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25年来按时足额地兑付了各类的债务,过去没有,现在不会有,将来也不会出现任何违约事件。”
2021年8月,荣盛发展董事长耿建明在中期业绩会上的承诺言犹在耳,而仅仅过去1年多的时间,这个承诺就被打破了。
1月30日,民生银行公告称,荣盛发展旗下的一款债券“20荣盛地产MTN001”截至到期日2023年1月23日,未能足额兑付本息,构成违约。这款债券在去年7月份已经展期过一次,半年的窗口期过后,荣盛仍然没能改变结局。
(资料图片)
自从华夏幸福出险之后,荣盛发展就成为河北房企的代表,2017年以来环京限购政策不断加码,荣盛发展也同步开启全国化扩张战略,以实现区域布局均衡。
3年时间,其开发的业务已经伸展到辽宁、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江西、浙江、安徽及重庆等14个省、2个直辖市、1个自治区,布局全国50余个城市,涉及项目300余个。
近两年,荣盛发展的业绩也保持增长。但近两年,随着商票和信托相继出现违约传闻后,外界对荣盛的公开债务违约也议论纷纷。尽管荣盛发展几经腾挪,也没能逃过同样的命运。
几乎在公开违约的同时,其申请的股权融资也已经获得受理,目前荣盛发展一年内到期规模超20亿元,在较为宽松的政策下,其面临的局面或许并没有华夏幸福那么复杂。刚刚倒下的河北王,在跟时间赛跑。
迟来的违约
从公开市场看,荣盛此前已经陷入商票和信托违约的风波中,但公开债务逾期确属首次。
民生银行的公告显示,“20荣盛地产MTN001”发行于2020年7月22日,当前余额9.4亿元,票息7.22%,发行期限3年。
2022年7月,荣盛发展“20荣盛地产MTN001”及“20荣盛地产MTN002”展期议案获得通过,“20荣盛地产MTN001”到期日调整为2023年10月23日。
按照约定,2022年7月23日起的15个月内,荣盛发展分期完成本金兑付,即分别于2022年8月23日、2023年1月23日、2023年4月23日、2023年7月23日、2023年8月23日、2023年9月23日和2023年10月23日兑付本金的6%、5%、5%、10%、10%、10%和54%。
也就是说,荣盛发展在第二期兑付时就力不从心了,他们曾申请对上述债券进行二次展期,但未能成功。
而在美元债领域,荣盛发展其实也一直走在违约的边缘。
2022年11月,荣盛发展就将旗下的两只美元债RISSUN 9.5 03/16/23、RISSUN 9.5 09/17/24展期。而这两只美元债也是荣盛发展在2022年初交换要约而来的。
从荣盛发展的操作看,频繁对旗下债券进行展期,不过是以时间换空间,但对外界来说,已经传递出危机的信号。
有资本市场人士向《凤凰WEEKLY地产》表示:“一般债务置换、展期就是广义上的违约,荣盛发展的美元债完成置换,第一笔今年3月也要到期,但现在要求利息延期6个月。”
这与荣盛发展的财务状况恶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尽管还未发布2022年年报,但荣盛发展已经预计归属股东净亏损190亿元-250亿元,扣非后归属股东净亏损193亿元-253亿元。
这也使得荣盛发展收到了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关注函,要求其结合所处行业环境、公司经营情况、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等,说明公司业绩亏损同比大幅增加的原因及合理性,以及收入、净利润的变动趋势是否偏离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
当然,荣盛发展坚持到现在也是有意义的,因为监管部门对于房企融资已经出台了诸多利好政策,在股权融资放开后,荣盛发展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申请已经在2月1日获中国证监会受理。
而在河北省,相比于政府花了大力气帮助华夏幸福进行债务重组,还未出险的荣盛也在项目上获取部分支持。在上一轮的保交楼纾困中,荣盛的香河花语城等多个项目也获得了支援。
2022年8月15日,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宇骏在调研了部分停工项目后,召开了一场房企座谈会,参会的房企就包含了荣盛发展。
但从实际效果看,荣盛想要走出债务泥潭,还是得依靠自身。
河北王走向落寞
华夏幸福和荣盛发展,王文学和耿建明之间,是河北房企之王多年来的对决。
京津冀楼市一片欢腾的那几年,谁也没有想到,两个走不同道路的河北王,会双双倒下。
耿建明本来是江苏南京人,工程兵出身的他从1998年开始涉足房地产,凭借颇具特色的户型和成本造价的优势,其打造的项目方州花园在南京大获成功。之后,他将房地产业务扩展到河北,承接了廊坊的旧改项目。
随着地产业务的风生水起,外界也出现了很多关于耿建明的段子。
这些段子多是宣扬他军人出身的艰苦朴素和家国情怀,比如,为了节省1.5元的三轮车费,徒步走了3公里回家,反而用这1.5元买西瓜请创业的兄弟吃;把公司捐给国家建设航空母舰等等。
这些传统的宣传话术与其企业一样,并没有走出新的道路,荣盛在高周转扩张的房地产老路上疾驰着。
2016年,荣盛发展销售规模破千亿,但紧接着就遇到了环京楼市的调控。在华夏幸福遭遇债务危机后,荣盛依旧在扩张规模,并实现了反超。
2020年,荣盛发展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1210亿的销售目标,年度计划完成率达105%。2021年,荣盛发展实现了1345亿的销售额,再度完成了既定目标。
但这并不代表荣盛发展的安全,从2019年,荣盛发展的利润就开始下滑,2021年,更是直接亏损49.5亿元,2022年,亏损扩大至190亿到250亿元。高营业成本或是导致荣盛发展营收净利润出现相驳的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
2021年,耿建明意识到规模化扩张的风险,提出了放弃规模抓回款。
然而,2022年,随着市场下行,荣盛发展的现金流压力更大了。2022年上半年,荣盛发展母公司荣盛控股多次转让股份给私募基金,粗略计算累计价格不低于9亿元。
另外,荣盛发展还公开表示将拿出估值54亿元人民币的资产包处置,但目前看来,收效甚微。
当然,房地产板块收入下滑,耿建明及其控制的荣盛控股还有其他的补血渠道。
了解耿建明的人士向《凤凰WEEKLY地产》表示:“耿建明现在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一家新能源公司——荣盛盟固利。”
公开资料显示,荣盛盟固利是中国较早一批从事新能源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及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的老兵。
2022年4月18日,项目启动会现场
荣盛盟固利的前身隶属于中信国安集团。2018年,耿建明控制的荣盛控股先是以23.22亿元的价格收购了中信国安盟固利动力34%的股权,并通过24亿元的增资扩股,实现对中信国安盟固利51.16%的股权持有,成为公司控股股东。
而为了收购盟固利,荣盛控股还将持有的荣盛发展的8000万股质押给了国联证券。
但随着新能源领域的竞争越发激烈,荣盛盟固利的业绩也并不好看,2019年和2020年,均出现亏损。
不过,从荣盛盟固利官网发布的信息显示,在房地产遭遇滑铁卢的2022年,荣盛盟固利却迎来了春天。2022年9月,其电池订单交付量同比增长了170%。
上述人士称:“虽然公司报表不赚钱,但耿建明肯定是赚的。”
历经数年,华夏幸福的债务重组初见成效,而荣盛发展才刚刚踏入债务违约的泥潭。前车之鉴在此,荣盛发展是否能少走些弯路?
关键词: 华夏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