱平均票价732元,同比2022年提升25.1%,票价高峰出现在1月27日(农历正月初六)。其中大部分热门航线平均票价超过2022年同期,比如北京首都-三亚凤凰、成都双流-北京首都平均票价均有超八成的增长, 北京-三亚、成都的平均票价均保持在千元以上。

相比国内市场,出入境市场的增幅则更加明显。航旅纵横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国内航司的出入境旅客量超14万,约为去年春节同期的5.3倍。

餐饮火爆,有餐馆等位超1000桌

今年春节,聚会需求点燃餐饮市场。

“今天总销售额破10万,客流量近900人,翻台率能达到近10翻。”1月24日晚上,广州番禺天河城湊湊店长罗智玲正忙着协调顾客就餐。她介绍,当天客流进客比较早,11:30就坐满了3个区域的位置;晚高峰5点30开始等位,平均等位时长80分钟以上,全天等位超500人。

“大年初三,当天销售额创春节以来新高,翻台率近9翻,排队一直到晚上9点。”呷哺呷哺上海世茂广场店营运经理贺江浩介绍,“该店1月6日开业,销售额同比春节前一周增长3倍以上。”

呷哺呷哺2023年春节总体营收比2022年春节增长126%。从各地方数据看,天津、黑龙江等北方城市客流和营业额同比增长2倍以上,北京及河北等主力北方城市营业额仍保持1.5倍增长,浙江、湖北、湖南等南部城市在客流和营业额上也大幅度增长,同比增长近3倍。

海底捞也在春节期间迎来客流量的增长,1月23日到27日,共计接待顾客超650万人次,环比增长20%。大年初五,海底捞单日接待顾客超135万人次,这一数据已经超越了今年元旦的阶段性客流高峰。海底捞相关负责人表示,回顾近期的营业情况,可以感受到,2022年的冬至是一个拐点。疫情影响减弱,多个节日接踵而来,加上冬季是火锅传统旺季,多重因素叠加,使得门店的营业情况在1个多月里迅速恢复。

不同城市的营业表现,也和2023年新春旅游、返乡的大趋势相吻合。春节期间,西安、南京、杭州、郑州、合肥、天津、长沙、北京、武汉、厦门、深圳、广州等地海底捞门店消费表现突出。海底捞杭州湖滨银泰店经理表示,门店接待人次较去年春节增长30%,今年大桌团年的家庭客人比往年要多,从初二起每天排队等位时间都是从中午12点持续到晚上12点。受返乡潮带动,银川、邢台等地的部分门店翻台率超过了8次。西安、洛阳、长沙等热门旅游城市靠近景区的海底捞门店同样翻台率大增,侧面反映了今年春节爆发式的旅游热情。其中西安的50余家海底捞中,大部分门店的翻台率都超过了5次。

新茶饮品牌同样在今年春节斩获好成绩。奈雪的茶发布春节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全国门店销量较去年同比增长达120%,部分门店增长达600%。春节期间奈雪全国销售TOP10城市中,前三位为深圳、广州和上海。同比节前,喜茶众多门店销量增长超300%,部分门店增幅达500%。

美团发布的2023年春节消费数据显示,生活服务业迎来“开门红”,假期前6天,日均消费规模同比2019年春节增长66%,北京、上海、成都、重庆、广州等地消费规模居全国前列。异地消费较去年同期增长76%,与本地消费一起迎来强劲复苏,成为拉动经济回暖的“双引擎”。春节假期前6天,全国多人堂食套餐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53%。其中,上海堂食消费最旺,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240%。异地消费较去年同期增长76%。其中,三亚、成都、重庆、大理、北京等地成为异地消费者堂食订单量最多的前5座城市。从成都吼堂老火锅、长沙文和友到北京四季民福烤鸭店,多家餐厅客流爆满,有餐厅在美团平台上呈现排队等位超过1000桌的火爆态势。

餐饮的升温也拉动酒水生意。第一财经记者对部分经销商和终端商走访发现,今年春节旺季酒水消费受到走亲访友和餐饮复苏的影响,整体快速复苏,部分大商节日销量同比增长15%。但也有受访酒商认为,春季旺季由多方面因素叠加促成,仍要关注本轮酒水消费复苏的持续性。“今年春节旺季预计有15%以上的增幅。”一家国内大型连锁酒商市场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虽然还没有拿到所有门店的数据,但从现有数据看,春节市场销售恢复要好于预期。

酒业新零售企业1919的数据显示,2023年年货节期间,1919的白酒销量同比上涨了36%,年货节中排名前几位的品牌分别是五粮液、茅台、国窖1573和恒昌烧坊。

而名酒率先回暖也是今年春节酒水消费的一大特点。节前京东超市发布《2023酒类礼盒消费年度报告》也显示,消费者选择茅台、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等名酒品牌礼盒的消费者最多,占比超50%。

山东济南酒商盛民泰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今年春节假期期间,济南当地酒水消费整体回暖,而名酒消费需求则占据了主导地位。

国泰君安最新研报显示,春节消费复苏强劲,感染后消费力快速释放及实体消费场景恢复,消费呈现出多年未见火爆场景。白酒至暗时刻已过,有望充分受益于经济和消费复苏、实现触底回升。

酒业分析师蔡学飞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春节旺季首先恢复的是以茅台、五粮液等名酒为代表的商务宴请市场,大众消费市场还在修复中,2023年白酒行业仍将维持内卷、分化的趋势。

但也有受访酒水大商对于后市保持谨慎乐观,认为今年春节旺季市场增速尚可,但也是受到一些特殊的因素推动,比如2022年底大量外地人员提前返乡;以及疫情政策调整后,被压抑了2-3年的走亲访友需求被集中释放等,后续市场复苏的持续性仍待观望。

买买买”让店商和电商均获益

购物是节假日必不可少的消费,尤其是今年春节,更多消费者进入实体店就餐、观影等,拉动一波购物热潮。第一财经记者在不少商场内看到新春促销会聚集了众多消费者。

今年春节期间,银泰百货全国门店持续营业,有超3万导购在岗值守。大年初一到初三,银泰百货全国门店客流就同比去年同期增长23%,其中银泰百货杭州西湖店、萧山店、西安开元钟楼店、仙桃商厦等多个门店更是实现了客流比去年翻倍。在喵街App,“兔”字关键词的搜索量同比去年翻了7倍。一位银泰百货的导购称:“许多来逛街的情侣、夫妻,或是闺蜜,都会来专柜询问下有没有兔子造型的设计,拍下吊坠还能请导购专门用红绳编个手链,过年的氛围感顿时拉满。”据悉,有的专柜导购一天就要编十几条红绳手链。

从1月14日~1月27日,百联股份旗下百货、购物中心、奥特莱斯三大核心业态44家门店的销售额同比(同期农历2022.1.24-2.6)增长13%,客流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春节前7天(2023.1.14-1.20),百联又一城销售达同期的2.4倍(同期农历2022.1.24-1.30),百联南桥购物中心销售实现翻两番。春节期间,中心城区恢复往日人潮,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上的第一百货商业中心和永安百货客流同比分别增长20%和40%,新开业的百联ZX创趣场以1万平米的规模单日吸客最高破4万人次。百联奥莱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消费者,上海、南京、武汉、无锡、济南、长沙、杭州、青岛等全国9家门店销售、客流同比增长均超过20%。

在实体店获益的同时,线上电商也不甘示弱。线上消费市场迎来农历兔年的“开门红”,唯品会数据显示,春节假期期间,健康相关礼品的关注度迅速走高,养生保健用品销量同比去年春节假期增长223%,补益安神用品销量增长190%。益生菌销量相比去年春节假期增长40%。95后也逐渐爱上养生,他们购买的枸杞数量与去年春节相比增长130%。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给“银发族”送去“健康”。饿了么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检测仪器/试纸、助听器、减肥瘦身药、制氧用品、调节三高的滋补品,成为销量最高的健康年货。京东数据显示,氨基酸口服液、保健酒和蛋白粉春节期间成交额分别同比增长215%、86%和70%,滋补品如阿胶销售额同比超4倍。

京东数据显示,礼盒类整个春节期间的销量持续走俏,整体同比增长超50%。其中,白酒礼盒、果脯礼盒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倍,水果礼盒、烘焙礼盒、水产干货礼盒同比增长超3倍。春节期间预制菜成交额同比增长超6倍。

阿里数据显示,围绕宠物,1月以来,“宠物年夜饭”的淘宝搜索量环比高涨42倍;年货节期间,猫咪对联单日搜索量破亿。为了让宠物一同回家过年,“铲屎官”们在京东小时购下单猫狗出行装备销售额同比增长176%,猫狗玩具、宠物美容用具、宠物医疗用品均同比增长超110%。

在电商平台年货销量增长的背后,物流也在支持。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今年春节长假期间,全国邮政快递业运行情况总体安全平稳,揽收快递包裹约4.1亿件,同比增长5.1%,较2019年同期增长192.9%;投递快递包裹3.3亿件,同比增长10.0%,较2019年同期增长254.8%,业务量稳中有升。

此外,京东数据进一步显示,2023年春节期间低线市场消费者的客单价也有明显提升。一方面,在城里打拼的年轻人返乡过年,带动了家乡的消费能力;另一方面,电商渠道的下沉和基础设施的完善进一步拉动低线级市场的消费增长。

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1月21日至27日),全国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与上年春节假期相比增长12.2%,其中,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同比分别增长10%和13.5%。

春节档票房逾67亿元,谁是大赢家

“我们影院春节档和去年同期相比,票房提高5.7%。春节假期的平均上座率维持在55%左右。”中影国际影城上海合生汇店经理王尧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因为今年的片长同比去年要长一点,所以一天可以排的场次减少了,但上座率开放后,又弥补了这个差异。”

整体来看,2023年春节档电影票房为67.58亿元,同比增长11.89%,影史排名第二,观影人次为1.29亿,同比增长13.16%。

记者从多位影院经理了解到,大年初一影院是最热闹的。2023年大年初一全国票房13.6亿,次日小跌幅收11.1亿,第三日票房稍有上升,档期内连续五天票房在10亿以上,追平2021年春节档破10亿天数纪录。

“整体来说,我们所有影院的总票房同比去年上升了一些,可以说是稳中有升。单家来看,有的生意更好了,有的却变差了。各家影院的上座率在28%-53%不等。”柏翮在成都负责了8家影院的运营,他对今年春节档整体表现较为满意。

本次春节档上映的6部影片累计票房分别为《满江红》26.06亿,《流浪地球2》21.64亿,《熊出没·伴我“熊芯”》7.48亿,《无名》4.93亿,《深海》3.59亿,《交换人生》2.9亿。《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则因特殊原因延期上映。2023年春节档呈现双头部格局,前两名影片贡献档期票房的七成以上,《熊出没·伴我“熊芯”》是“熊出没”系列在春节档上映的第6部,票房占比11.1%,也是该系列票房贡献首次突破10%。

《流浪地球2》的成功也让IMAX获益。截至1月27日,IMAX在为期6天的春节档中喜收2.31亿,创IMAX中国史上最佳春节档票房纪录,较2022春节档大增54.3%;全国票房前十的影院中,有8家是IMAX影院,其中《流浪地球2》以1.78亿票房领跑IMAX春节档;IMAX影院以仅占全国1%的银幕数票房占比达到8.22%;《流浪地球2》成为IMAX 6日春节档史上票房第三高的电影。

春节档电影背后,还有不少上市公司的身影。

春节档票房冠军《满江红》,背后最大受益者当属主控出品方欢喜传媒(01003.HK)。抖音文化、上海猫眼影业等11家公司也参与了联合出品,天津猫眼微影和中国电影(600977.SH)参与发行。欢喜传媒2018年曾与张艺谋签下6年长约,拥有对张艺谋执导的三部网络系列影视剧的独家投资权,并可将其中一部替换为电影项目。

欢喜传媒官网显示,该公司由董平、宁浩、徐峥和项绍琨于2015年联合创办,并在港交所上市。目前,其股东包括Newwood Investments Limited、哔哩哔哩股份有限公司、徐峥、宁浩、猫眼娱乐等,同时徐峥、宁浩及哔哩哔哩副董事长李旎还在该公司担任非执行董事。

中国电影是《流浪地球2》背后唯一一家参与了制作、出品、发行等多个环节的上市公司。此外郭帆影业参与了出品发行,登峰国际和中影创意也参与出品,而联合出品公司多达35家,包括北京阿里巴巴影业、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华策电影有限公司、华谊兄弟电影有限公司等。《熊出没·伴我“熊芯”》由华强方特、横店影业、万达电影(002739.SZ)等公司出品,中国电影、联瑞木马等公司发行。

总体看来,中国电影或为本次春节档最大赢家。1月20日,该公司董秘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春节档7部主要影片均由该公司出品或发行。其中《流浪地球2》由公司主出品、主发行,《满江红》《无名》《熊出没·伴我“熊芯”》《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为公司参与出品并联合发行,《深海》《交换人生》为公司参与发行。

这些出品发行方究竟能赚多少钱?第一财经记者从业内人士了解到,票房的5%要纳入“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的,还要缴纳大概3.36%的税费,剩余的91.67%,由院线、制片方、出品方、发行方继续分成。也就是说,今年春节档有61.95亿元可参与分账。而在这61.95亿中,一般情况下,影院和院线公司可拿走约57%,约35.31亿元,余下的26.64亿元则会被制片方、出品方、发行方公司分走。据灯塔数据显示,目前《满江红》的片方分账票房已达10.85亿元,《流浪地球2》片方分账票房也有8.87亿元,《熊出没·伴我“熊芯”》则有3.19亿元。

春节后首个交易日,部分4S店订单复苏

“这几天看车的人特别多,都忙不过来了。尤其是今天,之前一些有意向购车的客户开始在今天下订单。”位于保定地区的一家一汽大众4s店销售经理王正1月28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当天成交的订单达到10辆以上。相较于元旦期间每日1~2辆车的订单量,春节后工作日的第一天令王正很开心,新车交易量几乎达到日均高峰。他表示,春节休息日的这几天,销售人员轮流值班,起初几天的交易量并不大。直到最近一两天,看车的人逐渐增多,部分转化成有效订单。“客流量明显增多了,一些客户此前几天来看车,但没有下订单,这两天才开始入手。今天是工作日,车管所也开始受理上牌手续,这使一些之前来店里看车的客户开始下订单。”王正说。

按汽车市场的发展规律,春节是一年中汽车市场消费的淡季。一方面,由于要完成销量任务,厂家和经销商往往在12月份进行放利促销,在春节前透支了部分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一些潜在消费用户在春节期间会选择外出旅行或走亲访友,延后了购车时间。

今年是疫情发生以来政策放开的第一个新年,而相较于前两年,今年返乡过年的人员增加。同时随着经济回暖、消费需求逐步恢复等,一些潜在购车用户选择在春节前后购车。懂车帝近日发布的《兔年春节返乡及购车调研报告》显示,在进入疫情防控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超六成受访用户返乡过年意愿比去年更强。30.2%的受访用户春节前后有新购或换车打算,除了方便日常用车等原因。在影响春节买车的核心因素中,价格及促销、质量、品牌、用车成本、动力排在前5位。54.9%的用户购车预算在10万~20万元区间。从品牌偏好来看,28%的用户买车首选国产品牌,其次为德系、日系。因为性价比更高、资金有限等原因,9.4%的用户打算春节买二手车。

记者走访市场时了解到,为促进汽车市场消费,多家4S店在春节期间推出了促销活动。大众、丰田等旗下部分车型给出了2万元左右的优惠力度。如果购车用户选择分期付款,部分厂家还给出了两年无息的优惠政策。但相较于去年12月,春节期间的优惠力度有所收窄。

“去年燃油车享受购置税减半优惠政策,加上要冲业绩,去年12月份综合优惠力度更大一些。如果除去购置税减半优惠政策,4S店给出的优惠力度和去年年末差不多。”一汽丰田4S店销售经理刘芳对记者表示,1月28日是上班首日,一共交付了5辆车,高于春节前的成交量。

“春节前大家都没时间,大年初四开始客流量明显增大,此前大家都忙于过节没有时间到店看车,我们销售人员也放假了,每天只有一两个人值班。”刘芳表示,受疫情影响,2022年多个月份汽车销售门店冷清,用户出行受限,即便有意向购车的用户,有时到店看车也不自由。

“一般情况下,上一年年末经销商为完成业绩进行冲量。进入新的一年,尤其是首个月份,经销商往往销售任务的压力会有所降低。而在春节前用户忙于过年,4S店也较为冷清。1月已进入末尾,虽然这几天客流量大幅增加,但1月整体销售状况不如去年12月。”刘芳说。

乘联会1月28日发布报告显示,今年1月在消费前置、疫情感染和春节提前的扰动下,车市增速下行,主要厂商零售第一、二周的日均同比分别为-24%、-18%。第三周为春节前一周、工作日5天,受春节因素影响,预计日均零售与去年春节前一周持平、同比去年同期-65%。考虑到节后恢复效应及月底厂商冲量,预计第四周市场将有所回升,同比增长9%左右。综合估算,1月零售将达136.0万辆。

返乡置业回温,部分城市有望出现“小阳春”

春节假期,打工人返乡,历来是许多三四线楼市热闹起来的重要时点。在过去三年里被抑制的返乡置业需求,如今迎来了些许修复。

“销售说这个春节是3年来来访和认购最好的。”山东省鱼台县的一位购房者在春节期间到访当地楼盘,她告诉记者,当地一直就是刚需买房,如结婚买房、小孩上学、为老人改善居住环境等,投资需求较少,因此整体房价一直不高,保持在5000元/平-6000元/平左右。“正好疫情放开回家,去看看也就买了。”

第一财经记者从第三方机构获悉,在山东省济南市,万科、部分山东本地开发商旗下的楼盘春节期间来访客户在60组左右,中海旗下一项目则有超百组客户;同期,四川遂宁一项目的客户量则有明显提升,每天成交5套左右;四川南充一项目在节日期间成交逾50套。

据克而瑞调研,春节期间,35个城市的热销项目中,有超6成位于三四线城市,其中苏北、川渝等三四线城市迎来“返乡置业”高潮,多个项目去化套数均在10套以上。

“今年三四线城市返乡置业效果比较明显,毕竟好多人最近3年都没回家了,积攒了一些三四线城市的购房需求,比如阜阳、六安销售情况都比较好。”据某TOP20房企人士透露,春节小长假整体来看,来访量减少了2-3成,但业绩提高3成左右。

建业集团官微披露,受益于返乡置业,河南虞城建业新筑项目春节期间销售额突破1亿元;周口建业的案场累计到访20000+组,淮阳滨河院子单个项目115套。中骏位于广东省揭阳市的一项目在春季期间亦成交破百套。

尽管返乡置业有所回暖,但多位受访房企人士仍表示,春节期间的楼市表现并不算理想。某全国性房企人士称,有些项目表现比去年同期好一些,但整体算不上好。

据中指院数据,春节期间,代表城市新房成交规模保持低位,较去年春节假期下降约21%,恢复至2019年的75%,仅部分城市在去年同期低基数下同比出现增长。多个重点城市项目平均到访量相比于去年春节有所提升,如北京、杭州、成都、西安等城市,但购房者多保持观望,实际成交普遍相对较少。

不过,对于当前的市场表现,有华东房企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本来过年看房人就不多,像十一期间我们都是全员无休,而春节则基本上是轮班。”记者在河北某四线城市走访时发现,多个楼盘在春节期间闭门谢客,个别开放的项目也仅有两三人值班。

相较而言,春节期间的二手房市场表现颇为亮眼。贝壳研究院数据数显,贝壳50城二手房带看量较2022年春节期间提升28%;成交量则比去年春节增加了57%,1月前27日成交水平已经基本接近去年12月全月。

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认为,短期来看,供需两端政策将继续加快落实,一二线城市住房需求旺盛,有望率先迎来市场复苏,楼市“小阳春”或将在少数城市出现。

手机、PC、家电销售遇冷

春节是传统的消费旺季,从时间上看,每年的开春都是渠道商“销货”的好时间,一般情况下,从上一年的12月开始,手机厂商就会将店面物料、户外物料准备就绪,而代理商则能在春节大促中赚得盆满钵满。

有渠道商对记者表示,5G换机潮刚启动时,一年前三个月的利润有时候能够占到全年的一半,但从今年乡镇渠道来看,这个春节却显得有些“冷清”。

广东云浮新兴的一名手机渠道商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市场仍处于“冰点”阶段,从店面情况来看,今年元旦的销量仅有去年的30%,春节期间同比去年下降了50%。

“门店客流比较少,人们的消费心理变得更加谨慎了,还有另一点,产品功能没有太大的创新和卖点,虽然都是5G手机,但和4G相比,消费者对新功能的感知并不强烈。”上述渠道商对记者表示,折叠屏在价格上相对较高,适合的人群有限,从销量角度来看,还需要靠其他产品带动。

刘亮原来是云南曲靖的一名手机卖场导购,他对记者表示,过往手机品牌厂商更多的布局在于消费者如何能够便利地买到产品,手机品牌的导购员也有着不错的销售提成,但现在市场逐渐走向饱和,不少导购员转型开始做二手手机买卖以及维修手机等生意。

1月28日,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报告显示,中国智能手机销量2022年同比下降14%,达到十年来的最低水平,也是同比销量连续第五年下降。其中,2022年第四季度下降15%。Counterpoint Research指出,中国的智能手机销售可能会在2023年第二季度显示出积极增长,但整体市场情绪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复苏。因此,预计2023年智能手机销售略有复苏但不会出现爆炸性增长。

手机消费信心仍待恢复,但从运营商提供的数据来看,手机拜年相关业务流量数据进一步提升。根据梧桐大数据显示,截至1月25日(初四),全国移动用户累计迁徙4.1亿人次。同比增长57.2%。除夕、初一移动用户电话拜年累计27.1亿次,同比下降2.3%,但短视频流量热度达到顶峰,大年初二单日上传流量近6000TB。

Cic咨询总监赵晓马表示,春节期间的短视频经济的繁荣是5G日均流量增加的原因。此外,春运、春节期间的拜年祝福和假期内的出行活动都为5G流量消费提供了多元化的场景。

除夕、初一两天微信红包参与次数突破1亿大关,短视频和朋友圈成为了年轻人云交际的主要方式。中国移动方面表示,截至1月27日(自1月20日上线),中国移动数智人视频彩铃拜年新玩法累计体验人数超1.1亿人,数智人大拜年视频内容播放次数超5.5亿。

中国联通的春节通信大数据显示,从网络流量维度来看,全国5G日均流量同比提升60%左右,除夕当天流量达到春节期间最高值,同比提升超过60%。5G流量的大幅增加,反映出5G正在加速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成为拉动新型信息消费的重要方式之一。

从话务量数据维度看,全国4G/5G日均话务量同比提升24%左右。除夕当天话务量达到春节期间最高值,同比提升超过45%。从移动端App日均流量来看,视频类、即时通信类、浏览下载类为主要流量消耗应用类型。其中,日均流量Top应用为抖音、快手、腾讯视频、哔哩哔哩、西瓜视频。

与线下手机销售情况类似的还有PC市场和部分家电市场。

1月26日记者实地走访了南京规模最大的数码广场。“是来修电脑的吗?”令人意外的是,当记者刚踏入南京华海3C数码广场内的一家联想专卖店时,店员率先询问的内容是售后服务而不是产品介绍。这是数码广场内为数不多的春节还在营业的专卖店。

“现在年轻人大多是选择在线上购买笔记本电脑,懂一点的看看参数就直接下单了,不懂的找朋友咨询一下也就买了,线下专门看的很少,春节期间更少。”一位刘姓店员向记者表示。

记者从该店员处了解到,受到疫情的影响,目前笔记本电脑的消费市场依旧保持着疲软的状态,叠加上原本一月就是笔记本电脑购买的淡季,春节期间不少门店接待售后服务的频率要比接待产品咨询的高。

另一家戴尔专卖店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春节期间,门店销售的显示器数量都要高于笔记本电脑。

“在春节期间笔记本电脑一般都会推出一些折扣促销,目前看下来,游戏本的销量要好于办公本。”小刘说。据介绍,联想目前卖得最好的一款产品是拯救者系列y9000p,而用于移动办公和家庭网课等场景的笔记本销量相对逊色。

围绕家电销售的情况,重百电器相关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说,重庆在2022年的11、12月受疫情的影响较大,而家电的刚性需求还在。春节期间,重百电器直营店销售额同比增长36.67%。通过参与“成渝消费节”,拉动巿场复苏。很多家庭开始新家的规划,重百电器推出地暖、中央空调等的促销活动,拉动空调销售额同比增长270%,其它家电品类的销售也有较好增长,其中又以手机、彩电表现尤为突出。

武汉工贸董事长李丰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今年除夕到初三,武汉工贸电器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2%,其中电脑的销售收入同比下降50%,厨房电器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0%,其它品类的销售收入均同比下降。李丰认为,宏观经济受到过去3年疫情的影响,在放开后,今年春节期间吃喝、旅游消费很猛,而电器消费疲软甚至出现消费趋于低端的现象,厨电销售增长主要靠更新消费拉动。

华南地区一位空调经销商也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2022年12月到2023年春节,零售与去年同期相比有差距。一方面是疫情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消费者对价格更敏感。

(图片摄影:任玉明;文内王正为化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