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长江实业旗下新楼盘“亲海駅II”打7折出售的消息轰动了整个香港。一时间市场都在猜测,李嘉诚准备干什么?
然而,这种程度的动作不可能是李嘉诚的决定。因为在2018年,李嘉诚就已经宣布退休,由长子李泽钜接手。
在当初的李嘉诚退休公告上有一句十分重要的话被大家忽略了。公告说:“应董事会要求,同意出任公司资深顾问,冀为集团继续作出贡献,就重大事项提供意见。”这句话很容易被当作客套话而忽略。其实际意思是,“以后公司的很多事自己基本不管了,但重大事项上必须听我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那么,什么是“重大事项”呢?对于长和系这么大的商业帝国而言,一栋楼盘的出售定价肯定算不上重大事项。能够称得上“重大事项”的至少要达到“战略方针”、“发展方向”这种级别。
所以,仅从降价卖楼而言,是不足以判断李嘉诚真正意图的。
实际上,李嘉诚这些年的动作主要围绕一个概念——“降杠杆,囤积实力”。
而就在一个月前,长和系曾公布了一则重要消息。消息称,长和系正在与英国电讯巨头沃达丰商谈重大合并事项。合并后,沃达丰将持有合并后集团51%的股份,和记黄埔将持有49%的股份。并且,沃达丰将在未来收购总部位于香港的和记黄埔49%的股份。
这是继今年3月11日,长和系出售英国伦敦“5Broadgate”大厦物业后的又一大资产套现行为。
此外,回首过去几年,李嘉诚在不断的抛售的资产回笼资金。
2022年9月,以208亿港元出售香港波老道21号豪宅发展项目“21BORRETTROAD”。
2022年3月,李嘉诚与由麦格理集团和私募巨头KKR牵头的财团商谈一起价值150亿英镑的收购项目。交易标的是李嘉诚控制的英国电网公司。
2021年底,李嘉诚向凯雷资本出售了旗下的飞机租赁公司,涉及资金42.81亿美元。
同年,长和系以35亿元出售上海世纪盛荟广场的股份。
2020年11月,长和系宣布以100亿欧元的价格出售其在欧洲市场的电信基础设施业务。
当然,除了上述出售资产案例外,李嘉诚也有买入资产的案例。但是,总体上而言,出售资产远超买入资产。这一点从财报方面就可以看出。
根据长江实业公布的2022年财报显示,相比于2021年数据,2022年的资产项几乎全面萎缩。而最终2022年净资产却保持了正增长,其主要原因都是归功于负债减少。
总结来看的话,这几年来,在明面上,长和系的商业行为有买有卖,但李嘉诚真正在做的其实就一件事——资产变现以及把回笼的资金用于还债。
李嘉诚是一个非常传奇的人物,他被视为商界的风向标。在过去几十年来,李嘉诚成功跨越好几个行业周期,作为在大浪中能够乘风破浪的幸存者备受企业家们追捧。对于李嘉诚的高瞻远瞩,已经没有人再怀疑。当年在李嘉诚撤离内地房地产时,那批嘲笑李嘉诚的人,他们自己都消失了。
既然李嘉诚作出这种战略选择,必然有其道理。作为旁观者,只能从李嘉诚的动作反推他的思路。
正如前文所述,李嘉诚的行动主要就是,资产变现、回笼资金、降低杠杆。此举会带来的效果主要是这么几方面:
第一,强化现金流。李嘉诚在有意识的管理企业现金流,并且在当前的大环境下不断强化现金流,从而使得企业具有更强大的灵活应变能力。
第二,现金为王,灵活应变。李嘉诚囤积现金的事实在财报上虽然不突出。但仔细思考的话会发现,降低负债其实就是囤积现金。因为长和系的负债率非常低,已经低于20%。现在降低的杠杆以后时机合适,完全可以加回来。潜在的加杠杆空间其实就等同于现金资产。
第三,企业瘦身抗风险能力加强。负债降低意味着企业负担减少,虽然也伴随着资本效率下降的负面效果,但在眼下这种局势下。企业减少负债而换来的缓冲空间,会成为未来度过困境的坚实基础。
第四,便于资产转移。香港的资本项是放开的。香港账户的资金基本也是可以自由进出的。长和系持有大多为股权和地产,这类资产变现周期长、转移难度大。但如果是资金的话,转移难度大大降低。
从这些特点判断,李嘉诚正在为未来某一时点爆发的危机做准备。至于届时李嘉诚会有何种方式应对,也许是硬抗、也许是对冲、也许是转移资产……总之,在如今这种大背景下,李嘉诚方面不可能去谈什么危机、风险。但从结果上来看,李嘉诚的确在行动。有道是,不要管他说什么,要看他做什么。
当年楚汉争霸时,韩信明面上在修栈道迷惑章邯,背地里却悄悄走小道拿下了陈仓。原先章邯每天派人去监视韩信修栈道的进度,以为韩信真要这么打。可直到最后一刻,章邯才发现,原来自己上当了。
"财经姝婷说,用故事说财经"
《财经姝婷说》系列财经短视频节目
首播时间:每周五晚20点30分
重播时间:每周六中午11点50分
在深圳财经生活频道播出
欢迎关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