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华尔街日报》指“外国人不来了,成中国新问题”,引发关注。从可以获得的官方数据看,上半年入境外国游客的确恢复缓慢。
原因是国际航线调整审批流程相对繁琐、航线恢复率很低,入境游服务链在三年疫情防控中基本毁坏、恢复困难,民粹情绪上升、对吸引外国游客存在较大的负面作用。
(相关资料图)
在恢复入境游客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还远远不够。
一、外媒报道指“外国人不来了成中国新问题”
8月6日,《华尔街日报》记者Wenxin Fan在一篇新闻报道中指出,在中国重新开放边境半年后,赴华的国际旅客仍然寥寥无几,这是中国与西方渐行渐远的又一迹象,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造成负面影响。
前来中国的海外游客和商务人士减少,同时意味着外国人亲眼目睹中国情况和与当地人交流的机会减少,而这是缓解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一个重要因素。
该报道称,从中国全国范围看,今年第一季度旅行社入境旅游接待人次仅为5.2万(这是可获得的最新全国数据),2019年第一季度则为370万人。与往年一样,其中近一半的游客来自中国的港澳台,而非美国或欧洲等更遥远的地方。
半官方组织中国旅游协会(China Tourism Association)智慧旅游分会会长肖潜辉5月在一次演讲中表示,来自欧洲、美国、日本和韩国的游客数量都在大幅下降。
位于奥斯汀的旅游技术公司Mondee Holdings亦称,2023年上半年从北美前往中国的休闲旅游规模约为2019年同期的40%。2019年,Mondee通过旅行社和其他中介机构售出了约50万张从北美飞往中国的机票,约占当年北美飞往中国的航空旅行总量的五分之一。
二、从可以获得的官方数据看,上半年入境外国游客的确恢复缓慢
我们可以通过两个官方渠道的数据来判断如今游客的恢复程度。
遗憾的是,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次23.84亿,比上年同期增加9.29亿,同比增长63.9%;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花费)2.30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12万亿元,增长95.9%。
但入境创造外汇收入的国际游客恢复非常缓慢。
第一、上半年入境的国际游客仅恢复到2019年上半年的12.4%。
文化和旅游部统计,2019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1.45亿人次,其中上半年为7269亿人次,国际旅游收入649亿美元。
疫情的第一年2020年,我国共接待入境游客2747万人次,同比下降81%。其中上半年中国入境游客接待1454万人次,同比下降80.1%。
2021年,中国接待入境游客约1500万人次,2022年,接待入境游客约2,000万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2023年上半年国内游数据,但一直没有公布入境国际游客数据。
国证大数据根据上海公布的签证数据,估算上半年的入境游客大约为1800万人次,仅恢复到2019年的12.4%。
第二、从旅游外汇收入数据看,入境游客收入恢复到2019年的三分之一。
从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旅游项目收入来看,2019年一季度的旅游服务外汇收入为80亿美元,从2020年开始,季度的旅游服务外汇收入陡降到20亿-30亿美元。2023年一季度为28亿美元,比2022年同期增加21.7%,恢复到2019年一季度的35%。
旅游外汇收入的恢复幅度之所以比国证大数据推算的入境游客数量要好,是因为其中商务入境的游客,因跨国公司经营的需要,或者采购的需要,恢复得比纯粹旅游得游客要多,而商务游客入境后滞留的时间,比纯粹旅游得游客要长得多,所以入境后的花费自然多。
三、入境游客恢复为何如此之慢?
《华尔街日报》将我们入境游客恢复慢,归咎于风险与安全的因素,这有点夸大其词,但仍然值得我们有关部门通盘考虑相关政策。
经国证(武汉)证券研究院的分析师们与武汉几家国际旅行社得资深经营人员讨论,认为影响入境国际游客恢复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国际航线调整审批流程相对繁琐、航线恢复率很低。
交通是否便利,是国际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第一因素。在国际航班恢复问题上,与其他国家对比,我们存在显著的差距。
截止到5月份,我国的国际航班恢复率只有5.3%,不及其他发达国家75%-99%的航班恢复率的十分之一。
第二、入境游服务链在三年疫情防控中基本毁坏,恢复困难。
三年疫情防控,对旅游行业的打击极大,对旅游行业中的入境游市场,则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因为这几年虽然入境游人数还剩下1500万-2000万人次,但这部分基本上非旅游目的的商务与求学人群,他们不会为入境游企业提供任何业务收入。
三年多基本没有收入,入境游企业大量倒闭,人才流失非常严重,入境游产品服务链支离破碎。受这些因素制约,我们的入境游企业也根本无力像越南、泰国等国家一样向境外游客推广旅游产品,修复旅游市场。
中短期内入境游市场很难难以达到2019年水平,呈现“有序恢复,波动式回暖”态势。
第三、民粹情绪上升,对吸引外国游客存在较大的负面作用。
中国和海外旅游专家表示,外国游客回避中国的另一个原因是,在他们看来,我们与西方关系不如从前并趋于恶化,这让他们对赴华旅行更加谨慎。
《华尔街日报》在报道中举例称,波士顿的商业顾问Matt Kelly就表示,他有一段15年前在桂林骑自行车旅行的美好回忆。Kelly后来还曾两次前往中国,但他说现在没兴趣再去了。他说,但现在“中国似乎确实把自己描绘成一个非常反西方、特别是反美的国家。这让我很不安。”
我们肯定不同意这个观点,中国人还是友好和平的。但我们也不能否认,一些极左民粹不仅越来越多地在国内自媒体传播反西方言论,还越来越多地在国际自媒体上传播类似的观点,这肯定会引发潜在海外游客的反感。
四、在恢复入境游客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还远远不够
虽然我们与泰国和冰岛等严重依赖旅游业的经济体不同,外国游客的缺失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冲击没有那么大。
但我们要注意到,如果没有外国游客,我们的损失之一是服务贸易逆差会迅速扩大,损失之二是会失去从更正面的角度向外国人展示自己的机会,损失之三是会失去潜在的外来投资。
因此,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在7月的阿斯彭安全论坛(Aspen Security Forum)上表示,中美两国应该为对方国家游客等各界人士互访提供便利。他建议举办中美旅游高层对话会、增加客运航班,并呼吁华盛顿调整赴华旅游警示。
8月3日,公安部发布26项便民措施,其中也有针对外籍商贸人员来华签证事宜的规定。比如:对来华商务洽谈、商贸交流、安装维修、参展参会、投资创业等的外国人,来不及在境外办理来华签证的,可凭企业邀请函件和证明材料申请办理口岸签证入境。
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外国人管理司副司长贾同斌表示,这将"进一步促进跨境商贸人员往来,便利外籍高管、客商等人员顺畅高效来华开展贸易合作、考察洽谈等商务活动,有助于国内企业抢时机、抓订单、拓展国际市场、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抢占先机,更好地保障国际人员要素流通、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但仅有这些措施还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措施应该包括:
第一、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恢复国际航班;
第二、针对办理入境游业务的旅游企业,推出定向的疫情补助和优惠贷款,助力他们迅速恢复入境游供应链;
第三、在第一、第二项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文化和旅游部应适时组织入境游企业和外国游客比较关注的景点,赴海外重点市场组织推介中国旅游;
第四、舆论主管部门和自媒体平台,应重点打击发表离间中西关系的言论,阻止民粹主义抬头的趋势。
【作者:徐三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