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晋网红城市,柳州因为螺蛳粉“火出圈”,又因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深受业内关注,成为在广西名气不输南宁、桂林的存在。
但柳州近些年的发展,却饱受经济“失速”的困扰。
据柳州市统计局数据,柳州市上半年GDP为1471.5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与上年同期持平。去年上半年,柳州GDP为1499.95亿元,这也意味着,柳州今年上半年GDP相比去年减少28.45亿元,名义增长-1.9%。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柳州GDP为3109.09亿元,在广西仅次于南宁,位列第二,但比上年下降1.0%,也成为广西唯一GDP同比增速为负的设区市。
经济低迷也直接导致柳州在全国城市的排名下滑。2020年柳州在全国GDP百强城市中名列第83名,到2022年已下滑到第87名。两年下降4个名次,在全国GDP百强城市中并不多见。
原来和柳州体量相当的赣州、遵义等城市,GDP早已迈入了4000亿元大关,柳州被拉开了一个档次的距离。
柳州,何以至此?
柳州。图/图虫创意
工业产值大幅缩水
柳州位于广西中北部,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中央部署之下,数万人在轰隆隆的机器声中日夜建设,将柳州打造成了广西的“十里钢城”。
此后,湘桂铁路、黔桂铁路、焦柳铁路在这里交汇,柳州成为联系西南、中南等区域与华南沿海地区的重要铁路枢纽,再加上政策的倾斜、资源的聚合,柳州一跃成为西南地区工业重镇。
当时的柳州在广西一时间风光无两,“华南贸易看广州,西南工业看柳州”曾是柳州工业恢弘时期的真实写照。
柳州也迎来长达数十年的发展期。
据《柳州统计年鉴2022》,2006年柳州的工业总产值达到1087.34亿元,破1000亿元大关;2009年为2015.19亿元,跨过2000亿元台阶;到2017年更是突破5000亿元门槛,达到5122.25亿元,并在2018年达到历史最高峰5146.88亿元。
柳州的工业结构,也在经过数十年发展,形成了以汽车、机械、钢铁为龙头,化工、建材、食品、制药、新能源等产业并存的产业体系,工业门类在国家41个行业大类中涉及34个大类。
这期间,成就了如上汽通用五菱、柳钢、柳汽、柳工等耳熟能详的国民企业。
但近些年,柳州的工业发展陷入了困境。
《柳州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虽未透露2022年柳州全年全部工业总产值具体数据,但提到其比2021年下降3.6%,工业增加值下降2.3%。
据悉,2021年柳州工业总产值为4457.91亿元,较2018年高峰时期减少了约688.97亿元规模。
柳州市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柳州2023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虽然有所增长,但其第二产业增加值下降了0.2%。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柳州经济的“失速”和工业息息相关。
从柳州现有产业结构来看,工业为第一大支柱产业,因而柳州工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全年的经济表现。
汽车、冶金和机械为柳州三大支柱产业,但2022年,三大支柱行业工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10.0%。其中,汽车工业总产值下降0.3%;冶金工业总产值下降21.1%;机械工业总产值下降21.7%。
2023年柳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柳州发展中主要面临的挑战为经济稳增长压力较大,一些经济指标增速低于预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新兴产业亟待发展壮大;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不畅;服务业恢复缓慢,特别是房地产业对经济的下拉效应明显。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耀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谈到,柳州当下面临的困境,与其他老牌工业城市比较相似,其中最大的挑战是产业的转型与升级。“柳州步伐慢了一些,实体经济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没有很好融合,处于转型升级的‘阵痛期’。”他说。
柳州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编印的《柳州发展研究》2022年发表的一篇题为《柳州建设广西副中心城市对策研究》的文章曾指出,柳州面临北部湾经济区和“强首府”战略下南宁的双重挤压。
文章的作者认为,柳州还存在投资环境不优,融资渠道狭窄,创新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
他提到,柳州的城市基础设施相比沿海发达地区较为落后,工业用地储备不足,且工业用地价格对外来资金吸引力不够。政府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偏向于外来企业,对市内企业存量盘活、民间资金投资重视不够。
据柳州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8年以来,柳州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大幅下降,2020年下降1%,2021年继续下降8.5%,2022年又比上年降了7%。
而在2023年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12.8%。
前述文章作者还认为,投资环境的制约使柳州市民间资金投资不畅,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多数企业由于自身社会信用偏低、缺少足够的抵押资产、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等因素造成融资困难,导致企业技术改造投资不足,进而阻碍了柳州创新能力的提升。
新能源赛道突围
长期以来,汽车产业对柳州经济的贡献在三大支柱产业中居于首位。
据柳州2017-2022年统计公报数据,2017年柳州汽车总产值为2543.83亿元,几乎占据了柳州当年全部工业总产值(5122.25亿元)的半壁江山,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39.32 %。
但自2017年之后,该数据大幅滑坡。
2018年柳州汽车工业总产值为2274.49亿元,较上一年下降7.9%;2019年为1988.3亿元,再下降8.3%;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具体数据虽未公布,但根据柳州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较上年下降11.9%,2021年下降0.8%,2022年又下降0.3%。
因此,有不少分析认为,柳州经济低迷的症结在于主导产业疲软,而关键就在于汽车制造业。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副主任王继源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汽车产业是柳州的支柱产业,上汽通用五菱一度是全国汽车销量第一的厂家,但柳州汽车产品主要偏向中低端,传统燃油车的占比较高。近几年中国汽车产业格局变化很大,新能源汽车、国产汽车品牌逐步崛起,全国汽车版图正在深刻调整,对柳州形成了冲击。
陈耀谈到,过去几年,由于疫情,国内外多家零部件供应商停产导致汽车产业供应链一度中断,部分地区汽车产业按下“暂停键”,再加上生产销售停滞、需求疲弱、钢材等大宗原材料等价格上涨,以及汽车行业缺“芯”少电等多重影响,给中国汽车产业带来巨大冲击。
作为“汽车之城”的柳州自然首当其冲。
值得一提是,曾有业内人士寄希望于螺蛳粉产业振兴柳州。广西柳州市政府数据显示,2022年柳州袋装螺蛳粉销售收入达181.75亿元,同比增长19.6%。虽然增速并不差,但似乎距离千亿级产业还有不少的距离。
近年来,柳州也开始切入新能源赛道。在柳州市印发的《柳州市2023年二季度汽车稳增长工作方案》中,提出了为推动汽车产业生态体系建设和完善,进一步增加汽车产量,并提供千万元奖金作为鼓励。
如在乘用车方面,对2023年二季度通过加快新车型产量爬坡、提升本地产量成效显著,在二季度本地累计产量达到14万辆的整车企业,一次性奖励3000万元;对超出14万辆的增量部分按照每辆2000元给予奖励,单个企业增量部分奖励不超过3000万元。足见柳州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看重。
显然,柳州想以此助推乘用车和商用车产量,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带动整个企业产业链的稳定发展。
事实上,早在2010年,一则《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拉开了这个西南边陲省份的新能源产业的开端。
《意见》中明确提到重点支持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柳州延龙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加快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建设。
同年,五菱新能源电动货车和电动观光车开始应用到柳州的大型体育赛事中。与此同时,柳州潭中电动汽车充电站开工建设并投入使用,这也是广西首座电动汽车充电站。
2016年柳州出台《柳州市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从电池、电机、电控、整车、销售、充电、售后服务等全产业链环节,统筹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柳州是国家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和全国汽车产业示范基地,也是全国唯一拥有一汽、东风、上汽和重汽四大汽车集团整车生产企业的城市。
得益于汽车产业发展的“先天基础”,重新布局新能源汽车赛道的柳州,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也逐步崭露头角。
2020年7月,作为柳州汽车整车生产龙头企业之一的上汽通用五菱推出五菱宏光MINI EV,这款微型新能源汽车,一经上市就立即“火出圈”。
据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截至2023年1月29日,五菱宏光MINI EV累计销量突破111万辆,连续28个月蝉联中国纯电汽车销量冠军,7度登顶全球新能源单一车型销量冠军。
政策方面,柳州市出台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柳州市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暂行管理办法等十几项配套措施;技术方面,成立五菱牵头的国家级技术中心,形成微小型电动车全链条研发体系;人才方面,柳州市职业院校与32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培养人才近1.3万人。
据2023年柳州市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柳州新能源汽车产量66.7万辆、增长38.6%,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10,跻身新能源汽车产业第一梯队。
截至今年5月,柳州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16.6万辆,占全市机动车保有量的11.7%,远高于1.75%的全国平均水平。
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曾介绍:“到2025年,力争全市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产值达5000亿元以上,建设成为自主创新力强、产业体系完备、开放活力凸显、具有区域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
但目前看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并没有撑起柳州的工业。
有分析认为,虽然柳州在当地打造了“新能源汽车城”,并形成了新能源汽车城市生态圈的“柳州模式”,但其产品想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大气候”有一定难度。
与燃油车产业类似,当下的柳州新能源汽车发展同样面临着缺乏先进技术、品牌附加值低等制约因素,因此,柳州主打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主要针对三四线“下沉市场”,存在拼价走量情况。
“柳州想突破重围,技术、品牌、渠道、生态缺一不可。”陈耀说。
作者:陈淑莲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