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储能的火彻底被点燃。不断有初创公司对外宣布完成亿元以上投资。
(相关资料图)
据统计,近一年来,有百余家储能企业获得融资,其中超7亿元的有8家企业。获得巨额融资的企业纷纷将目标瞄向科创板,计划通过资本市场的加持尽快在行业中站稳脚跟,同时他们也成了各地政府招商引资的香饽饽,政府也通过各种政策倾斜吸引其在当地落地,补足其产业链空缺。
十亿融资,资本看重了哪些?
近期,大秦数能对外宣布公司完成B轮及C轮融资,累计金额数十亿元。这家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国内最早布局海外储能市场的企业之一。
据了解,大秦数能的此次融资由华兴资本担任两轮融资财务顾问。其中,B轮融资由优山资本领投,钟鼎资本、狮城资本、青蒿资本等机构跟投。C轮融资由中金资本旗下基金领投,LCatterton(路威凯腾)、锦秋基金、神骐资本等机构跟投,青蒿资本持续跟投。
之所以获得如此多的资本青睐,大秦储能有其自身的独特优势。大秦数能专注于海外和中国市场的用户侧储能。
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预测,2025年全球的户储装机规模可达100GWh,5年复合增长率超90%。
借助对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的前瞻性判断,大秦储能不断推出行业领先的用户侧产品,并在底层技术上坚持“双芯”战略,持续提高产品竞争力。“本阶段融资将为公司组织迭代以及品牌升级提供充足且坚实的资金保障。
"大秦数能CEO柳扬表示,本阶段融资落地后,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储能新技术、新方案的研发投入,加快工商业储能产品线、生态产品线扩充的速度,加大公司全球化拓展与全场景应用布局的步伐。
百万亿赛道资本能否分一杯羹?
其实,资本对于储能的疯狂早已开始。7月初,海辰储能宣布完成了超过45亿元的C轮融资。
这是海辰储能继2022年10月获超20亿元B轮融资后的新一轮融资。
不到一年时间,海辰储能就融了超过65亿元。还有消息称,该公司预计在2024年登陆资本市场。其市场估值将会超过250亿元。
除了新能源赛道也没有更好的赛道了。和储能源董事长兼创始人林卫星博士表示,在新能源赛道中,风电、光伏的竞争格局都已经非常明确了,但储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头部的玩家,同时它又是一个万亿级甚至十万亿级、百万亿级的大赛道。这必然引发各种资本资源涌进来,都想分一杯羹。这家公司刚刚在7月份获得了数千万元的Pre-A轮融资,聚焦大型储能系统集成及应用领域。
和储能源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聚焦发电侧、电网侧等大型储能系统集成及应用领域的初创公司,其佛山工厂已实现量产。目前,和储自主研发了第三代储能系统整机技术,实现了电池模块级全电流管理,并且成本优于目前全球市场上的同类竞品。
行业洗牌后最终会留下谁?
自2023年开年以来,储能市场的融资消息便纷至沓来。
有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31日,国内储能行业有300余家企业获得融资,涉及融资事件944件、融资金额1947亿元,参与机构达1122家。覆盖储能系统集成、PCS,锂电池和钠电池电芯及关键原材料、电池回收等储能产业链的各个主要环节。
今年以来,包括亿兰科、中储国能等多家储能领域的初创公司完成了融资,大连融科、中能科技等深耕行业多年的公司更是获得多轮投资。
最近一个多月还有多家公司对外宣布获得融资。比如:元禾能源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弘正储能完成由金鼎资本领投的近亿元Pre-A轮融资,全钒液流储能新秀星辰新能宣布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国润储能则在近日完成近2亿元A轮融资。
近期,西安奇点能源宣布完成超7亿元B轮融资,投资机构名单长达15家,其中不乏高瓴资本、宁德时代(300750)、金石投资等知名资本身影。
融资金额大,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储能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3》显示,2022年全球已投运电力储能规模累计达237.2GW,年增长率为15%;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45.7GW,年增长率80%,其中锂离子电池占据了主导地位,比重高达97%,装机规模年增超过85%。
2022年中国储能行业融资事件189件,同比增长64.3%,融资金额520.97亿元,同比下降12.2%,但仍处于高位。近10年,中国储能行业累计获得超1900亿元融资。
然而,专业人士预计,到2025年下半年左右,这个行业可能就会开始洗牌,最终留下来的估计也就20家。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