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可怜,每个人又不值得同情--简评财富暴雷
2023-08-02 13:34:34    腾讯网


(资料图)

声明:本文旨在评论一种现象,无意特指任何特定机构或特定人。有些情况也未必掌握,了解也未必准确,只是个人谈点感想,无意诋毁或指责任何人或机构。

某财富爆雷(其实把“某”去掉也问题不大)不仅是预料之中,而且是努力拖了这么久选了一个比较好的时机,可以把很多责任推给经济下行,也或者中间他们也经过挣扎努力转型,如同兽爷在网红文中引用的那句话“很努力才会沉到水下去”,终于以更大代价揭开了盖子。

首先说写公开信的理财经理(网上可以找到原文),说他用了7年时间“专业审慎”观察,终于觉得某财富是值得托付的企业。看起来这七年似乎他不在这个企业,在别的企业工作的同时,天天在观察某财富,人在曹营心在汉的坚持了七年。信里没说他是如何“专业审慎”观察的,我们姑且相信这个理财经理真心觉得公司好公司的产品好,但其实他不知道问题恰恰就出来这里,我也认识几个在我看来特别实在的理财经理,我非常相信他们在游说我买他们公司产品时不是想骗我,甚至是觉得把我当朋友给我个机会,这种真诚的代入感特别能打动人,相反如果理财经理不是真信也拉不来这么多钱,估计不少投资人就是这么被说服的,但是他们不知道其实他们没多少判断力或者判断力还远远不足,恰恰是这种人对自己所谓的“专业审慎”偏偏又特别的自信,其实他们不过是把自己的认知建立在一些诸如“央企兜底”、“二十强地产”、“福布斯老板个人无限连带”、“风控严密”、“地段还是地段”、“五重增信”、“卡脖子项目明年科创板”等等关键词上而已,他们没有能力更关键也更没有机会去做全面了解,因为他们只是这个财富产业链的一个环节,推销环节,他们自认为所有的工作其他人认真做了,所以就可以放心去推了,可能是因为团建上后仰摔的游戏太过入脑,认为应该坚信团队,但即便如此,也应该认识到自己宣讲的不过是一个自己不曾亲自验证的被别人灌输的故事,起码不要那么自信和无辜。特别是当一个工作不久的年轻人动辄就年收入过百万(有朋友提供了实例)的时候,难道不应该想想这钱来的合理吗,如同《不完美受害人》里的赵寻收了人家那么多礼物,是不是自己不经意间做了什么不该做的。

其次是投资人,特别是那些赚钱并不容易的投资人,总想着自己赚钱太辛苦了,他眼里的那些人可能挺牛,总能赚容易的钱,自己可以搭个顺风车,赚点容易的“睡后收入”,岂不知不审慎的投资简直成了对自己辛苦积累财富的“零存整取”,平时一点点的攒钱,最后一把笃定地扔到窟窿里,话应该反过来说,靠努力赚来的钱又靠运气(坏运气)赔掉。是啊,确实有时候诱惑太大了,在说别人的同时想想我自己不也是经常投资失败,有赚有赔,其实回顾总结一下算算总账如果不做任何投资,只是买个长期银行理财,收益应该比现在更好,我曾经非常以此为耻,觉得自己简直不配说是一个长期做资本市场业务的律师,后来问了几个专门做投资的朋友,发现不少我尊敬的人也是这么个账,我心理就平衡了,原来我们都逃不过这世界的无常,当你我以为是专业审慎认真思考的时候可能上帝正在旁边发笑,当你我以为努力奋斗捕捉机会时不过是在无常的世界中努力下注。投资人也应当想一想,当你收入不过月薪三两万时你拿上百万甚至几百万去投资,你真正了解你所投资的产品吗,是不是也只是信任理财经理而信任了产品,是不是也是靠几个似是而非的关键词或者道听途说的财富故事决策,你辛辛苦苦都赚不来大钱凭什么可以相信靠命运就能实现天使投资到科创板的跨越,或者说凭什么你就觉得你有这样的命。

当然更要说的是这些机构的投资管理能力。拆开来看,这些机构(并不特指某财富,因为也不掌握细节,无权评价,只是评价一种整体现象)的投资标的大概分成几类,第一类为主的是所谓固收类投资,大部分是房地产相关项目或者所谓大中型企业股权或债权,第二类是母基金,第三类是各种投资,其中也不乏一些明星股权项目。其中从行业整体看,量比较大的应该是所谓固收类,换个词其实就是“明股实债”。这类投资貌似都有“良好”的抵押或其他风险保障措施,但是稍微深入一想就可以知道,很多时候不过是“掩耳盗铃”,这种项目融资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涟漪效应或者说食物链,融资方首先是找大银行,大银行不行找小银行,小银行不行找信托、信托不行找类金融、再不行才找基金,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老板义愤填膺的讲,我如果四证齐全、负债率低、抵押充足,我干嘛不去找工行做开发贷?所以首先要意识到,基金做这类业务本身做的就是“不良资产”业务,大都是前面剩下的硬骨头,不过是砸碎了熬点骨髓汤的活,千万别以为优质资产、优质老板、优质回报的好事是通过自己的资源从天上摘了一块馅饼,明明干的是拆弹专家的活,却非要以芭蕾舞的方式推进,不踩雷往往只是小概率的运气。监管机构要求私募基金不得成为借贷的通道,你这一百个不理解,两百个不乐意,但是你们不评估一下,你们有做借贷业务的能力吗,借贷看似最简单也最复杂,银行整得这么精细都还有一定的坏账率,对于基金类主体,一无监管,二无有效风控手段,必然是久赌必输的结果,这在p2p、各类信用产品中屡屡得到验证。再说母基金,其实经常不过是想通过别人的运气为自己带来运气,再为投资人带来运气,如果都配置到优质基金里面反正倒也算不错,但是我经常感慨,如果募集这么多钱,拿这么多费用和分成,就投到诸如红杉这样的基金里面去,那这种活我不是更擅长吗,还要你们这种机构分这么多钱干嘛呢。这些机构可能说,我们这不是还有很多“卡脖子”项目了吗,确实是很多暴雷平台也都多少有些明星项目,但是他们大多不过是想分享“卡脖子”红利,期待赶快上市博取一二级市场价差,在所谓大赛道里频频下注,弄好了三倍两倍,弄不好就是为国亏钱,其实所谓“硬科技”创投,如果不是真正长期浸淫在某个技术领域或产业领域多年,哪里有多少预判产业方向提前投入赌对技术转化或技术路线的能力。可能也有人会觉得我太消极了,把人家说的似乎“一无是处”,其实也不是,我只想说,目前的财富产业还只是一种生意,而且这个生意模式的游戏规则是以销售为重心,以高管及股东方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重销售导向,以销售来设计或选择产品,客群画像也是所谓高净值人群,更准确讲是没有多少投资经验,或者最好是自认为有(这样就避免了很多客户教育的成本,一说明年科创板上市,美国封锁的卡脖子技术,马上就能心理共鸣,升起一股服务于国家大战略同时自己又能赚大钱的热血的那种)实际没有的高净值客户,这样的模式就决定了他们的产品必然是以固收为主,以卡脖子明星项目或明星子基金为辅,以短期基金为主,以中长期为辅的产品结构。在我看来,很多机构、很多商业模式,从起点上就违背了“投资者利益优先”的信义义务的根本原则。

当然很多机构不服气,包括写这个公开信的同志也不服气,觉得自己是输给了经济不好,言下之意你们要是不折腾,市场一路高歌,房价蒸蒸日上不就一切美好愿望都能实现了?其实他们不知道,GDP增长率 = 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劳动力增长率,一个后发优势经济体,在后发优势减弱,加之人口红利消退,经济增长率下降乃至大幅度下降是必然的,过去三十年的快速增长也不是中国独有,发展一段时间增速变慢中国也不会逃脱这个规律,你年年都保持两位数增长,一直这么增长,那宇宙不都是你家的了。同样的,房地产价格也不可能无重力一路高歌的,方方面面失速,社会陷入内卷几乎是必然趋势,有些人有些事不过是加速器而已。再说,你如果设计的是一个只能适应经济快速增长、房子快速去化房价快速增长的模式,本身不就是一个赌一面的缺陷模式吗

无常的世界,除了上帝,没有赢家,游戏中的每个人都看似很可怜,却又没有人值得同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