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银保监会网站公布了上海银保监局关于2022年保险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
根据通报结果显示,上海辖内保险业投诉共6986件,其中财产保险公司3747件,占投诉总量的53.64%;人身保险公司3173件,占投诉总量的45.42%;中介公司66件,占投诉总量的0.94%。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其中,复星联合健康上海分公司的总投诉量和亿元保费投诉量位列人身保险公司首位。其中,总投诉量为801件,亿元保费投诉量中位数为180.11件/亿元。
2022年上海保险消费投诉前十名
投诉量排在首位,这可不是一个很光荣的数据。从中我们能看出什么呢?
复星联合健康是“复星系”的一家保险公司,最大股东是上海复星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占比20%。
复星联合健康保险公司股权构成
从公司的经营情况和财务数据来看,复星联合健康是一家规模中等的保险公司,其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的保费收入分别为24.54亿元、37.14亿元和38.79亿元。
近两年,复星联合健康已经实现了扭亏为盈。净利润从2020年的-7436万元扭转为2021年的2031万元和2022年的6366万元。
在人身险业务中取得的业绩增长,对复星联合健康整体利润贡献显著。2021年,人身险业务同比增长65.3%,是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复星联合健康上海分公司在复星联合健康保险公司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保费收入占比高,增速快,对于整个公司的表现非常重要。
以2021年为例,复星联合健康上海分公司的保费收入同比增长了48.3%,超过了公司整体增长率。
所以,这次复星联合健康上海分公司的投诉数据,应该引起公司的注意,因为可以代表公司的整体形象。
客户投诉量和公司的财务状况、产品设计、销售环节等方面都有关联。
从财务数据来看,一些保险公司在产品设计、销售环节存在问题,可能会采取一些不当的行为,比如推销高风险、低收益的产品,从而追求短期的利润最大化。这种做法可能导致客户的投诉增多,进而影响公司的声誉和经营业绩。
另一方面,产品设计也是导致投诉增多的原因之一。如果一个保险产品的设计存在问题,比如保障范围不清晰、条款复杂、责任不明确等,可能会导致客户在购买和理赔过程中出现纠纷,进而引发投诉。
销售环节也是影响投诉量的重要因素。一些保险销售人员可能会采取一些不当的销售手段,比如虚假宣传、夸大保障范围等,这些行为可能会误导客户,从而引发投诉。
此次复星联合健康被投诉最多的是为一款名为“复星联合爱无忧”意外险产品,投诉的焦点集中在了新冠隔离津贴保障内容上。
该保障内容包含隔离津贴200元/天,累计不超过6000元。
2022年上海疫情期间,购买了该意外险的被保人居家隔离均达到几十天之久,但申请理赔时多数予以拒赔。
主要原因在于条款中对于新冠隔离的诠释和消费者理解的隔离并不一致。
这也不单单是复星联合健康保险一家的问题,所谓的“隔离险”都存在类似这样的宣传问题,导致理赔困难。
后来在银保监会财险部点名进行整改之后,这类“隔离险”都紧急下架或进行规范了。
现在的投诉是属于整改之前已经卖掉的保单所遗留的问题。
在保费收入逐年增长的同时,复星联合健康保险财报中同时也存在一些财务风险。
在2021年之前,复星联合健康的偿付能力都维持在150%以上。而进入2022年,偿付能力却急转直下。
以2022年四季度为例,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只有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也仅有112.02%。
而监管的红线分别是50%和100%,形势不容乐观。
复星联合健康保险公司预计将通过增资的方式来解决该问题,不过公司在2018、2019和2021年三次尝试增资都没能成功,不知道这次能否成功增资。
复星联合健康是一家较为年轻的保险公司,2017年才开业,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口碑可能还不够高。此次投诉量排名第一,也提醒了公司需要重视和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加强客户沟通和关系维护,在产品设计和销售方面加强内部监管和培训,确保产品的合规性和透明度,防范各类风险,提高客户服务质量,降低客户投诉量,增强公司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