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周五,蚂蚁金服和腾讯财付通双双被罚巨款,蚂蚁被罚约71亿,财付通大约是30亿,合计大约101亿。
101亿当然是天文数字,加上此前被罚的阿里巴巴182亿、美团34亿,总计大约是317亿。
【资料图】
317亿看起来很多,但如果发给全国14亿人,人均不过22.6元,差不多刚够我们买一个肯德基双层美式牛肉煲,对于促进消费信心好像也杯水车薪,当然也不可能人人发钱;相对于2022年底全国70万亿城投债的规模,比例不过0.05%,也就是万分之5的比例,更是不值一提。
2.关于蚂蚁、财付通们被罚,我听过最广为流传、同时也最有趣的说法是:借呗、微粒贷的贷款规模过大而自有资本金规模过小,恐将带来巨大风险,进而影响金融系统稳定。
没错,借呗的资本金大约只有30亿,通过银行拆借融资60亿,合计只有90亿资本金,而通过借呗出借的资金,根据蚂蚁上市前招股书,2020年达到了1.73万亿规模,微粒贷同年的出借规模达到了2500亿左右,合计近2万亿,这么一说,还真是挺吓人的呢。
但是,让我来告诉你一些事实:
a.蚂蚁的借贷分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淘系平台网商贷,针对淘宝天猫商家的,京东之类电商也有,甚至沃尔玛、家乐福等传统零售商也有。蚂蚁利用的是商家资金池,水源来自于消费者付费与商家收到费用(消费者确认收货)的时间差,0风险。
b.第二种是网商银行的贷款,他的模式跟普通银行完全没有区别。
c.第三种是借呗,这是蚂蚁借贷业务真正大规模创新,也被口诛笔伐最多的部分。实际上,它几乎就不出钱,出钱的是第三方银行,他只是个撮合交易的平台,就像淘宝一样,货是商家的,借呗原本是撮合中小银行借贷与个人业务的最大渠道,收取的是获客、管理和技术服务费。
借呗的贷款利率并不低,但是它的坏账率却不高,根据上市财务数据,坏账率将将1%出头一点点,微粒贷也只有1.24%,这个数据,远低于传统银行的个人无抵押贷款业务,原因是阿里和腾讯系掌握了消费者的更多个人信息,比如你的电话、家庭住址、工作地址、消费数据、社交关系等等,当然他也因此获取了超额利润,因为不仅获客精准、成本极低,而且违约率极低——注意,这里指的是跟个人无抵押贷款比较,不是房贷那种,房贷是有抵押贷款,坏账率更低。传统银行根本做不到这一点。
另一个重要的事实是:向普通消费者借贷,如果你能掌握他们精准的用户画像,根本就是一个低风险高回报的事情。
银行真正的坏账来自哪里:地方债、某些低效率公司经营亏损、某些特殊人物暴雷产生的亏空。
2020年全年,中国华融亏损达到1029亿,千亿亏损,这再一次刷新了A股亏损记录,此前的记录由海航保持,2020年海航集团亏损640亿。
财政部持股61.41%的华融集团是如何亏掉1000多亿的呢?
华融在公告中称,由于原董事长赖小民贪污受贿及重婚案在2020年的开庭审理和宣判,集团去年对赖小民任职期间激进经营和无序扩张所造成的风险资产进行了持续的清理和处置,造成资产大量损失。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华融部分客户的履约能力下降,风险资产质量也不断下降。两大原因造成的减值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对集团经营业绩造成了如此大的影响。
2021年1月5日,赖小民因受贿罪、贪污罪和重婚罪,被判处死刑。
处置不良资产的华融,变成了不良资产本身。
而70万亿的城投债,如果违约率达到1%,给银行带来的坏账规模就会达到7000亿。
2022年以来,我们听到房地产公司债务展期的消息,应该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吧。
可是,你见过几个普通消费者从银行,或者微信支付宝借到巨额资金不还的呢?
当然,一定会有一些人违约,但是你相信普通消费者借钱不还,能冲击到金融系统稳定吗?
你又见过支付宝、微信借钱给地方城投、特定的低效企业、特殊人物们吗?
那么他们到底能有多大的风险呢?
3.我听到的另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为什么借呗、微粒贷能在中国迅速做大,国外的互联网巨头难道是傻子吗,他们怎么不做这些呢?
这就要说到另一些事实了:
我们应该都清楚,国内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是1.5%,而我们通过房贷这种普通人一生中能从银行借到最低成本的贷款,利率是4.3%,利差是2.8%。
也就是说,普通人存在银行的钱,银行作为中介,转手贷给其他人的有抵押贷款,最低也能躺赚2.8%,而我们知道,普通人和企业,大多数时候借贷的利率远不止4.3%。
在发达国家,存贷利差普遍在1%左右,我们的利差是他们的接近3倍。
3倍利差,是银行从实体经济获取的利润,这个利润也是实体经济承担的成本,某种程度上,你可以理解为是隐形的额外赋税。
正是因为有如此高的利差,才给了支付宝、微信们迅速扩大市场的机会。如果我们的传统银行利差也只有1%左右,这意味着普通人、企业的借款成本比理论上的最低成本(4.3%)要下降近一半,比实际的借贷成本(10%左右)下降75%左右,那么借呗、微粒贷们根本没有可能短期内做到这样的规模,也不可能攫取他们今天那么多的利润。
4.所以,蚂蚁、财付通为什么被罚款、整改呢,原因在每个人心中。
还有一个也许更重要的原因,如果我们看看蚂蚁金服的招股书,看看他的股东构成,了解一些投资基金背后的实控人,你会更清楚它为什么被罚,以及为什么被罚最多。
2020年马云在上海外滩那场演讲,只是整个故事的导火索,蚂蚁被整改是不可避免的,无论马云是否讲话,或者讲什么。
5.还有一个明显的误读:借呗的规模2020年1.73万亿,彼时余额宝的规模大约2.54万亿,蚂蚁就是拿这些余额宝的资金去放贷,赚的差价。余额宝当时也不过3%左右的利息,而借呗最高可以达到18%利息(万五日息),无本万利。
借呗利率确实不低,但是蚂蚁不可能拿余额宝的钱出来放贷。
余额宝本质上是货币基金,它的背后是天虹基金的一款货币基金产品,其实模式跟借呗类似,都不是蚂蚁自己的钱,蚂蚁担任的只是一个获客、管理和技术服务的通道。
货币基金有严格的资金管理规定,跟P2P那种收集资金放贷完全是两码事,借呗的资金来自第三方银行,前面已经说过,此处不再赘述。
6.不要误会,我并没有觉得蚂蚁的罚款过重。
虽然疫情期间核酸造假的公司只罚款7.35万,某些银行连储户的钱都弄飞了,这些是另一回事。
具体到蚂蚁金服自身,它获取的超额利润远远超过71亿,这些罚款它完全可以承受,所以罚款结果出来后,市场松了一口气,阿里巴巴美股股价当晚大涨8%,是最好的证明。
更值得关注的,是整改的影响。
如果借呗、微粒贷们高流动性的助贷行为继续,结果会不会不一样?
如果这类服务继续扩张下去,传统银行的业务会受到影响,贷款利率和难度都应该会大幅下降,存贷利差会大幅缩窄,假设利差缩窄1个百分点,意味着整个社会的实体经济运行成本下降1%左右,千万不要小看了这1%,全年121万亿的GDP,假设其中30%有融资成本,对应的是36万亿规模,利率下降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一年3600亿的利润。
这些利润有可能进入企业账户,也可能进入居民账户,3600亿资金进行再投资或者消费,创造的价值很可能接近2万亿规模,带来大约1.7%个百分点的GDP年度增量。
想象一下,如果2023年GDP增速从5%被拉升到6.7%,而且是非常有质量的拉升?
在消费者需求不振、企业躺平、GDP增速堪忧的今天,这种价值怎么称赞,都不为过。
确实有不少人因为借呗、微粒贷背上了难以承受的负债,我身边就有亲人受到过这方面困扰,但是最终发展到违约的比例毕竟是极少数,1-2%之间的坏账率,对于无抵押贷款来说,这是一个极其出色的数据,因为他们的利率基本上在10%出头。
还有很多人说,无抵押无需审核随借随还的出现,诱使很多人背上了本不会出现的负债。
反过来说,如果传统银行能提供类似的服务,人们又何必求助于支付宝、微信呢?
而这种新的服务,是不是确实让很多普通人、中小微企业在资金周转、临时缺钱时解决了燃眉之急呢?
如果我们具备常识,应该清楚:居民部门,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过去不是,现在不是,未来也不太可能是金融系统坏账的主要因素,恰恰相反,他们一直是利润的主要来源,去看看有多少银行指望着房贷活着就清楚了。
古话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可惜,人间的事实可能是,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
爱都流向了不缺爱的人,钱也流向了不缺钱的人,而苦难,也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