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新闻《潜望》作者 罗飞 发自香港
“比想象中的人多,保险公司入职流程就走了快2个月。“李政向腾讯新闻《潜望》回忆起他3月初入职香港本地一家头部保险集团时的情形。
(资料图片)
今年2月底,李政拿到了香港高才签证并考下香港保险牌照。但相较于往常两周即可入职来说,李政的入职时间被拉长了,尽管他手上已经有订单等着签约。
当时,他所在的保险代理团队有近400人在排队入职这家保险公司,其中很大部分都是高才和优才签证持有者。
李政的入职经历只是近期高才和优才涌入香港保险业火爆现象的冰山一角。
对此,香港某头部保险公司区域总监杨帆有最直接的感受。过去的大半年中,他的团队新增了大概50名持高才和优才签证的同事,目前还有70多名高才和优才在排队等着考试和入职。
他预计,到年底其团队将会扩充至300人左右,其中高才和优才占比会超过60%。他于10年前加入了这家香港保险公司做代理,现在他的团队已有约200名代理了,并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品牌“Sailing”,中文意译为“扬帆”。
杨帆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目前申请的人预计最快可能要10月才能办完入职手续。他所在保险公司的人力部门近期也不得不为此经常加班。
2022年10月19日,香港特区政府在最新的《政府市政报告》中首次提出了“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其中除了年收入达250万港元的申请类别外,还包括全球百强大学毕业生的部分,后者也是高才计划中申请者最多的种类。
与此同时,香港政府还取消了2023年及2024年的优秀人才计划的配额。一系列政策被市场理解为香港政府的“抢人计划”。公开数据显示,疫情三年期间,香港的劳动人口流失了近20万,实际数据可能更高。
腾讯新闻《潜望》获悉,截至6月30日,赴港的高才和优才及专才等多种渠道的申请人数已经超过10万个,且获批的人超过95%来自内地。
过去这半年,到底有多少高才和优才涌入保险行业?腾讯新闻《潜望》暂未能获得公开数据。但据香港保监局的数据显示,香港持牌保险中介人数从3月底的114007人增长至7月底的116040人,4个月增加了2000人。
保险公司的“诱惑”:最高三年超400万港元奖励
到底是什么动力能够让这么多的高才和优才们“杀”进保险行业呢?李政在刚加入香港保险公司的时候也面临其母亲同样的疑问。
在其母亲看来,李政在香港大学拿的通信工程硕士学位,又曾经在腾讯和平安集团等大厂带过团队、也在上市公司做过高管,如此优秀的儿子现在却去做“没有门槛的保险”,她想不通。
李政很轻松就说服了他母亲。他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保险公司针对今年的高才和优才群体提供了非常有诱惑力的额外“财务计划包”,金额各不相同,但是大多都是两年内给100万港元起,最高可以给到三年400多万港元。
这部分补贴和高才们之前在内地的收入不差上下。这也是李政最后说服母亲的重要细节之一。
据腾讯新闻《潜望》从不同的信源获悉,香港头部的保险公司AIA和保诚集团都在今年3月之后陆续推出了针对高才和优才的“财务奖励计划“。
杨帆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保险公司一般每年都会推出相应不同的“激励计划“,在今年众多的奖励计划中,他所在的保险公司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奖励,即若是高才/优才申请人,提供过去24个月的收入证明,在经过公司审核之后,申请人可以在正常销售佣金之外,另外享受每个月最高可达8万港元的“财务预支”。
杨帆还透露称,若是能够在每个季度都按时按量完成相应的业绩的话,其所在的保险公司还会有额外的年终奖励,整个财务计划将最多持续三年(36个月)。
杨帆算了一笔账,按照其所在公司现在的“财务计划“安排,若是高才或者优才在完成相应业绩的情况下,除了应得的销售佣金外,额外最高可获得432万港元的奖励。
腾讯新闻《潜望》获悉,作为香港本地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保诚集团此前也推出相应的计划。按照保诚集团现在的“财务计划“安排,若是高才或者优才在完成每个季度39万港元保费的业绩后,除了应得的佣金外,额外将再获得超过216万港元的奖励。
这些补贴相当于公司提前支付的经费,若是高才们没有满足公司相关的要求,后者可以收回相应的补贴。但保险公司对于补贴的条款过于繁杂,腾讯新闻《潜望》暂未能获得详细的文件。
据腾讯新闻《潜望》获悉,一般来说,保险公司的佣金可占首年保费约30%左右,即今年加入的高才们按照保诚公司的各项指标完成每个季度39万保费,两年后至少可获得大概310万港元的收入。这还不包括保险公司其他的奖励计划。
一位不愿具名的新入职的保诚代理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他此前在内地的年薪不足200万港元,现在申请的前述这个高才“财务计划”,若是两年内每个季度都可以完成工作量,仅额外奖励部分就比他之前在内地的收入还要高了。
截至发稿,暂未能获得保诚集团置评。
李政告诉腾讯新闻《潜望》,他也申请了这类似财务计划包,暂时不觉得难以完成。入职保险公司的3个月以来,现在仅仅是熟人及转介而来的订单,李政已完成了近10单,超额完成了公司的KPI。这也意味着他入职这个季度,已经可以拿到比之前在内地头部公司还高的收入了。
更为重要的是,李政当下觉得卖保险的工作状态比卷在大厂里自在很多,“至少时间上是灵活的,内心也是自由的”。
杨帆对腾讯新闻《潜望》透露,早在今年2月左右,保险公司就在内部会上提醒员工留意政府的高才计划对于保险业带来的红利,尤其是招聘方面。
正因为如此,杨帆所在的保险公司从今年3月开始,一直在持续加大对于高才和优才的奖励力度,额度已经从几十万增加至最新的432万港元。
香港保险巨头之一AIA集团也出台了相关激励政策。一位在AIA集团任职近10年的保险代理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AIA是在大概4月份开始宣布针对高才和优才的“财务计划”,即若是代理人佣金一年做到多少,AIA再奖励同等的金额,但是上限是每年100万港元。每个月以补贴的形式发放,连续提供三年。
值得一提的是,和保诚集团一样,AIA的计划中,若是最后代理人并未达到目标的话,还得把之前的奖励还回去。
代理“巡猎”高才:来港其他工作的机会并不多
当下,几乎所有的保险代理们都在努力“巡猎”这些高才和优才。
按照现在保险公司的架构,每个代理人是可以从下线的收入提成,若是能够招聘到足够多的下线代理的话,则意味着自己收入也增加。
一位在港从事保险工作近10年的人士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过去这两个月,他每周都有好几天往返大湾区,主要就是寻找湾区的高才和优才。他的家人常驻湾区,这是他相对熟悉和有优势的片区。
“现在是我们保险人招聘的黄金时期。”8月27日凌晨,刚从深圳见完候选人回到香港的他通过电话这样告诉腾讯新闻《潜望》。过去这段时间,他已经招聘了7个高才和优才进入他的保险团队,现在还有十来个潜在的候选人在陆续对接当中。此前,他的团队大概在10个人左右。这就意味着,他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团队人数翻了一倍。
他告诉腾讯新闻《潜望》,过去近10年,香港的保险业已经挤满了“港漂”的群体(即内地来港的人),“后期就很难招到人了”。用他的话来说,过去几年是他从业以来最难招聘的时候,除了香港宏观环境因素外,更为重要的是候选人的池子基本干了。
现在则不一样了。最近三四个月,主动来找他咨询赴港申请和想做保险的人不断暴涨,尤其在保险公司的几百万奖励计划出来后。
不过,他也坦承,自己对于那些只是想尝试一下做保险的人都会拒绝,他更希望招到那种真正想来港生活的人。
可是对于那些想真正来港生活的高才和优才们,香港当下却并没有更多的机会提供。
一位在港从事猎头工作的中环人士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过去这大半年香港的就业情况并不算乐观,尤其是针对高才和优才的职位并不多。用他的话说,当前香港所缺的人才更多是餐厅职员以及销售等底层工作,“和高才和优才是错配”。
李政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在今年初拿到签证之后,他也看了些香港的工作机会,“香港IT行业的业务规模比较小,并没有什么合适他的职位”。过去十多年,他的从业经历都与互联网和新能源有关,且偏向于产品和运营方向。这些目前都是香港并不活跃的行业。后来,在研究了香港保险行业的发展前景及薪酬后,他觉得是一个不错的赛道,因此决定加入。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等待香港签证的时候,李政也在深圳找新的工作机会,不到一个月时间,他就轻松地拿到了好几个不错的Offer。
以受养人身份于今年初赴港的Bill Zhou也选择在今年7月初入职了香港的一家头部保险公司。在此之前,Bill Zhou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曾在广州一家中小型基金公司做研究工作。
尽管拥有超过20年的金融行业的工作经验,Bill Zhou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现在香港中环一批批裁员潮下,虽然有名校背景,但是缺乏头部金融机构经历的他,也并不容易在香港找到一份和金融有关的工作。
于是,在保险代理们“疯狂”搜寻之后,越来越多像李政、Bill Zhou一样的高才和优才们陆续加入香港的保险行业。
但同时,也会有一些纯粹为了续签而加入保险行业的人,毕竟相较于香港的其他工作,保险代理是最容易满足续签条件的。
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他若是在9月底之前还找不到工作的话,就不得不选择加入香港的保险公司了。他于疫情期间获得2年有效期的优才签证,过去小半年,在香港投了几百封简历,至今并未找到合适的工作。2024年2月初,他就要面临续签的问题。
多位在港带团队的保险代理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这和早年在香港读1年期的文科“水硕”的留学生一样,找不到工作就会卖保险。过去这些年里,甚至有人开玩笑称“超过一半的港漂都在卖保险”。
这也是导致过去保险行业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原因之一。
让保险业更卷:高才们的降维打击来了
一位不愿具名的保险资深人士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高才优才涌入香港保险业,可能会带来一些坏的风气,比如那些纯为了续签而肉身又继续在内地上班的人,可能没有时间真正做保险业务,难免会出现找人合作转介单子和返佣的情况,“行业就会变得鱼龙混杂”。
鱼龙混杂现象在香港保险业一直存在。
和杨帆团队十年只专注卖保险不同,腾讯新闻《潜望》接触过不少在港保险团队,属于中环流行什么产品就卖什么,包括基金、今日头条等老股转卖以及葡萄牙泰国房产等,因为赴港买保险的内地群体绝大多数也是这些产品的潜在买家。
上述加入香港保险行业超过10年的代理人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在市场好的时候,保险业难免鱼龙混杂,因为大家都活得下去。但是现在这些高素质的高才优才“卷”进来之后,那些不专注的团队日子可能并不好过了。
杨帆对于高才涌入保险行业带来的变化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专业的人才能做专业的事”——他的团队近200名代理人中,大部分毕业于国内及海外名校,其中许多都拥有硕士甚至博士学位,在加入保险行业之前,有很多人有着多年的金融行业工作经验。他认为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会推动行业向更规范、更有竞争力的方向进步。
腾讯新闻《潜望》获悉,过去几年,这种“闪亮“简历背景的保险团队在香港逐渐增多。他们和以前大多数香港保险团队主要为没有经验的港漂,或是老一辈的单程证赴港人士,以及妈妈团的保险团队不一样。
这也是他非常积极招募高才和优才的主要原因之一。他在过去大半年招聘了超过100位高才和优才加入保险行业。
杨帆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一位名叫Reeka Li的数学博士现在是其所在团队中业绩最亮眼的。自年初加入团队以来,Reeka Li已是业绩和招募最多的成员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三个月中即将升任资深经理的人,即已经招聘了近20人的团队。她也极有希望成为整个公司今年最优秀的招募经理。
杨帆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 Reeka的主动学习的能力和积极乐观的情绪,也给他的团队氛围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大家对于专业学习、工作交流和职业成长的投入度、参与度都有明显提升。
Reeka Li在互联网公司积累了十多年的社群运营经验。她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受益于自己早年经营的个人社群,现在她的保险订单超过90%都来自线上。
上述在港从事保险业10年的人士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Reeka Li这样的优秀人才加入保险行业是属于降维打击的,因为他们将过去十来年工作中的经验用以保险行业,而不再是往常那种贩卖焦虑式的卖保险,比如有名人因患病去世,保险代理们就像病毒一样在朋友圈刷屏一模一样的“贩卖悲剧和焦虑”的文案,令人反感。
“很多保险代理人连一个朋友圈文案的能力都没有,都是抄别人的,这些人靠私域流量卖保险的方式已经过时了。”该人士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
这也是李政5月加入香港保险公司时的想法。他过去的十多年工作经验全都集中在互联网营销方面,对于互联网平台流量获取的方法颇为熟悉。他也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可能对于面对面转化则相对不熟悉。
他和所有的互联网人一样善于学习和研究。他发现现在头部的短视频平台上关于保险的KOL还不是红海,他称之为“流量漏斗”,希望可以趁机获得一批粉丝——这是他想要尝试的方向。
相较来说,通过太太高才得到受养人身份赴港的Bill Zhou则相对担忧要多一些。他告诉腾讯新闻《潜望》,入职一个多月,虽然顺利完成了公司要求的订单,即将获得公司的额外奖励,但他很清楚,相较于其他人来说,自己边界感较强、性格内向些,会担心未来储备客户不足的问题——这也是大多数保险新人面临的难题。
不过,他也告诉腾讯新闻《潜望》,和早几年内地人疯狂赴港买医疗险不一样,现在他们的潜在客户大多都是和他一样的需求,即资产配置的需求。
和大多数的内地金融人一样,Bill Zhou过去20多年在A股沉沉浮浮,这几年亏了不少钱。曾经的投资风险偏好较高,现在更倾向于稳健投资,自己也买了些香港的类固收的保险产品。
当他和身边的同龄人聊完后,他告诉腾讯新闻《潜望》,确实不少在过去因为吃经济红利而赚到钱的人群,在时代的贝塔收益消失后,发现投资股市或者新兴生意(比如P2P)获得高收益的难度呈几何级上升。因此,这个群体的人随着年龄渐长,更愿意和他一样选择相对稳健的投资类别——这也是他当前的客户主要来源。
李政则告诉腾讯新闻《潜望》,选择都是动态的,现在选择做保险代理人的决定没有好坏,确实是最适合当下的——从最卷的互联网大厂出来后,到保险业降维打击,为了自己的香港身份,也为了孩子的教育未来。
关键词: