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14日讯(记者马先震)6月12日,刚刚完成增发的能链智电又传来消息,以610万美元收购了香港最大的分布式光伏运营商香港光电89.99%的股权。
香港光电作为香港本地最大的屋顶太阳能总包商,主要专注于屋苑及工商业屋顶的太阳能项目。截止目前,通过EPC、BOT、自持等多种方式,累计建设了4MW的村屋屋顶项目和21MW的建筑物屋顶项目,占屋苑及工商业屋顶太阳能已开发市场的30%左右。
政策端:《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50》鼓励发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
(资料图片)
2021年10月,香港政府公布了《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50》(以下简称《蓝图》),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落实了“上网电价”政策,支持民间积极投资于太阳能发电等项目,鼓励善用其各自空间以发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
所谓上网电价,是指任何非政府机构或者个人计划于其处所内安装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系统,而有关系统的发电容量不超过1MW,并已经接驳到有关系统身处的区域供电的电力公司的电网,就有资格向电力公司根据特定的价值,收取上网电价。根据香港可再生能源网公布的信息显示,目前可再生能源每度电收购价依据系统发电容量不同,收购价在由2.5元至4元区间,不仅远高于常规发电电价,相较其他城市的定价也属偏高。
而且,根据《蓝图》规定,补贴的上网电价可以持续享受到2033年。可以说,香港政府为推动民间投入可再生能源发电,在政策和资金层面都提供了长久和雄厚的支持。
市场端:香港屋苑及工商业屋顶太阳能市场2026年增长至875MW
截止到2021年,香港屋苑及工商业屋顶太阳能市场空间在525MW(每年的电费收入规模在20.5亿,EPC市场规模50亿港币),而根据香港机电工程署报告显示,2022-2026年,香港屋苑及工商业屋顶太阳能市场空间将保持年复合率10.7%的增长,到2026年增长至875MW,届时EPC市场规模将达87.5亿港币,每年电费收入规模34亿元港币左右。
具体到单个项目上,目前每1kw装机的太阳能光伏建设成本在1万港币左右,以香港的日照时间计算,设备每年可以有效运行1300小时。在香港光电的分成模式中,屋顶拥有者与建设方按照3:7的比例分享电力收入,其中,建设方收取70%收益。按每度电3元计算,每度电的收益分成为2.1港币,最终每1kw的光伏设备每年可以产生2100元左右的收益,回本周期为4.6年,项目层面的IRR(资本金回报率)在17%左右,当然若使用杠杆则回报率会更高。
竞争端:重资本、重运营高门槛竞争
香港环境局局长黄锦星在去年介绍可再生能源发展成果时曾透露,环境局收到了逾2万宗太阳能安装的申请,足见分布式光伏市场的吸引力。但从竞争的角度讲,分布式光伏重资本、重运营的特性,又使得要进入这个行业并不容易。
首先,要向建设分布式光伏,必须要有充足的场地资源,这就需要企业与各大物业管理公司保持紧密的联系,与业主关系密切。这非是深耕香港市场的新进玩家能够迅速积累的资源,以香港光电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其在2018-2023年完成项目122个,装机容量21MW,而潜在开拓装机容量共约350MW,按香港机电工程署报告估算,这部分EPC费用约为35亿元港币,地位稳固。
其次,每个太阳能光伏的建设周期涉及到申请电表、上网补贴电价申请、项目设计、设备采购、建设、后期运营维修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对运营的要求极高。
最后,也是香港光电选择“联姻”能链智电的原因,无论是自持模式,还是EPC和BOT模式,都需要建设方提供前置资金入场,这就对参与者的资本流动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香以EPC和BT的商业模式为主的香港光电,就存在客户历史占款较多,现金流要求较高的问题,引入能链智电,既有未来发力充电桩市场的战略布局,也有利用能链智电上市公司地位和借鉴先进运营商模式,部分解决公司现金流问题的现实考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