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开业的家乐福北京创益佳店,是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大卖场。 (南方周末记者 梅岭/图)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南侧,是一栋营业面积八千多平方米的两层白色建筑,这是1995年开店至今的家乐福北京创益佳店。它不仅是家乐福中国的第一家门店,也是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大卖场。
【资料图】
这里曾经“人山人海,彩旗飘飘”。在购物体验只有农贸市场、国营商店的1990年代,家乐福过万的SKU(最小存货单位)、开架自选的模式,冲击着中国消费者的神经。
1959年,家乐福集团创立于法国,是大型综合超市概念的创始者,欧洲第一大零售商。1995年进入中国,采用合资方式,28年间将门店开到中国的绝大多数城市,高峰期,家乐福在中国拥有超过300家门店。
零售业的老兵“超市老万”,原名万明治,他在1998年加入家乐福,曾担任家乐福高管。在他的回忆中,当时每天收市后,货架都被扫空,一天的营收能有几百万元。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创益佳店,曾是中国零售人心目中的朝圣之地。”
二十八年过去,2023年2月中旬,南方周末记者来到此处。门口堆积着的购物车,已布满了斑驳的裂痕,随意堆放在入口处。生鲜区、冷藏区、熟食区等货架大面积空置。下班时间,消费者却屈指可数。空旷的环境中,购物车推动的声响显得十分刺耳。
在部分货架上,会贴上“此商品不可用购物卡付款”的提醒。对于不能用的原因,该店工作人员表示,“系统升级就这样”。这让耳闻“家乐福快要倒闭”前来刷购物卡的消费者们十分不满,“不能用就不买了”。
一字排开的十几个收银台,在这天只开了两个,自助收银区全部关闭。这家中国大卖场的鼻祖店,和家乐福多家分公司一样,除了货架空置、购物卡受限外,已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
对于眼下状况,家乐福方面回应南方周末记者称:受疫情影响,部分城市战略调整,引发退出中国的谣言,再加上不法黄牛的推波助澜,导致购物卡挤兑,家乐福采取了临时限购措施。因挤兑、抢购造成的供应链压力,需要一个缓冲调整的窗口期。
处处是欠款
打开天眼查搜索“家乐福”的相关公司,会发现多家已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北京家乐福商业有限公司、家乐福(中国)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家乐福(上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此外,沈阳、深圳、河北保龙仓、哈尔滨、重庆等地的家乐福商业有限公司也位列其中。
这些公司存在大量的买卖合同纠纷。如北京家乐福商业有限公司有1207例买卖合同纠纷;沈阳家乐福商业有限公司面临339例买卖合同纠纷,纠纷对象包括一些熟悉的品牌,如班尼路、桃李面包等。
庞大的纠纷数据背后,是众多供应商、员工、承包商们拿不到钱的困境。
在广东肇庆已经营业十余年的四会家乐福门店,发布公告称3月1日将停止营业。门店内美食一条街的承包公司,还在苦苦等待家乐福支付上百万元的欠款。
赵明是其中一位承包商,美食一条街的营业收入由家乐福代收,后者扣除相关费用后,再打款给承包公司。从2022年8月开始,他们就再也没有收到结款。赵明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我现在连信用卡的钱都还不上了。”
他提供了自己与家乐福华南区相关负责人的聊天记录,在数轮沟通未果后,赵明在胸前贴上“黑心家乐福还我钱”的A4纸,在自己曾经工作了十来年的门店中讨要货款。
江佐是在家乐福深圳某门店工作了9年的员工,他介绍,家乐福在深圳一共8家门店,2022年9月、11月各关一家,本月底又要关闭一家。
他向南方周末记者出具了所在门店关停之际,公司给员工的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其中提及,离职补偿金将分4期完成支付,分别于家乐福公司的每月工资发放日支付补偿。
同事们大部分都签署了这一协议,按照工作年限发放补偿金。“我们门店大把在家乐福十几年、二十年的老员工,最高经济补偿金是23万元/人。”
“2022年12月6日,我们部分同事接到人事电话,说公司因为要进年货,账上周转不及,补偿金由4期改为16期发放。”到了发薪日,江佐发现这笔收入的确是按照1/16发的。“我们都不接受”,他出示了一张位于广州的另一家乐福员工因补偿金被拖欠,无法返乡的图片。
在深圳从事生鲜行业十多年的王城,从2022年8月开始向深圳家乐福门店提供鲜活鱼。“从12月开始,货款就一直拖着不结算了,现在家乐福欠我们有八十多万元”,王城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他也了解深圳多家门店关停的情况,“深圳、东莞、海南等地,供应商都出现了相同的情况,能欠的都欠着。”另一位沈阳地区的家乐福供货商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家乐福欠了我们二十多万,已经提起仲裁了。”
回忆起2022年8月,王城说,家乐福深圳门店的采购主动找来合作,“这么大的超市,全国都有名,我没想到最后连本带利都回不来。”
2023年2月8日,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非诉保全审查裁定书披露,好丽友公司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要求冻结被申请人家乐福公司银行存款2274万余元或查封、扣押其相应价值的财产。法院已裁定执行。
就与家乐福的合作,好丽友公司相关负责人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一切以裁定书为准,我们没有更多信息提供。”
近一年来,全国多地家乐福陆续传出了门店关闭的消息。2023年2月17日,因长期拖欠租赁费用及水电费用,家乐福(合肥长江路店)将有序从三里庵国购广场搬离,这家店曾在开业当天创下客流量和实际购买顾客“全球第一”的业绩。
2月13日,昆明世纪金源购物中心公告称,家乐福门店因长期拖欠房租等费用,与其结束长达14年的合作关系。1月30日,家乐福长沙芙蓉店关门。2022年,11月,家乐福郑州花园路店停业,3月“亚洲最大旗舰店”北京中关村店闭店……
这些门店的关闭,也代表着家乐福彻底退出了河南、湖南等市场。
二十年前,店长月薪可达5万
“家乐福是中国零售业的黄埔军校,当年我们攻城略地般地占领了中国的主要城市。”
零售专家丁利国说自己是家乐福中国区的首位雇员,曾任中国区全国发展总监。他对南方周末记者描述,1996年初入职家乐福后,他参与洽谈了家乐福在中国各地合资公司的组建和门店拓展。
家乐福进入中国市场时,除了农贸市场,商场也基本都是国有企业,上了锁的柜台里商品贫乏。他清晰地记得,当时来家乐福北京店购物的老百姓,看着开架商品时惊讶的表情,鼓足勇气拿起一件商品后,会马上放回货架,最终他们会拣一件便宜的东西买回家,第二天或一周后,这些消费者就会重新回到店里。
“家乐福是中国大卖场的鼻祖。”“超市老万”也这样说。
大卖场模式,是以收取通道费为主的盈利模式,供应商要将商品摆上货架,就要向卖场缴纳通道费。他人生中第一个采购合同,一个SKU,收取了6000元的进场费+上架费。
当时的家乐福全球总裁提出“把供应商逼到墙角,再给一颗糖果”理论也影响深刻。这家法国企业将通道费首次引入中国,并在日后被诸多中国零售企业所效仿。
家乐福的管理,是以店长为中心的分权体系,这种模式在当时物流不发达、供应链不成熟的中国,非常有优势。“以店长为中心,要求所有任务全部围绕店长、围绕门店,因此家乐福的管理层都非常有狼性。能够快速开店,迅速占领市场,非常灵活”,丁利国说。
二十年前,家乐福一个中国籍店长的工资3万起,最高可达5万。那时家乐福实行“三高”思路——“高投入,高素质人才,高产出”。相应地,那个年代的低租金、低人工也保障了家乐福的高额回报。家乐福成了人才集聚池,政府招商引资首选,大卖场店长都是当地一把手亲自接待,可以说风光无限。
开店数、单店产出、盈利三方面的优秀表现,让家乐福一度成为中国的零售之王。上述两位家乐福早期中高层人士均提及,家乐福的一大转折,是家乐福集团的最大股东2003年飞机失事,此后它几乎成为了资本手中的棋子。2008年,家乐福被LV集团资本收购。
2010年,家乐福的盈利达到了历史的顶峰,这时候家乐福中国第一次出现了出售传闻。但次年,当“超市老万”前往法国总部时,他发现集团出售意愿又不那么强烈了,认为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太快,仿佛遍地是黄金,家乐福中国盈利又非常好,甚至把全球执行副总裁派到中国,担任大中华区总裁。
“我认为,家乐福集团当时对中国市场出现了误判”,他说。2012年中国电商飞速增长,向处于高线城市为主的家乐福发起了巨大冲击,价格战、补贴、下游盈利模式的买手制,加上百万种标品的选择,家乐福的大卖场被迅速切割走了除生鲜外的几乎所有标品优势。
电商的崛起,彻底改变了零售行业,这是家乐福衰落的根本。
丁利国也提及,家乐福的市场份额一点点被电商分割,3C、服装、百货、食品,最后是生鲜。“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零售业基于互联网、移动支付业态,不停地、快速地蝶变。”
与另一零售巨头沃尔玛相比,家乐福多年来在中国一直是“一条腿走路”。“沃尔玛的两条腿是Shopping center和山姆俱乐部,但家乐福只有大卖场。”“超市老万”表示。
1996年,沃尔玛旗下的山姆会员店落地深圳,但多年来仓储会员店模式在中国一直无法发展壮大。沃尔玛并未放弃,随着中国中产阶层的崛起,山姆会员店成为近年来的风口。
直到2021年10月,家乐福才尝试推出了首家会员店。此外,沃尔玛2011年入股1号店继而换取了京东股权、永辉超市2013年试水电商,与之相比,家乐福动作依然迟缓。
在上述老家乐福人看来,家乐福过去赚钱太容易了,稍微改革,遇到困难后就会回到舒适区。
1997年就从事零售业的和弘咨询总经理文志宏对南方周末记者分析,整体零售行业都在衰败,“这是时代使然,势不可挡”,只不过家乐福比较快,因为它没有围绕中国市场做足够的努力。
苏宁收购,“灵魂都没有了”
回顾家乐福进入中国的二十余年,受访者都认为,它错过了地产的黄金期,错过了互联网,也错过了仓储式会员店的红利。
丁利国表示,家乐福集团始终认为零售的圣经就是专注、是做细节,进入中国后门店采用的都是租赁模式。“早期租赁期是20年,当第一批店面租赁到期后,租金上涨,很多店不得不关门,比如上海地区。”
“超市老万”表示,2015年开始,二十年租金到期的大卖场创益佳店面临续约,80万美金/年的租金涨几倍很正常。二三十年间,房产价格涨了至少十倍,人工涨了五倍,销售额不上涨,利润何在?
2017年、2018年,家乐福中国地区的净利润分别为-10.99亿元和-5.78亿元。2018年底,家乐福中国资产价值115亿、负债138亿,已资不抵债。
2019年6月,苏宁易购(002024.SZ)以人民币48亿元拿下家乐福中国80%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对于这个价格,文志宏认为是“贱卖”,零售行业数一数二的老大哥,就卖了这么点钱。但他当时从心理上很期待苏宁能拯救家乐福。
一位不愿具名的前家乐福高层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当家乐福以48亿元卖给苏宁时,我觉得家乐福完了”。
在他看来,苏宁看重家乐福的是现金流,而非盈利。家乐福虽然亏损,但账上仍有百亿现金流,“只要不出现资金链断裂,零售业就可以好好活下去”。
2023年2月,家乐福北京创益佳店的部分货架上空空如也。 (南方周末记者 梅岭/图)
此外,苏宁看好家乐福在一二线城市的地段,以及比家电卖场低很多的租金。收购完成后,苏宁易购可以开进家乐福。该人士透露,苏宁收购家乐福后,将家电、服装等进行分割,生鲜也开始采用联营模式。
“大卖场的灵魂,就是生鲜。灵魂都没有了,苏宁收购的不过是一个大而全的空壳。”
该人士还记得,当时苏宁易购的一位高层人士对生鲜的评价是——“不就是拖个板车卖橘子吗”,这个说法令他愤怒,“这是对商业的极度漠视,就算是拖个板车卖橘子,也要知道如何采购,采购怎样的橘子。”
丁利国对这场交易也不看好,在他看来,苏宁并购家乐福后,造成人才的流失。“这场交易,是低薪酬体系的企业,去并购一个高薪酬体系的企业。”
他也认为,这场交易,苏宁买到的只有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
二十年前,家乐福店长的月薪,能达到5万元,一家卖场的投入可高达4800万元。上海家乐福古北店,是这些老家乐福人除了北京创益佳店外,都会提到的一个店。昔日年营业额10亿元的中国超市“店王”,到现在可能只有三分之一的业绩。
承包商赵明在四会家乐福门店做了十来年,他清晰地记得,这家公司的变化是从苏宁接手后开始的:曾经每个月变着花样的满减活动、真金白银的现金券现在没有了,员工补贴、团建也逐渐被取消。
“苏宁接手的第一步,就是换系统,推销苏宁的产品、让我们推销苏宁会员,我们完不成,也要拉着亲戚朋友凑人数。”赵明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他所在门店的熟食部,从几十号人到只剩下几个人,再到门店即将倒闭。
江佐也表示,员工福利在慢慢取消,过去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的员工购买卡、生日礼物,每年一次的生日旅游,都没有了。“以前的家乐福是外资,门店店长、处长薪资都很高,被苏宁收购后,据我所知,他们的薪资降了20%。”
苏宁易购入场后,在财报中披露了家乐福的具体情况:门店数从2019年的233家减至2022年三季度末的151家,营业面积从144.6万平方米缩减到99.21万平方米。2020年、2021年,家乐福中国净利润分别为-7.95亿元、-33.37亿元。
苏宁易购2022年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45.45亿元。它在财报中解释:当前公司仍处于净利润亏损状态,其中非常重要的是家乐福业务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带来规模下降较快,较高的固定租金成本难以分摊。
苏宁易购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为95亿–115亿元。截至三季度末,苏宁易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亿元,货币资金193.36亿元,流动负债合计1080.45亿元。
在上述原家乐福高层人士看来,合并后经营面临困境,其中一个原因是苏宁借给恒大的200亿收不回,现金流出现问题,挪用供应商的资金,导致货款付不出,“供应商就会挤兑,不供货。所有人都找你要钱,公司还要付租金、人工等,这是多米诺骨牌的坍塌。”
对于家乐福的问题,南方周末记者拨打了苏宁易购投资者关系电话,工作人员表示,“近期家乐福货架空置,系一些挤兑问题带来的供应链影响,我们正在解决。”这位工作人员补充,家乐福没有要破产,苏宁易购也没有放弃家乐福的说法。
丁利国认为,一家零售企业垮掉的前兆,就是商场的缺货,这意味着没有补货,会带来恶性循环。唯一的办法,是巨额资金的注入。
“十字路口”主动求变
2023年2月20日,家乐福方面放出消息,家乐福中国与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政府达成战略合作签约,推动双方在供应链、资金、商业运营等多方面的深度合作,但并未披露具体金额。
2月8日,家乐福召开了名为“开创50天”的内部会议。家乐福中国执行总裁张奎明确了家乐福“近场零售服务商”的定位,号召员工主动求变,以用户为中心、用执著拼搏的创业精神,大干50天开创新局面。
家乐福中国表示,将加速从大卖场到社区品质生活中心的转型变革。对此,家乐福方面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与此前大卖场的区别是,家乐福不仅是超市,更是一个聚焦周边3公里范围,以社区商业、社区服务、社区亲子为主的社区品质生活中心。北京、上海等地的消费者3月份即可在转型为社区品质生活中心的家乐福感受体验。
张奎在“开创50天”的会上提及,2023年是家乐福供应链转型变革升级年,一方面推进供应链模式迭代和多样化;另一方面,用开创的精神在发挥总部集采优势下,加大区域采购属地化近场供应链建设,更好适应零售行业环境发展。
2019年10月,苏宁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权交割正式完成次月,时任家乐福CEO的田睿和家乐福员工交流时曾开玩笑,“你们本来都是一群雄鹰,但是你们自己都忘掉了,过去十几年法国人把你们当‘金丝雀’养,所以你们也认为自己是‘金丝雀’。”
同一个月,田睿针对那年的双十一曾提出“创造家乐福中国新的历史,刷新业绩纪录”。三年后,田睿调任苏宁营销总部副总裁。
Carrefour(家乐福),在法语中的意思是“十字路口”。这只昔日的“零售业雄鹰”,再一次徘徊在中国的十字路口,它将去向何方,仍是待解之谜。
(应受访者要求,赵明、江佐、王城为化名。)
南方周末记者 梅岭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