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则“某地上调首套房贷利率”的信息再次让房贷市场掀起了涟漪。2月23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郑州地区的确有部分银行将首套房贷利率上调至4.3%,但大多数银行还是执行最低3.8%这一标准。不过,也有个贷经理坦言,“银行对外表示房贷利率最低为3.8%,但实际审批很难,最终获批利率为4.1%、4.3%的情况都有,各个银行不一样”。分析人士认为,银行调整利率且各行执行不一是根据自身经营策略的调动之举,预计短期内上调房贷利率的城市或动作大概率寥寥无几。
郑州部分银行上调首套房贷利率
房贷利率的走势一直是市场、购房者关心的话题。2月23日,有消息称,“郑州首套房贷利率进行上调”。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确实有部分银行工作人员表示,首套房贷利率出现了上调,但大多数银行依旧执行原有标准。
【资料图】
渤海银行郑州分行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该行房贷利率已上调至4.3%这一标准。但也有个贷人员表示仍未调整,该行郑州地区某支行个贷人员介绍,目前房贷利率没有变化,首套房贷利率最低为3.8%,二套房贷利率为4.6%,会存在上调的可能,但各个支行执行的标准不统一。
1月5日,央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建立新发放首套住房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长效机制的通知》决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
在此之后,郑州首套房房贷利率下调至3.8%,如今仅月余时间后,又有银行又调回至4.3%引发市场热议。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称,暂不论实际执行的房贷利率多少,至少说明,房贷利率的大环境有了一丝新变化。这是需要关注的内容,之所以产生类似的情况,或说明部分银行有类似的考虑或储备,但还不能直接理解为近期就会马上做调整。实际情况要以银行发布或最终执行的利率为标准。
北京商报记者又随机咨询了郑州地区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网点,得到的反馈均是:“未接到上调通知。”工商银行郑州地区一个贷经理表示,“我行首套房贷利率最低为3.8%,没有接到要上调利率的通知”。招商银行郑州地区某支行个贷经理也称,“暂未进行调整,我行首套房贷利率执行最低3.8%这一标准,房贷定价按照银行的标准执行,上调的情况可能会存在,而下调的概率不大”。
各地房贷短期内“涨价”概率不大
在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后,各地房贷利率迎来了一波下调。根据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春节后共有11城下调了首套房贷利率,包括郑州、天津、厦门、福州、珠海、长春、沈阳、南宁、无锡、扬州、徐州,大部分为重二线及省会城市,首套房贷利率下调至3.7%-3.9%。截至当前,共有35城下调首套房贷利率至4%以下水平。
如今,郑州地区有银行释放出房贷利率上调的信号说明什么?未来房贷是否会继续“涨价”?在严跃进看来,房贷利率的下降或上调并非敏感事件。在房地产市场行情开始出现转变的情况下,各类金融政策有所变化和调整,也都是符合预期的。当前对于3.8%的利率,需要客观去理解。此类利率是有前提条件的,即针对房价指数持续疲软的城市做出的暂时性的、临时性的、短暂性的调整,或者说是部分城市特殊阶段落实的政策,而主流的房贷利率其实还是在4.3%或4.1%。
从调查情况来看,也有个贷经理直言最低利率的房贷额度不好审批,究其原因是银行负债端承压所致。“银行要吸收存款之后再放贷,目前长期存款利率在3.4%-3.5%左右,而房贷最低利率达到了3.8%,再加上还需要缴纳税费、成本支出等,银行做的是赔本生意。所以银行对外表示房贷利率为3.8%,但实际审批很难,上调至4.1%、4.3%的情况都有,各个银行不一样。”一位个贷经理说道。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关荣雪指出,首先,银行调整利率且各行执行不一是银行根据自身经营策略的调动之举,这是市场行为,但在当前宽松政策弥漫的背景下上调房贷利率,可能也与银行自身负债端资金成本相对较高有关。
“调高利率是可预见的”,关荣雪进一步表示,随着市场逐渐复苏,各地区楼市均呈稳步回升态势,同时如果后续评估期内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上涨,应自下一个季度起,恢复执行全国统一的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因此解除阶段性支持政策后,上调房贷利率也是可预见的。另外,当前促进住房消费加速恢复对于各地发展仍较重要,因此,短期内购房环境仍呈宽松态势,预计短期内上调房贷利率的城市或动作大概率寥寥无几。进一步来讲,房贷利率上调则意味着购房者的购房成本增加,相对当前属于收紧政策,因此后续是否上调会考虑多方面因素,如楼市热度、银行可借贷额度及负债端压力等。
“当前市场不是单纯的复苏的特征,而是要关注复苏可能好于预期的特征。从这个角度看,各地房企、购房者等看待房地产政策,更是需要密切关注变化较快的市场行情。基于行情做出政策调整,总体是符合预期的,同时也要充分用足用好目前既有的房贷政策,防范产生‘再等等、再看看’的观望情绪。”严跃进如是说道。
北京商报记者 宋亦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