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防止消费贷入楼市,银行不能顾此失彼
为了扩大居民消费,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管理层在信贷政策方面做出了很多调整,对消费贷、经营贷等曾经管理非常严格、门槛很高的信贷项目,监管政策也明显放宽,以适应市场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银行和消费者的共同需要。同时,为了减轻消费者负担,还不断下调消费贷、经营贷利率,特别是消费贷,一些银行已把利率下调到4%以下,比以往低了很多,比房贷利率也低了不少,从而导致部分购房者利用消费贷置换房贷,以减轻房贷负担,降低房贷成本。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完全没错。如果不进行置换,就意味着要一直背着较高的利息负担。但是,对银行来说,则出现了消费贷违规进入楼市的问题,显然是不能允许的,也是需要纠正的。不仅是消费贷,经营贷也存在类似现象,需要引起金融监管机构的高度重视,加大对消费贷发放和使用情况的检查监督,避免资金违规使用、违规进入楼市。
这是从政策层面对消费贷使用情况进行的分析,也是从政策层面对消费贷可能出现问题的关注。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并非如此简单。政策层面的问题,在很多方面并没有理顺,甚至出现顾此失彼现象。一旦政策打架,要想在操作层面不出问题,就很难的。以消费贷为例,此前的政策是严控消费贷进入楼市的,一旦发现,会严厉追责。也就是说,政策层面和操作层面都是严格要求的。
现在,不仅操作层面开始松动,银行在对消费贷的处理上,只审查贷款的发放资格,不监督贷款的使用情况,而且政策层面也出现了相互矛盾的现象,持续不断地下调消费贷等的利率,包括房贷利率,却不对存量房贷等的利率进行同步调整,导致购房者房贷利率相差悬殊,老“房奴”明显吃亏、还贷负担明显偏重,自然,也就造成这部分购房者心理极不平衡,就要想方设法提前还贷,就不可避免地会借助消费贷、经营贷等手段,其中,通过中介获得过桥贷款,再使用消费贷、经营贷等偿还过桥贷款,导致消费贷、经营贷等进入楼市。
购房者为了节约利息开支,降低房贷负担,通过消费贷等方式,置换住房贷款。从小的方面来看,是资金使用方向出现了问题,没有真正把这些资金用于其他方面的消费和经营;从大的方面来看,则容易造成宏观决策失误,会让决策者误认为资金流向了消费领域和生产领域,从而在政策制定时出现偏差,当然需要严加监管。
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想加强对消费贷等的监管,首先必须理顺政策关系,不让政策之间出现矛盾,甚至打架现象。而目前的信贷政策,尤其是房贷政策,是存在比较明显的顾此失彼现象的。其中,下调贷款利率与存量房贷利率不变的矛盾,必须解决。解决这一矛盾,也决不是让银行提高办事效率,加快办理提前还贷那么简单,而是要把政策关系理顺,让存量房贷政策也能跟上贷款政策的变化,而不能因为这是银行的既得利益,就死死抓住这块利益不放,而让“房奴”们利益严重受损,也让“房奴”们不得不做出诸多变通。
只有在理顺政策关系的基础上,再强化银行的服务工作。如果存量房贷利率也做出了同步调整,购房者依然需要提前还贷,那就是购房者的事,银行只需要在工作效率方面提高、服务质量方面提升就行。否则,银行再怎么提高工作效率,于居民而言,都没有任何好处。支持居民购房,给居民购房提供贷款服务,是为了帮助居民解决住房问题。现在,政策已经对购房者产生利益损害了,银行当然应当调整政策,而不是死守自身利益。如此,会伤了购房者的心的。为什么地方出台了这么多政策,广大居民仍然购房不热情,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住房消费也是一种生活体验,已经购房的居民体验的感觉不好,自然会传递给没有购房者,从而影响他们购房的积极性。
所以,银行在调整住房信贷政策、降低贷款利率、刺激居民购房时,一定要兼顾已经购房者的利益,而不能顾此失彼,否则,也是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不利影响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