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降息要来了
2023-08-13 15:28:52    腾讯网

按现在的情况看,降准降息就要来了。

降准降息要来,但没法说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就像一个人生病了,要去医院看病,生病不是好事,但去医院看病是。


(资料图片)

1

七月份的社融数据公布了:

7月份新增社融为5282亿元,低于市场一致预期的1.1万亿元,也低于去年同期的7785亿元。

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459亿元,同比少增3498亿元;

M2余额285.4万亿元,同比+10.7%,增速也回落了,比6月的11.3%低了不少;

M1余额67.72万亿元,同比+2.3%,增速从6月的3.1%回落到2.3%,低于市场一致预期的3%;

新增人民币贷款3459亿元,同比少增3498亿元,明显不及预期值8480亿元,相比6月的30500亿元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并创下了自从2009年11月以来的单月新低。

另外,存款也变少了:

人民币存款减少了1.12万亿,同比多减了1.17万亿,其中住户存款减少8093亿。

这份数据透露出来的几个要点是:

1、不管居民还是企业,负债意愿仍然非常疲弱,这一点被表露的淋漓尽致。

为什么不愿意负债呢?根本原因当然是居民对自己的未来收入缺乏信心,同时企业也对自己的盈利预期有所保留。说到底,“我不认为现在借钱会有什么好的投资机会”,由此当然不愿负债。

大家都不负债,整个社会就难以信用扩张。

2、存款和贷款,双双减少,这和几个月之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去年以来一直有一个现象:存款在高速增加,而贷款增速在下降,这反映出负债意愿下降而危机意识增强。

但现在存款竟然减少了1万多亿,在历史上还是比较罕见的。存款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一个主要原因可能是大家自发在收缩自己的资产负债表,用存款还掉贷款,所以我们看到存款和贷款双双不振。而贷款的减少,根据贷款派生存款的原理,又会导致收入的减少,所以如果接下来这个螺旋不能打断的话,就会出现愈演愈烈的情形。

第二个原因,可能是因为一部分存款被吸收到了政府存款项目下,通过各种间接的方式流了过去。财政性存款增加9078亿,同比多增4215亿,同比增速从6月的-10.4%回升到-2.6%。

3、M2增速在下滑了,而M1下滑得更厉害,这直接导致M2-M1剪刀差明显扩大。

M2和M1的区别是啥?

简单理解,M2是包含纸钞现金、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在内的货币,而M1就是把定期存款去掉之后的M2。两者的差别主要就在于是否包含定期存款。

所以这两者都剪刀差走扩往往表明定期存款增加比较多,活期存款比较少,这通常意味着企业和居民倾向于保守的投资决策,也就是很多钱暂时用不到,不会去投资、扩张产能,那就去存个定期吃利息吧。

也就是常说的资金活化程度不足,投资意愿较低,市场活力较差。

2

这里简单科普一下社融和M2的关系。

社会融资总量是全国整个实体经济(包括企业和居民,但不包括金融机构和政府)获得的融资总量。

它和M2有关联,但又有不同。

本来,银行的每一次放贷就会派生M2,而银行的一次放贷又对应着企业的一次融资,所以它会同时形成M2和社融。

这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这两个指标也基本上也相当于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两边:

社融,是企业和个人的借款,记为银行的资产;

M2是企业和个人的存款,记为银行的负债。

所以在这种比较理想的状况下,社融、信贷和M2必然完全相等。

但在现实中,它们是有很大差异的。差异来源于:

银行贷款并不是企业融资的唯一渠道。

比如,某企业获得信托贷款1000万元(非银金融机构向实体企业投放),这1000万会被统计进社融里,但这个统计并不管这些信托资金的最初来源是什么,是银行表内资金购买的信托,还是银行表外资金购买的信托,还是居民直接购买的信托,它不管。

这样,直接融资增加了,社融就增加了,但它却完全不影响信贷和M2,因为直接融资不会派生M2——它只是存量M2的转移,一个人的钱转给另一个人。

另一方面,有些货币计入M2却不会计入社融。比如外汇占款,会直接形成M2却不会被统计进社融,因为它不是企业获得的融资。

这就是社融数据和M2数据并不完全一致的原因。

3

“我不认为现在借钱会有什么好的投资机会”,那是因为借钱的成本高于预期的投资收益率。

因为在现在的经济状态下,大家对未来的预期收益率降低了。

尽管预期收益率变低了,但只要借钱成本(利率)更低,那还是会刺激出来负债需求的。

所以接下来,降准降息将是摆上台面的一个选项。

社融数据发布之后,国债利率全线走低,即是对这种降息预期的体现。

这种降息既是市场本身的要求,也是政策面大概率的选项——当实体企业的盈利普遍下降,货币的利率也必须同步下降才是符合市场规律的调节动作。否则会有意想不到的后果。

现在社会各方面都要求降息、降低融资成本:

地方债,需要低息置换,以降低还款压力。

民营经济贷款明显减少,是因为贷款的成本利率高于预期的投资收益率。

还有指示要降低存量房贷的利率,那就会直接压缩商业银行的净息差,那这种损失由谁来弥补,商业银行自身能否承担或是否有意愿承担,其实背后都需要更高的层面给予利率上的补贴。

七月CPI如预期降到了负值,这就抬升了实际利率。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通胀,平时我们看到的LPR和你的房贷利率都是名义利率,如果物价指数进入负值区间的话,你的实际利率立马要上一个台阶。

实际利率才是民营经济部门考虑资金成本和投资收益的真正因素。

所以,在现有条件下,降准降息已经接近于成为一个必选项。

4

更何况,未来一段时间金融系统会面临着流动性压力:

一方面是8月MLF到期量跳升至4000亿元,而且下半年到期量持续增加。

MLF可以理解成银行向央行借的钱,这笔钱到期该还的时候,银行的现金流就会变得紧张;

另一方面,会上提出要加快地方专项债发行和使用,下半年专项债可能会在8月到9月期间集中发行,这会直接形成抽水机效应,把市场上的流动性抽干。

这可能会对传言已久的民间理财问题,形成致命一击。

最后给大家送上一份我自己整理的央行管理外汇的工具箱,并专门介绍那神秘的逆周期调节因子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另外,金融风险来到了一个拐点,更详细的讲解,我们在周一安排一场直播,告诉大家当前的形势和真正的大趋势,主要内容如下:

1、金融风险到了拐点时刻

2、社融底被击穿,降准降息要来了

3、拆解谜案:消失的外汇

4、拆解中等收入陷阱的深层规律

5、脱钩没有回头箭,影响越来越深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