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块成本卖80!眼镜片行业太暴利!
2023-07-04 11:19:33    腾讯网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World Report on Vision》显示,预计到2030年,全球近视人数将达到33.61亿人,眼镜已逐渐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工具。一片眼镜片的初始成本有多高?在创业板IPO新受理企业浙江伟星光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伟星光学”)的招股书中可以找到答案。2022年,伟星光学常规镜片成本仅为4.67元/片,一副镜片合9.34元。而在伟星光学北京办事处,卖给消费者的一副镜片的最低价格也要80元,相较成本涨幅逾七倍,这一定程度上也揭示了镜片产业链存在的暴利。


(资料图片)

终端销售人员:普通镜片80元一副

随着伟星光学创业板IPO获得受理,公司镜片的初始成本曝光。

招股书显示,伟星光学是一家专业从事眼用光学镜片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生产和销售的光学镜片产品包括不同折射率规格的常规与功能性树脂镜片。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伟星光学镜片的成本并不算高。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伟星光学常规镜片单位成本分别为4.93元/片、5.04元/片、4.67元/片,报告期内平均成本为4.88元/片,每片镜片的价格不足5元。

除了常规镜片外,伟星光学还生产并销售功能性镜片,即使功能性镜片成本相对常规镜片有所提高,但整体看也不算高。招股书显示,伟星光学报告期内光致变色镜片成本分别为5.03元/片、5.38元/片、5.17元/片。近视管理镜片系伟星光学成本最高的产品,报告期内该产品成本不断提高,分别为14.44元/片、22.64元/片、31.37元/片。

虽然存在部分自有品牌产品,但伟星光学产品主要以ODM贴牌销售为主,客户群体主要系眼镜连锁企业、镜片贸易商、终端眼镜门店、眼科医院以及区域经销商。

在了解伟星光学镜片的成本后,北京商报记者通过多方查探找到了伟星光学镜片产品的部分销售终端。其中伟星光学北京办事处,就在以配眼镜著称的潘家园。

“最普通、价格最低的伟星镜片一副要80元”,北京商报记者以消费者名义致电伟星光学北京办事处,在记者询问镜片价格时,收到了上述答复。

据了解,所谓“北京办事处”,其实就是伟星光学在北京区域的代理商。上述商家开在潘家园国际眼镜大厦8楼,据对方透露,店里不仅有伟星光学的镜片,还有蔡司、依视路等进口品牌。店里主要做镜片批发业务,但同样接受为消费者提供个人配镜服务。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不同折射率的镜片销售价格存在区别,但在招股书中,伟星光学并未就区分折射率作出披露。若公司北京办事处所卖的最普通的80元/副的伟星镜片即为伟星光学招股书中披露的常规镜片的话,按公司2022年生产成本计算,一副镜片从生产伊始到消费者手中,价格已上涨了逾7倍。

毛利率低于同行均值

虽然销售终端价格远高于成本价,不过,作为产业链中端的伟星光学毛利率并不算高,与明月镜片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从售价来看,伟星光学出售镜片产品给眼镜连锁企业等客户的价格相对偏低。招股书显示,公司常规镜片销售单价分别为6.61元/片、6.83元/片、6.43元/片。

毛利率方面,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伟星光学毛利率分别为35.36%、35.38%、40.09%,虽然呈整体上升趋势,但低于同行可比公司平均值。报告期内,同行可比公司毛利率平均值分别为44.95%、44.31%、44.21%。

其中,已成功在A股上市的明月镜片毛利率显著高于伟星光学。报告期内,明月镜片毛利率分别为54.95%、54.69%、53.97%。伟星光学表示,公司毛利率低于明月镜片,主要系明月镜片在品牌推广方面投入较多,导致品牌溢价较高。

报告期内,伟星光学营收、净利不断增加。财务数据显示,2020-2022年,伟星光学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2.59亿元、3.38亿元、3.53亿元;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2052.79万元、4724.99万元、6114.49万元。

伟星光学营收规模、净利水平与明月镜片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财务数据显示,2020-2022年,明月镜片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5.4亿元、5.76亿元、6.23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7000万元、8209万元、1.36亿元。

本次创业板IPO,伟星光学拟募集资金4.58亿元,用于高性能镜片建设项目、视光学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拟分别投入募资额3.58亿元、5060万元、5000万元。

针对公司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伟星光学证券部发去采访函,伟星光学证券部回复称,“请查阅公司招股说明书及公开披露信息”。

A股镜片赛道有望迎新

值得一提的是,自A股“镜片第一股”明月镜片上市后,A股镜片赛道一直未有新成员加入。随着伟星光学创业板IPO获得受理,A股镜片赛道有望添新玩家。

据了解,由于我国未将眼镜产品纳入医疗器械管制体系,故行业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国内镜片生产企业呈现出数量众多但规模普遍较小的格局。目前国内眼用光学镜片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依视路、豪雅以及蔡司等国际知名厂商仍然占据明显优势和主要的市场份额,本土厂商近年来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但在销售额及品牌影响力方面与国际头部企业相比依然存在一定差距。

从上市情况来看,目前,A股市场仅有明月镜片一家行业内主要企业,此外,康耐特光学在港股上市。

投融资专家许小恒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镜片行业发展起步相对较晚、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相对较弱,整体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不过,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镜片行业发展的产业政策,镜片市场有望迎来发展机遇,我国镜片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有望不断提升。

据伟星光学招股书,近年来,国内少数企业开始涉足树脂单体材料相关原料的研发和生产,目前已有部分国内厂商具备供应合成树脂单体所需核心原料的能力。伟星光学表示,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对于镜片产品的品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有助于行业内有较强技术积累且产品品质优良的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同时也会加速淘汰部分产品质量不稳定的小规模企业。

在独立经济学家王赤坤看来,树脂眼镜行业具有刚需、低成本、高毛利、易耗、重复消费、有门槛等特点,财务上表现出高成长、高利润、规模大、生命周期长的优势。

文/北京商报记者丁宁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