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读者气呼呼地说,基金经理总喜欢在净值表现好的时候出来积极路演;跌麻了只敢眯着,一句话不说。
【资料图】
“你说这不是割韭菜吗?”
我想了想,好像确实有这种现象。
一位基金经理曝光度最高,访谈信息传播最广泛的时刻,往往是基金经理个人净值的相对高点,而基金净值遭遇一定逆风之后,虽然具体到每个人的表现不大一样,但总体上愿意露脸的确实会变少。
这是为什么呢?
业绩确实拿不出手,不敢说话
我刚刚做了一个统计,剔除货币、债券和ETF联接基金,成立在2022年4月26日低点之前的基金共5909只,在最近一波下跌的洗礼下,占比47.96%,总共2834只基金的净值已经跌破了去年426的低点。
等于是在一年零4个月之后,一半的基金已经比去年的熊市更熊了。
再加上今年宽基指数表现好,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930950)已经跑输了沪深300指数7个多点,基金经理的舆论环境本也越发逼仄。
大家的账户主打一个一言难尽,也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无处发泄。
这个时候,基金经理出来讲话属于自己往枪口上撞,不一定能获得基民的支持。
毕竟,现在任何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说得多了容易别误认为你在“解释”,而“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事实,事实就是罪恶”的开始,还不如“装死”,多搞搞研究算了。
“断章取义”太过分,不想说话
基金经理讲话,大多也是通过媒体的二次加工后传达到投资者眼前。
可既然要“加工”,有的大厨口重,有的大厨口轻,最后端上来的菜究竟啥味道,基金经理也不知道,万一投资者误会了,究竟是怪基金经理,还是怪加工的媒体老师?
比如说,今年年初董承非的路演讲话流出,类似“在上海1000万算穷人”的表达引发了舆论的广泛争议。
实际上,董大佬的意思是在上海房价10万、20万(每平米单价)的情况下,整个家庭资产有1000万,其实是一个穷人家庭。
人这话本来说的没错,只是被“断章取义”,误解了原意而已。
同样的,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西部利得的盛总发声“现在值得非常激进”,也引起过热议。
作为基金界的“模范女婿”,盛总在互联网有深厚的粉丝基础,所以他一发言就自带关注度,也搞得合规老师提心吊胆。
可问题在于,盛总看好的是股价足够便宜的中小盘股票,并且着重说了要远离公募抱团的核心资产。
如果有朋友只看见了“非常激进”,顺势满仓了核心资产、大盘成长,与盛总本意相悖的同时又亏了钱,那又该怪谁呢?
避免贴标签,不愿说话
还有很关键的一点,基金经理很怕被贴“标签”。
之前一批“画线派”基金经理受到市场追捧,让我们觉得他们的优势是“控回撤”,但我们知道,回撤大小其实就是个结果,很容易在某个时刻被打破。
如果看中“回撤小”的标签去买基金,对基金经理回撤小的原因没有深入研究,很容易搞得追高买顶,最后大失所望。
同理,还有一些基金经理因为在某个行业倾斜了较大的比重,容易被贴上某个行业的标签,比如“时间的朋友”、“景气度教父”...
有标签就会有“人设”,顺风时人设是“荣誉”,逆风时就容易变成“负担”。
股票市场瞬息万变,在需要做出改变时基金经理就会犹豫,究竟是该咬牙死扛,维持住“人设”,还是冒着被骂“风格漂移”的风险调一调仓。
纠结之下,可能错失了调仓的窗口,在净值上吃更多的亏。
怎么打破信息壁垒
久而久之,很多基金经理只敢在机构调研时讲一些真心话,对公众要么沉默、要么就是讲一些“官方套话”,看不出什么方向、也找不到什么亮点,甚至直接读不懂。
以前说机构投资者相较散户有信息优势,他们对公司基本面数据的追踪远非散户可比,搞得小散要么踏“利空出尽是利好”的空,要么站“利好落地是利空”的岗。
现在看不光是股票,基金投资的信息壁垒也越来越大了,FOF、投顾那些基金机构投资者接触到的调研信息比我们这些“局外人”更快更准,优势也就越大。
怎么办,有没有打破信息壁垒的方式?
也不是没有,华夏基金联合韭圈儿承办的的卓越班马上又要开课了,这回我们把城市选在了青岛。
届时,基金经理周克平将跟大家分享经济转型周期,新兴产业的投资机会。
近几个月被投资者广泛熟知、被米斯特李称为“最牛公募量化基金经理”的孙蒙,会聊聊他的“超额”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在指数基金深入人心之后,鲁亚运也会和大家讲讲如何更科学、更合理的配置。
最后北落会和各位理财师谈谈用户解套和客户陪伴那点事。
课程全程免费,差旅费自理,还是面向银行或券商的理财师朋友,报名时间是8月25日到8月31日,名额只有30个,大家赶紧报名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