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导提前还贷难,央行银保监会发声,房奴们反馈“有变化” 全球观热点
2023-02-17 17:10:21    腾讯网

◎ 来源 | 地产密探(ID:real-estate-spy)


(相关资料图)

◎ 编辑 | 密探财经

始于去年底的“提前还房贷潮”,如今俨然已拥堵成了一座“堰塞湖”,这背后既是首套房与存量房贷利率息差过大,又是银行考虑自身利益使然。

更重要的是,那些过去一两年背负房贷高利率压力的房奴们,内心集体涌动着“就不想给银行打工了”的一致共鸣与呼声。

再看另一端,据央行统计,1月居民存量额再创新高,各地仍在头疼怎样有效引导、刺激国内消费市场,特别是楼市。

至今,“提前还房贷”的社会舆论一直热度不减。近来,多家央媒也集体呼吁疏导降温这一民生热潮。

据最新消息,就在近日,中国央行、银保监会召开部分商业银行座谈会,要求他们“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保障客户合法权益,改进提升服务质量,按照合同约定做好客户提前还款服务”。

不过,试图“违规利用经营贷、消费贷提前还款”,将会遭到严办、惩处。

据可靠消息说,近日工农中建等多家银行已向各家分支机构下发通知,将积极响应座谈会精神。

作为房奴们来说,既然上头有了新指示,如果哪家还不积极落实,就可以打电话投诉举报。

昨晚,在地产密探头条号平台上,一位网友留言说,“邮政储蓄银行app的提前还贷申请居然神奇般的冒出来了”。从言辞看,其惊喜与激动来得太突然了。

今天早上,另一网友却留言说,“建行一直预约已满”。

同样是建行房贷,在地产密探微信交流群内,一位在成都建行准备提前还房贷的网友,一大早就发了一张来自建行APP提前还贷申请的截图,貌似已有进展了,不再是“预约已满”状态。

据该朋友介绍,今年1月中旬线下,跑到贷款行专柜填写资料,并提交了提前还款申请资料,当时在建行APP上好几天频繁操作却一直无法预约,没办法才转到线下。

一边是提前还贷潮疏导,刚有点变化,还不管说多大起色,另一边是各地银行为大额放贷进行疯狂电话推销,地产密探近来就频繁收到类似信息。

从侧面可看出,当前各家银行放贷压力也很大。反映的问题显而易见,一个是民间投资仍不活跃,对正规经营贷或消费贷需求不强烈,比如开店铺,汽车消费等,一个是央行继续天量放水。

据乘联会最新零售销量统计,今年1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达129.3万辆,同比下降37.9%,环比下降40.4%。

从细分产品看,无论是普通家用车,还是豪华品牌汽车,无论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除了极个别去年同期基数低之外,均下滑明显。

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73.81万亿元,当月净投放现金9971亿元,同比增长12.6% ,创近7年以来新高;新增人民币贷款4.93万亿元(更多来自政府投资平台),创34年同期历史最高记录!

2022年M2,增量28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21万亿元,创34年同期历史最高记录,堪称史上印钞最多的一年!

年初,中国央行相关负责人就说了,2023年预计我国通胀总体仍将温和,但要关注通胀反弹的潜在可能性。理由是:

我国M2增速处于较高位置,不排除对物价影响是发生滞后的显现。疫情防控优化后,居民消费动能会逐步释放,总需求趋于升温后也可能伴随通胀上行。

在地产密探头条号平台上,有些网友在互动交流时似乎仍很天真,说“猪肉在2018年30元一市斤。今年13元一市斤,现在1万元等于2018年5000元,怎么对比的”。

说的专业一点,金融学上有个术语,叫“货币乘数效应”。而去年以来,政府投资在“三驾马车”的投资驱动上异常明显。

作为例证,《求是》杂志近日有一篇重量级文章专门写到,“当前,民间投资预期较弱,政府投资必须发挥好引导作用,这是应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有力工具”。

既如此,那就期待宏观经济早日复苏,让企业都有钱赚,更重要的是,普通百姓也有钱赚,想花钱敢于消费。

关键词: 房贷利率 中央银行 银保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