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谢筱白
点击关注,我们一起进步
今天市场,顶着姗姗来迟的央行金融数据,与人民币汇率跌破7.17的压力,走出了“向上”的姿态。
【资料图】
这要放在一周前,想都不敢想。
要知道熊市走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空会被无限放大。
尤其是,在我们成长中有这样的经验:
成绩越不好,拖得越晚,本该在9号发布的5月中国央行的金融数据,拖到了今天。
先不说数据一塌糊涂,就这“姗姗来迟”的行为,都足以让市场浮想联翩。
“数据是不是优化了?”“优化了还那么难看,是不是兜不住了?”.......
另外人民币汇率直接跳水200个点,跌破7.17,这样的“利空”消息要放在上周,想都不敢想,会被砸成什么样?
那为啥今天大A,挺住了?
相关盘面分析我放在了次条,这里我们从政经角度来做个解读。
01
首先来说下,人民币汇率为啥会毫无阻碍跌破7.17。
这在我看来是继中美商务部碰面后,双方的“默契”,或者是某种“妥协”,双方在这个过程中各取所需。
具体流程是这样:
Step1:随着我们对外大量输出人民币,这必然导致持有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国家,持有大量人民币;
Step2:这些国家要么选择买入中国货,直接再把钱甩回来;
Step3:这些国家在市场缺美元的情况下,要么选择用人民币来偿还美元债;
Step3:美国能拒绝吗?
很难,否则就是人货两亏,那么,美国拿人民币干嘛呢?
Step4:美国只能硬着头皮买中国货,一方面手里持有大量人民币,另一方面人民币处于历史低位,哪怕用美元买也不亏。
整个流程走下来,我们会发现来,尽管看起来人民币资产在缩水,但直接拉动了我们岌岌可危的外贸产业。
这时候我们会发现,人民币贬值其实就是“阳谋”:
通过促进中国外贸,稳住相关产业,进而解决就业,改善市场预期。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美联储加息进程走到末期,美元指数的下行是确定性极高的。
过程可能震荡,但是2023年下半年来,美元指数跌破100,甚至破90,都是很大概率的事件。
这意味着:
眼下就是大量买入中国产品的最佳时机。
道理不复杂,美元高位,人民币低位,不来我们这囤货,是多不符合资本主义“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原教旨主义。
当然,大量买入便宜的中国货,也利于美国财政部作出漂亮的“财报”。
“看!我们把通胀控制得多好!”
这时候再看,人民币毫无阻力一路下行,奇怪吗?
这不是默契是什么?这不是妥协是什么?
02
这时候我们再看央行金融数据为啥会姗姗来迟?
首先要明确一点,五月的央行金融数据确实属于“垃圾”级别。
先看CPI,上涨0.2%,4月是0.1%。
看似“稳重有进”,但事实上,这样的数据完全不能看,一直在“通缩”的门线上来回蹦跶。
这里有个小常识,一旦CPI保持负增长,就意味着我们正式进入通缩时代。
而通缩意味着:所有行业都将收缩,如果在叠加全球经济低迷和出口不景气的情况下,那么苦日子......真不远了?
我们暂且不表,接着往下看:
工业消费品价格下降了1.7%,降幅扩大0.2个百分点,没啥好说的,老生常谈的消费不足。
真正要命的是:
新增社融1.56万亿,环比增加3312亿,同比减少1.31万亿。
新增贷款1.36万亿,其中居民贷款增加3672亿,中长期贷款(房贷)增加1684亿。
新增存款1.46万亿,居民端存款增加5364亿。
结构性问题很明显。
尽管贷款有所增长,但远不及预期。
老百姓预防性存款的问题,在银行降息的作用下,愈发坚定,足以说明:
预期低迷。
如此惨淡的金融数据,央行推迟发布,意外吗?
实话实说,意外!
但更意外的是——市场居然消化了这样真实存在的“利空”。
且往日“杀白马祭天”的行为,告一段落。
这又是为啥?
03
从消息面来看,很大程度上跟中美关系改善的预期有关。
毕竟,各方消息都在影射“布林肯即将来华。”
上次布林肯要来我们这里,被“气球”搅黄了,导致我们没有跟日本、韩国一样,吃到“降息”的红利;
这次布林肯刚放风,各方势力就开始暗中使坏,这不有人玩起“监听基地”......
套路都懒得换个新的,简直不走心。
一计不成,又再起一招:
昨天比亚迪在香港的四店面 3 小时内遭连环破坏,泼红油漆、打砸店面.....
这简直小儿科。
事实上,总有些人看不惯中美关系一丝丝的回暖,非要两边“杠”起来,好在中间吃完中国、吃美国......
不过这次玩得很没创意,无法达到突然袭击,舆论哗然的效果。
但反过来看:
这次布林肯来华,稳了?
否则,怎么会让他们慌成这样。
04
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懂眼下的格局:
蹲得越深,目的是跳得越高。
这时候再看央行的5月金融数据,我们会发现:
这他喵的是打算是:
先拿个“进步奖”;
如果可以顺便拿个“第一”,给大家一点点小小的“震撼”。
事实上,也只有极有冲击力的事件,才能一扫前霾,挽回眼下市场萎靡的信心。
所以,我们看到从债市、到商品市场都纷纷心领神会,走得极为强势。
尽管大A后知后觉,但也紧随其后。
那么问题来了,市场需要资金驱动,钱从哪来?
05
今天市场也给出了答案:ETF。
请各位注意:ETF市场比已经超过了主动基金,并于昨日突破1.7万亿。
今天还有一条消息:公募基金管理费用“将下调”。
两条消息对着看,我们会发现:
大类资产配置的资金,正通过etf替换原有的主动基金,进入市场。
讲道理,我觉得基金降管理费这是对的。
一年亏掉基民一万多亿,管理费却创了新高,于情于理都该下调。
但现在才下调,是不是晚了?
我一直有个观点:
购买任何主动基金(缴纳管理费的基金),都是脑残的行为。
事实上,今年的行情如此极端,就跟公募基金被赎回,受挤兑有关系。
只要是基金的重仓股,都很受伤。
无论消费、新能源、医药......只要基金参与的都惨到“爹妈不认”。
君不见,中免今年下跌44%、隆基回落34%。
稳如茅台、强如宁德时代,都因为基金的出货,走出了破位下杀的趋势。
没办法,当主动基金面临巨额赎回,持续“失血”,基金经理能做的就是——弃车保帅。
先卖能卖的、再卖不想卖的、再卖不该卖,但不得不卖的.....
卖出后,还有一点现金,为了在排名上超过其他基金经理,怎么办呢?
逮着有概念的小盘股,快进快出,一顿猛炒呗!
这么一理,是不是逻辑全通了?
06
但这里逻辑有个致命BUG!
如果布林肯他不来呢?
导致我们这边没有按预期降息呢?
07
我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
毕竟,我们看到了双方都在极限施压。
我们得有这样的判断:
即将开展实质性谈判,越是临近,极限施压越强。
这是胆小鬼游戏,看谁先眨眼睛。
否则,闲得吗?
这跟求人办事一样,求人的得有筹码,被求的也有要求,这样双方才谈得下去。
君不见,这两天回到美国的马斯克,也在频繁对对国内供应链喊话“走,老铁,去墨西哥建厂呗!”
奇不奇怪?意不意外?
来华一趟,相关合作细节一个没流出,到是产业外迁走到了前面。
显然,这又是施压。
越是这样,越说明:双方纠缠极深,所图必大。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拜登领导下的美国政府,完成了川普打嘴炮时,许诺的“目标”。
美国海关数据显示:美国进口数据中,中国从之前的稳居第一,滑落至如今的第三。
这说明一个现实:
美国能剥离中国资产的,已经完成得七七八八。剩下的都是纠缠不清,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资产。
这也意味着:双方都到了极限。
既然如此,那么布林肯来华,板上钉钉,就是天上下刀子他也得来。
而在此之前,美国势必会尽可能收集谈判的“筹码”。
08
这时候在看,马斯克喊话中国特斯拉产业链,紧跟着比亚迪香港门店被破坏。
我们会发现:
马斯克或许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重要,我们也没给出马斯克预期的筹码。
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已经完成了系统性配置。
基于此,有什么好慌的?
结语
大家有没有这种经验,人和人都是刚开始认识的时候,那种感觉是最好的。
热情又虚伪,新鲜又浪漫。
但时间长了,双方都开始相互“琢磨”的时候,是最无趣的。
这时候保持距离,哪怕再撕,也不妨碍双方,未来可以坐下来感怀人生。
“总是青涩不及当初,聚散不由你我。”
“所谓别来无恙,你来了,我无恙。”
Ps:今天的盘面分析放在了次条,请各位查收。
祝好,我是希望你们财富自由的谢筱白。
如此优质的博主,还不点赞、关注?
点赞表示态度、在看表示认同,转发表示支持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