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至3月,我家小孩往同一个收款方支付了3万多元用作了游戏充值。”近日,长沙市民张女士向潇湘晨报(报料微信:xxcbbaoliao)晨意帮忙记者反映,她不满10岁的女儿小雨(化名)因为玩了一款名叫“蛋仔派对”的游戏后,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陆续向广东欢太科技有限公司支付了30120元。
此前,张女士联系公司客服想要全额退款,对方只退1万余元,张女士没有接受。她又在网上进行了未成年误充申诉,被初步判定不符合未成年误充值条件。3月21日,记者致电欢太金融客服热线,客服表示,已跟进此事,将在48小时内向张女士反馈。
投诉:小孩玩游戏用手机充值3万余元,母亲不知情欲退款
(资料图片)
3月8日,张女士一查自己支付宝的余额,发现有2万多元的不明支出。她叫来弟弟一查,发现多笔款项的收款方均为广东欢太科技有限公司,每笔金额不等,少则6元,多则648元,从1月至3月,前后一共充值30120元,这让张女士非常疑惑。
询问女儿小雨后,张女士了解了来龙去脉。原来,不满10岁的小雨此前接触了一款名为“蛋仔派对”的游戏,便拿着爸爸以前的手机充值。“她爸爸患了尿毒症,目前在岳阳住院,平时主要是我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张女士说,老公生病住院后,手机卡就停机了,至今已有一年多,但手机还在用。
“女儿用那台旧手机玩游戏,但是扣的是我支付宝的钱,我也不清楚怎么回事。”张女士告诉记者,小雨玩游戏充值时,她根本不知情,自己的手机也没收到相关提示,不然她早就制止了。
3月11日开始,张女士开始申请退款。她首先拨打了欢太客服热线。“我反映了情况,对方只答应退1万多元。”张女士没有接受该方案,希望能全额退款,或退消费金额的80%至90%。随后,她又在网上进行了未成年误充申诉,被初步判定不符合未成年误充值条件。“我之前在外地打工,她爸生病后,目前没有工作。”张女士说,此事她也有失职,但目前的家庭情况让她想能多退一些。
进展:将向客服经理说明情况,48小时内反馈给当事人
3月21日下午,记者致电欢太金融客服热线,将张女士及其女儿的基本信息反映给客服后,对方称公司已于3月20日下午给张女士回电,说明了退款金额为11162元,张女士没有接受。
客服人员表示,将对张女士的情况作进一步的反馈,并于48小时内为张女士提供反馈结果。“具体情况会由我们这边的客户经理为当事人说明。”同时,客服表示,希望张女士近期留意公司的回电。
记者再三询问要提供哪些材料才能证明属于未成年误充的情况时,对方一开始称“客户经理会给当事人说明”,随后表示材料包括监护人的相应信息以及游戏的相关信息等,如证明是小孩子在玩游戏的监控视频等。
张女士表示,已经在网上看到相关的报道,将会在近期带着小孩去派出所对该事件做笔录,再考虑之后的协商事宜。
律师:小孩玩付费游戏未获家长同意追认,游戏公司应将充值返还
北京市中闻(长沙)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凯表示,不到10周岁的小孩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或者与其智力、年龄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但小孩玩付费网络游戏,将其家人的3万多元用于充值游戏的行为,既不属于纯获利益的行为,也不属于与其智力、年龄相适应的行为,且事后未获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或追认,故该行为无效,游戏公司应将充值返还。
防治游戏沉迷事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规定,对8周岁以上未满16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200元人民币。作为父母,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网络素养不足,对个人电子设备或支付密码妥善保管,教育引导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加强亲子陪伴,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潇湘晨报记者满延坤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